2021.06.09課堂講授/侯力今&高寧虹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共享城市 / 2021 年 / 都市。社群培力

【110年度都市再生學苑】繪製社區地圖,靠近真正的社區——社區地圖與議題疊圖課程紀錄

課堂講授/侯力今&高寧虹

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文字紀錄/鄭翔仁

文字大小:

【110年度都市再生學苑】繪製社區地圖,靠近真正的社區——社區地圖與議題疊圖課程紀錄

從模式語言作業的過程中,力今老師看見同學們對於社區營造的熱烈好奇心,以及對於「做對」與「做錯」的焦慮感。所以在上課之前,老師想先和大家聊聊對於「社區工作」的學習與投入的一些想法。

 

社區營造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社區營造並不是獨立於生活以外的工作,反而它需要融入生活之中,才能回到社區的根本──「人與人的關係」。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工作、課業、生活、家庭等日常,如果一個勁不吃不喝不工作,全心全意拚社造──過度用力的結果反而可能導致生活、工作、健康失去平衡,身心俱疲的退出社區。所以當我們慢慢把關心社區的心融入生活,才是社區營造一步步發展的捷徑。雖然現在大家實習的社區都不是自己的社區,但這些過程與經驗卻是會一直累積滾動的,當大家回到自己的社區,就可以帶著更多的經驗、方法與工具,開始新的旅程。

 

地圖是工具,課程是學習,沒有對錯,只有如何運用

實習入門課程其實是針對社造工作過程可運用的「工具」及「工作方法」進行培力。然而,當我們身處不同的社區,自然會運用到不同的工具及方法,透過方法採集到的結果,也會因環境的不同而大大改變,所以社區工作並不存在絕對的「做對」與「做錯」;重點反而是你「能不能」在社區工作的過程中,靈活運用工具與方法,建立對社區的認識。

所以說,社區就是長這個樣子,你看見的、觀察到的就是社區的樣貌,它無關對錯,重點在於你如何進一步的梳理、分析,理解社區內在的關係。那些像是「我觀察的模式對不對?」、「我畫的地圖對不對?」、「我這樣分析利害關係人對不對?」等等的擔憂,反而是對於自己過於緊繃了,更容易因此失去了微觀的觀察、發想、行動創造的機會。

所以,放輕鬆吧!專心的去看、去聽、去感受,用課堂學的方法記錄下來,再思考分析,得出自己的結論,這就是希望大家能帶走的內容了!

 

社區地圖-呈現你所「看見」的社區

社區地圖的概念並不複雜,它就是乘載觀察資料的載體。

簡單來說,當你進入某個社區,在地圖上畫下你看到的一切,最終的成果都稱作「社區地圖」。但若描述得更精確一些,社區地圖還必須包含「主觀視角」,也就是觀察者「你」的觀察視野與意識,一邊畫圖一邊思考,賦予手中的地圖生命力與對於社區的真實意義,再結合圖例、方位、比例尺等地圖制式元素,把社區的某個面向具現化在手中的社區地圖上。

除此之外,「主觀視角」也使同一地域的社區地圖可能有千萬種型態,因為每個人的主觀意識不同、關心議題也不同。所以地圖紀錄的多與少並不是地圖好與壞的差別,而是觀察者主觀意識差異的表現,並不存在好壞高低之分;那麼反過來說,當同一區域的不同社區地圖越相似,則可能代表該區的社區特色與地域特性越鮮明!

 

地圖主題-千變萬化中的視野所在

雖然說社區地圖沒有特定的格式或形式,有千萬種呈現的可能性,老師也舉出無數個例子讓大家觀摩,無論是形式上的不同(心智圖、特色地圖)、材質上的不同(拼布、立體)、內容上的不同(嗅覺、味覺地圖)、視角的不同(文學、歷史等不同議題)……等,它都是社區地圖的一種。

若我們在進階一些些來看,這些千變萬化的社區地圖除了是呈現的「方法」與「結果」,其實更深層的內涵存於動手繪製的過程,由於繪製時需要不斷的「解讀」與「解釋」空間裡各個元素存在的原因,不斷自問為何記錄這個、背後意義又可能是什麼?因此過程不再只是單純盲目的畫,而是有一個「篩選」跟「判讀」的過程,就像是拿著竹簍淘洗金砂時不斷地搖動般,一而再,再而三地梳理脈絡,捕捉社區的樣貌神隨。

當我們以上述的思考來看課堂上老師所提供的案例,便可以發現每一張社區地圖的「主題」非常重要,它代表了我們觀察社區時不可或缺的問題意識。例如課堂上的香港社區案例,他們以行走路線的老年人行走難易度為地圖主題,不只描繪出社區的空間輪廓,也有意識的把社區的空間議題呈現,讓社區地圖除了「乘載」資訊外,也記錄了分析後的成果。日後若政府部門想要改善地方建設時,這張社區地圖便可以成為的一個重要參考「資料」。而如何觀察社區所得的「資訊」,變成有意義的「資料」,然後呈現於地圖上,就是我們身為社區營造工作者,需要去學習與運用的重要課題。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發現,無論社區地圖如何呈現,它始終是協助溝通與分析的工具,雖然有的地圖內涵立體深刻、有的地圖內容平鋪簡單,但都要能呈現出地方的「某一種」樣貌,也就是社區地圖最最最重要的運用功能。

 

社區地圖作為一個互動媒介與集體創作

前面我們談的都是社區地圖作為「工具」,以個人或團體的角度進行踏查與繪製,但其實社區地圖也有可能是集體操作的「互動媒介」。為了說明,老師分享了曾在華西街操作過的實際案例,展示如何把社區地圖的繪製過程變成一場社區活動。

「利用遊戲過程蒐集地方特色資訊,最後整理成一張張的社區地圖。」乍聽之下或許就是場普通的社區活動,但小編感覺卻藏有玄機。籌備過程不但要先徹底地進行區域踏查、製作底圖,還要設計能勾起居民興趣的活動,同時活動還要能挖掘地區特色,最後再把活動中回收的各種資訊統整,彙整到底圖上,最終才產生出一份多方共作的社區地圖。所以小編深深覺得,事實上「社區活動」四個字並沒有聽起來的這麼簡單,雖然地圖是媒介,但是準備所要花的功夫卻不止於社區地圖,還包含了流程設計、議題鎖定……等,看起來還有許多眉眉角角事需要大家去摸索學習的呀!

話說回來,當社區地圖成為一種社區集體創作的互動媒介,它不只包含前文提到的各種好處,還會產生另外一個效果──發現地方特色與社區集體意識。因為當一群社區居民共同繪製同一塊區域時,可能會有被重複標記的地標,而當地標不斷重複被記錄,就代表這個地標在社區中的重要性,也因此反映出了社區的特色與居民的集體意識。

 

議題疊圖的準備與執行

若前文的社區地圖強調的是社區中不同元素的蒐集網羅,那麼議題疊圖強調的則是「分類」與「套疊」,「套疊」的動作代表它有很多種類交錯在一起,所以「分類」便是準備執行議題疊圖過程中首要的步驟。接著,由於不同的圖面要疊在一起,所以比例尺與精準度也很重要,因為套疊所以尺度不能隨著觀察者的主觀感覺而定,而是需要客觀的標準。

既然議題疊圖作為一個更精準、更專業的分析工具,是不是操作起來會很複雜呢?其實一點也不複雜,就是很單純的「畫」及「疊」。不過需要精準的、明確的畫,有目的地疊。所以畫之前必須先與組員們找到一張大大的地圖,開始進行討論,討論踏查的區域、觀察的議題、記錄的重點、人力的分配……等等。然後再各自抱著各自的任務外出觀察、記錄。接著再回到基地從固定範圍的底圖上,將各自所觀察紀錄的議題圖層畫上去,然後開始套疊,並結合觀察的資訊、訪談等開始分析。

 

分類觀察──尋找課題的必經之路

在繪製社區地圖的時候,你可以看任何你感興趣的東西,紀錄任何你喜歡的事物。但當我們準備成為一名「專業者」,要開始練習議題疊圖,試圖找尋社區中的問題時,就必須要有目標、有系統的觀察,再透過圖層分類,才可能得出有意義且可以分析、比較的資訊。對此,老師列出了初學者可以參考的三大分類:硬體空間、自然資源、人的活動,其中包含了八種圖層:綠色資源、特色房屋、歷史空間、生活節點、閒置空間與社區髒亂點、違停與堆置物品地區指認、社區故事點及記憶場景指認、街區友善路徑等。

當然,這並不是絕對的分類,尤其今年度每一個小組有各自的議題,大家可以針對不同地區的需求增加類別,但前提是要有系統、有條理的區分,後續才能夠進行下一步的套疊與分析。接著,小編將針對不同類別一一進行整理說明:

一、硬體空間:

硬體空間包含了觀察範圍中的建築、空間、店家、騎樓、人行道、汽機車停車處、無障礙設施等。其中騎樓是可以特別注意的,因為騎樓是世界上非常特別的建築景觀,也能表現出社區空間是否友善,以及側面顯示出社區人們互動關係。

特色房屋、歷史空間:古蹟、外型優美的建築、特別立面裝飾的建築、有藝術感的建築空間、招牌等,透過這些地點的觀察與記錄,可以凸顯再地的文化特色、文史經歷等。

閒置空間與社區髒亂點:這往往是我們在介入社區時最容易的空間,因為改變最容易被看見,例如社區中無人居住的空屋空地、經常亂丟垃圾的地方。當盤查出這些地點時,會讓你找到接下來行動的可能方向,或是找到下一個關鍵的聯繫者。

違停與堆置物品點:例如常見的違停、騎樓堆置家用物品。進入社區要找出好的特色與很棒的地方,而如果有需要協助改善的地方,也不要漏掉,將是未來行動的可能標的。

街區友善路徑:像是簡報中提到的老人友善路徑案例,例如在地捷徑、小巷弄等,走起來較平順、友善或是行進較為快速。這些路徑指認可以讓你熟悉在地人的生活習慣,找出社區友善的生活路徑。

二、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也就是社區中的公園、綠地、灌木叢、大樹、盆栽集中區、綠陽台、草地等。也因為如此,我們通常看到自然資源會聯想到的是大片草地與樹木,但事實上自然資源可以大至山巒生態、小至門口盆栽,它不只是環境的美化與亮點,也是社區資源的潛藏地帶。

綠色資源:如同前文所說,自然資源不分規模大小,城市中的社區綠地、盆栽植栽、景觀綠籬、屋頂花園、行道樹等都是綠色資源,同時,這些資源的集中地往往也是連結社區在地「綠手指」的潛藏位置,成為未來進行社區行動時,可能可以援引的社區植栽的頭人。

 

三、人的活動

除了上述兩點的社區「硬體」以外,製作地圖的時候當然也不能錯過城市與社區中的核心──「人」。所以不論是移動的人們、閒聊的居民、集中的人群、外出購物的主夫主婦……也是另一項觀察的重點。

生活節點:例如居民交流聚集點、信仰中心、學校等,我們可以從生活節點發現地方居民的生活型態、獨特的社區文化與規則,甚至當我們再深入一些,或許會從裡面發現在地的利害關係網絡。此外,有許多生活節點具有時間性,像是倒垃圾的地方,所以也是我們在踏查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社區故事點及記憶場景指認:每個社區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軌跡與歷史,而這些資訊多半來自於耆老或地方居民的閒談。透過這些回憶,我們可以找出地方可能潛在的議題、居民所重視的事物、甚至深入理解在議題與行動裡,在地居民所做出的行動選擇。

交通:這個就較為簡單易懂,也就是地方的安全性、公共運輸工具可及性、與停車秩序等。雖然簡單,但卻十分重要,透過抓出社區的交通位置,或許能發現一些社區中可能有待改善的議題。

 

無論是地圖還是疊圖,都是為了找出問題的工具

當我們使用上述不同的分類蒐集資訊,再透過疊圖的分析,就能對整個社區的資源、居民互動關係、潛在問題、現有議題……等產生初步的認識與理解。而這就引伸出我們之所以要進行討論、踏查、紀錄、疊圖等一系列社區盤點工作的目的──「找出社區真正的課題」。

透過圖層的比對分析,我們能發現社區的好與不好,再將這些優缺點相互疊加,思考如何利用這些好與不好的元素,解決「現階段」的問題。並在執行的過程中,審視我們的「發現」是不是正確的,思考我們所訂定的「課題」是不是真正符合社區的需求,還是說只是我們這些外來者的一廂情願與刻板印象。當我們確認了課題是正確的,接著便可以快速的整合地圖上的資源,擬定社區課題的解決方案。

 

上課時間(上)/ 5月08日 13:30-16:30 | 課程連結  https://reurl.cc/0jzNW9

上課時間(下)/ 5月22日 13:30-15:30 | 課程連結  https://reurl.cc/VEaVYA


都市再生學苑

北市府88年創立「社區規劃師制度」,協助社區主動參與地區環境改造計畫。後於89年起陸續開辦「青年社區規劃師」、「儲備社區規劃師」及「社區營造人才」等人才培訓計畫,透過開辦課程,培育願意長期投身社區規劃的市民及專業者。107年起轉型為「都市再生學苑」,以社區營造為核心,培訓全方位都市再生人才,除了課堂講授外更搭配田野實作,同時結合社區營造基地,持續為城市注入新能量,共創臺北社區營造新願景。

延伸閱讀:

【110年度都市再生學苑】繪製社區地圖,靠近真正的社區——社區地圖與議題疊圖課程紀錄

【都市再生學苑課程紀錄】從我到我們——有關社會住宅的那些事

【都市再生學苑課程紀錄】住宅合作社,行不行? ——合作住宅面面觀

【都市再生學苑課程紀錄】盤點社區資源、勾勒「好」的關係:帶你認識模式語言

學苑就在社區,課堂即是田野——都市再生學苑 始業式 Open Party!側記

【110年度都市再生學苑】一把抓起社區的「肉粽頭」──利害關係人與社區關係網絡課程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