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0課堂講授/施汎昀
文章一覽 / 2020 年 / 都市。社群培力

【都市再生學苑課程紀錄】從我到我們——有關社會住宅的那些事

課堂講授/施汎昀

課堂講授/施汎昀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文字記錄/鄭翔仁

文字大小:

【都市再生學苑課程紀錄】從我到我們——有關社會住宅的那些事

 

什麼是社會住宅?

臺灣的社會住宅是由政府主導興建,再以低於市場價格出租給符合特定條件民眾的一項居住政策。社宅內由符合居住資格的「一般戶」與「社會經濟弱勢戶」所組成,其中一般戶佔比70%、社會經濟弱勢戶佔比30%,藉由推動「混居」的居住型態,避免社會大眾對於公營住宅弱勢集中的負面印象。同時,入住社會住宅也有居住年限的限制,一般戶為3年+3年,至多6年,而社會經濟弱勢戶則為6年+6年,至多共12年。現階段臺北市已經完工入住的社會住宅基地有四個,分別是松山區的健康社宅、文山區的興隆D2社宅、萬華區的青年社宅、南港區的東明社宅、以及今年度即將完工入住的第五個社會住宅,大同區的明倫社宅。


圖 1. 興隆D2社宅、健康社宅、青年社宅/擷取自臺北市社宅招租網

 

伴隨住宅而生的社區營造──青年創新回饋計畫


青年創新回饋計畫是2016年開始,臺北市政府在社會住宅中執行的實驗計畫,至今已經來到第三個年頭。不同於一般社會住宅以「運氣」決生死的招租管道,市府嘗試尋找一些具有社區能量的種子住戶,以提案、評選的方式提供青創戶入住資格,並期待在入住期間,青創戶們根據各自的提案內容,透過各種方式開始滾動社區的參與。入住比例上,青創戶佔全部戶數的7%,也就是佔一般戶戶數(70%)的10%。目前臺灣在臺北、新北、桃園、台中也都陸續的在進行當中,像是過去「社群協力與城市共享」的課程中,連振佑老師所舉的「中路二號」案例,即是桃園的社會住宅青創計畫。

那麼參與青創回饋計畫的「青創戶」與「一般戶」有什麼不同呢?

最大的差異就是「錄取率」與「任務導向」。根據社會住宅的相關統計,一般戶的「中籤率」平均落在3.5%,而青創戶的「申請錄取率」平均則是15.9%,兩者差別不只是入住比率的高低,還有錄取機制上的根本差異。不過這也代表青創戶入住時所背負的重要使命──社區經營、關係凝聚,讓社區一整年都有好的事情發生。



圖 2. 青年創新回饋計畫目標/擷取自講師上課簡報

 

找到對的人

為什麼這樣說呢?在過去的執行經驗中,有些人報名青創戶的初衷並不是做「社區營造」,而是利用專長與專業做好他所提出的計畫,當然這並沒有錯,但也是一個可以調整,讓青創計畫更好的地方。所以對的人是什麼?也就是對於社區有想法、有概念的人,結合「做好計畫」與「社區共好」的觀念,產生1+1大於2的效果。 

小編想,凡是來參加或關注再生學苑的每一位學員或市民大眾,想必都是對社區有一些想像與想法,又或是對社區存有認同吧?同時也擁有再生學苑或是社規師的完整培訓經驗,這不正是最有潛力的人嗎?



圖 3. 對的人/擷取自講師上課簡報

 

團隊分工、共同參與的青創團隊

所以啊,青創戶並不是進入社宅後就窩在自己的地盤,埋著頭做自己的計劃的,而是在入住前期先和其他青創戶彼此熟悉,找出未來三年或六年的合作對象。也就是說,並不是三十個青創計畫進入社宅,就會產生三十個單獨的行動,而是藉由青創戶們彼此合作、逐漸熟悉,再整合出不同內容的青創團隊,精實每一場活動內容,建立良好的組織關係,並用適當數量、內容豐富的活動,讓社區不斷不斷地有好的事情發生。

既然形成團隊,那就必定會出現公共事務,所以各個青創團隊們也會聯合起來進行分組,以應付不同類別的行政庶務。例如需要頻繁與物業中心聯繫的場地器材借用、對外(媒體、外部單位)的合作採訪等洽談窗口、公共資材與基金運用的規劃核銷、網路平台的經營運作……等,所以除了自己的計畫,青創戶也需要承擔一定比例的公共事務。


圖 4. 團隊分工討論示意圖/攝影 Ken

 

青創執行案例分享


那麼青創戶都在做些什麼呢?施汎昀老師帶來了之前徵選的案例,在案例中,提案計畫主要分為三大類型:社區經營、人際網絡、社區社團。但並不限於這三類,因為在基地發生青創計畫之後,每一個計畫會長出屬於自己的樣子,這也是青創計畫(或是說社區營造)過程裡最有趣的地方。


在健康社宅的案例裡,大多數的青創戶都將自己的專長融入計畫當中,例如用音樂專長帶著小朋友唱唱跳跳、物理治療的專長帶著社區長者在老人日照中心運動、以手作的專長帶領社區親子手作活動等。而除了每一個青創戶個體的專長,還會彼此融合產生新東西,像是青創戶的手染提案結合其他住戶的設計專業,創造出了更多元的活動。


除了專長外,青創戶也會結合社會住宅本身具有的特色。像是在興隆社宅中,他們有一個十二樓的空中跑道,所以衍生出了一些定期的野餐、二手物交換的活動,固定在社區場域發生。而前面提到的專長社群,他們也會將社群的手作作品變成公共空間的裝置,這樣的延伸創造了公共空間的認同,也進一步凝聚居民對住宅的認同感。

除了青創戶們本身的提案外,到了計畫中後期,青創戶們也開始主動尋找閒置的社區空間,積極與主管機關和物業管理中心溝通,爭取空間的管理權,再透過一點小小的設計改造,把原先森冷的辦公室改造成有溫度、有人氣的一個下班後的社區休憩空間,並且透過青創團隊自主的排班經營,打開新興的使用空間,為公共空間與公共性開啟良好的示範。

圖 5. 青創執行案例/擷取自講師上課簡報

 

社區網絡的鏈結──訊息、人際互動、我們的社區

其實在提案階段時,就有許多青創戶提出相關的計畫內容,像是社區報、實體社區空間、臉書等線上平台。但是社會住宅並不只有這些訊息的網絡,還有另一方面的實體人際網絡,例如行政單位、地方組織、物業中心、周邊住戶等等。這些實體和虛擬的網絡組成與青創團隊的分工執行有相當大的關係,也透過這樣的平台建構,透過維持與經營,共同構成社會住宅的整體面貌。

圖 6. 社區網絡示意圖/擷取自講師上課簡報

 

從我到我們

透過上面的網絡關係,我們不難發現社區中公共事務的投入與建立,在青創提案過程中扮演一個很重要的關係。從好的提案出發,並在過程中加入公共事務的視野,以此藉由提案者本身的專業或概念向外連結。例如從餐飲的專業出發,向外連結到老人共餐、獨居送餐……等,逐漸找出社區當中可以一起做事與投入關懷的對象,甚至向外連結不一定限於社區內,也可以透過計畫連結到社宅以外的社群團體。

汎昀老師也說,其實從旁觀察這些行動的過程會發現,青創戶本身與住戶有很好的情感連結,也證明原來在現代集合式公寓大廈的社會住宅中,也是可以產生如此有溫度、緊密的連結。

 

疫情可以暫停計畫,但無法停止生活

最後儘管超時了,老師也特別要和我們分享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疫情下的青創計畫。從三月底新冠病毒疫情爆發開始,都發局也因應疫情影響,將青創計畫暫停執行。暫停計畫好像剛好為青創戶放了假,但事實上他們並沒有因此停擺,反而透過線上的影片、步驟教學,不間段的繼續執行,甚至產生了防疫志工、防疫物資代購等計畫外的新興活動產生;同時社區的網路平台也進行社區衛教推播、防疫小物推廣。

或許就像上面的小標一樣,對於這些青創戶來說,執行計畫並不全然是一種工作,而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所以他們可以因為計畫暫停而短暫的放假,但卻不能因為疫情而停止社區生活,也不能停止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社區的需要,因而發展出來許許多多因時制宜的執行內容。

 

社會住宅中青創計畫的價值

這些青創戶們在社宅裡的角色不斷變化,剛開始像是社區中的人類學家,透過日常生活中的觀察發現社區問題,再透過社區問題,找到其他擁有相同看法與理念的合作人,透討論、研擬、實行的過程,最終轉變成社區專屬的看護人,滿足社區需求以及適時提供幫助。



圖 7. 不斷變化的青創角色/擷取自講師上課簡報

在過程中串起社區的網絡關係,賦予居民好生活、好鄰居的社區共好意識,使鄰居情誼重新啟動,並以人人皆可行的關心與善舉,加強社會安全網的建構,並在滿足基本的居住需求以外,也肯定青年樂於分享生活與自身專長,創造出進步價值。


 

課堂講授/施汎昀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上課時間/6月13日 13:30-16:30
課程連結/https://reurl.cc/rxGeNZ


都市再生學苑

北市府88年創立「社區規劃師制度」,協助社區主動參與地區環境改造計畫。後於89年起陸續開辦「青年社區規劃師」、「儲備社區規劃師」及「社區營造人才」等人才培訓計畫,透過開辦課程,培育願意長期投身社區規劃的市民及專業者。107年起轉型為「都市再生學苑」,以社區營造為核心,培訓全方位都市再生人才,除了課堂講授外更搭配田野實作,同時結合社區營造基地,持續為城市注入新能量,共創臺北社區營造新願景。

延伸閱讀:

 

【110年度都市再生學苑】繪製社區地圖,靠近真正的社區——社區地圖與議題疊圖課程紀錄

【都市再生學苑課程紀錄】住宅合作社,行不行? ——合作住宅面面觀

【都市再生學苑課程紀錄】盤點社區資源、勾勒「好」的關係:帶你認識模式語言

學苑就在社區,課堂即是田野——都市再生學苑 始業式 Open Party!側記

【110年度都市再生學苑】一把抓起社區的「肉粽頭」──利害關係人與社區關係網絡課程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