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9課堂講授/陳鳴誼 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
文章一覽 / 2021 年 / 都市。社群培力

【110年度都市再生學苑】盤點社區資源、勾勒「好」的關係:帶你認識模式語言

課堂講授/陳鳴誼 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

上課時間(上)/4月17日 13:30-16:30
上課時間(下)/5月06日 19:00-21:00

課程連結(上)/https://reurl.cc/8yK7MR
課程連結(下)/https://reurl.cc/3N0mEO

文字大小:

【110年度都市再生學苑】盤點社區資源、勾勒「好」的關係:帶你認識模式語言

 

社區工作──當專業分工融入真實生活

在課堂的一開始,鳴誼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專業者是什麼?」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裡,每個議題都會因為和外部環境、其他議題裡的各個「他者」的產生關係,進而相互重疊、扣連,成為一個有機的複合體。因應這樣錯綜複雜的社會,人們衍生出「專業分工」的方式,形成各自獨立的專業領域運作,並在每個專業領域學習與發展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屏除真實生活中的複合性問題。

在這般專業分工的社會發展下,事情開始無法從單一面向解決。好比街道上發生「樹根竄生」的問題,此時需要公園處、新工處等公部門跨部會協作,但在協作過程,專業與專業間的溝通協調卻又耗費時間與心力,這時候該怎麼辦?我們能如何更直接、更有效的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此時需要專業者們先放鬆專業領域所聚焦與關懷的圈圈;同時,也打開專業領域的缺口,恢復與他者的真實互動(例如當建築專業開始與社區接觸),重新建立與外部環境及議題的有機關係。當專業領域之間擴大了關懷的範圍,甚至在擴大範圍的過程中,與其他專業領域之間對某些事物產生共同的價值觀,就可以一起奉獻彼此的專業,一起解決問題。

大家注意到了嗎?在這段討論中,「跨界」(擴大關懷範圍)與「跨領域」(打開專業領域)也正是「社區總體營造」中最為重要的精神,而能夠做到這兩件事情的專業人士,也就是鳴誼老師所謂的「專業者」。而在這樣的脈絡下,各位想了解、想關懷,願意放下專業背景,進到社區與他人討論的這個出發點,也是成為專業者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

 

空間裡的「東西」與「關係」

談完素養,老師接著帶大家認識空間中關係的重要性。無論是大尺度的公共工程,還是小規模的社區改造,我們該關注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改造後的空間美不美觀?使用上符不符合使用者的需求?沒錯,這些也相對重要,但我們更應該關注的事情是──「工程與周遭的關係是什麼?」

無論是宏觀的視野看待國家、城市的規模,或是微觀的觀察社區、家戶的日常,總是會發現我們生活中存在著很多的「東西」,大至電纜、通訊、網路設備等建設,小至你正在使用的手機、電腦、各種家電用品。但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東西究竟是不是你「想要」的東西?可能你會覺得,因為你有需要而「擁有」某個商品,但事實上,其實是商品的市場創造你的需求,是商品的市場擁有了你。所以當這些東西越來越多,你和真實世界的關係就越來越少,因為許多的關係都被東西所取代(手機就是最好的例子)。

好,談得有點哲學去了,那我們再回來。既然各種東西之間存有關係,那麼空間是什麼?空間容納東西,所以空間就是容納「關係」的場域。也就是說,空間裡面「一定」存在某些關係。因為東西不可能憑空出現,「東西」一定是由「誰」基於「什麼原因」擺了「那個東西」。前面這句充滿了括號的話,其實就在描述空間裡的「關係」,也因此,空間賦予了東西的內容之所在。

所以當我們在做各種工程或是改造的時候,設計者的目標應該非常清楚,就是為了「人」,所以想要改造的空間「原本」是什麼樣的,這件事情非常非常重要。在一般的改造過程中,很容易一不小心就淪為「美好的想像」:

「這邊做個植生牆、那邊蓋一個木平台,大家可以休憩,很有綠意,這邊再加什麼什麼……」

但,這樣的改造方式卻忽略一件重要的事情──「這個空間原本到底如何被使用?」這其實就是空間裡的關係,可能這個空間早上有老人在跳土風舞,下午有些人在喝茶下棋,下課了有孩子在玩耍……關係這麼豐富的空間,怎麼可能簡單的想像,然後綠化改造就結束了?

所以改造前對於空間的觀察非常重要,就像下面這張照片。雖然它就是一個頂樓加蓋,雖然圖片略顯刻意,但是我們可以看見空間中的人與東西、人與人的互動:有人倚著圍欄打招呼、有小桌子小椅子供人聚會閒談、有人隨意地坐在屋頂上(有點危險欸)……等,人們、東西與空間三者之間有了互動,它們共同創造一個空間,然後彼此之間的關係也就非常緊密。


「默會」與「明文」,不同規則下關係樣貌的展現

延續著空間裡必然存在著「關係」,是不是也就代表著,關係也會反過來影響空間的形成與演變?答案是,沒錯,確實會。在過去傳統城市或聚落還沒有明確計劃規範時,空間裡的關係演變成自然俗成的規約,成為一種稱之為「默會」的規則,在看不見的地方「運營」著傳統城市的空間。而來到現代,則是靠著公權力與法律,利用各種建築法規、建築技術規則等「明文」規則,「制定」了臺北市都市的樣貌。

單靠上面的敘述可能還有一些模糊,所以鳴誼老師以「騎樓」作為例子來說明。
騎樓最早衍生出來的原因是因為東南亞熱帶國家高溫、潮濕、長下雨的氣候,導致生活中時常需要一個遮蔽的空間,接著這個空間會被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使用,演變,最終形成如左邊這張圖一樣的畫面,我們可以從畫面看到空間裡關係,它具有意義,也有一定的脈絡可循,這就是所謂的「默會規則」;相反的,當城市開始制定各種建築法規、都市計畫,騎樓變成是為了取得相應的容積獎勵而設計,這樣因為明文規定的「其他目的」,導致空間與地方人們的生活脫離,進而變形成為另外一個樣貌(右圖)。

或許你會覺得,停機車也是生活上的一種關係,不過追根究柢,在明文規定的脈絡下,騎樓終究不是為了生活而生。但是,這也顯示出明文規則的另外一個特點──「再現」,雖然我們難以斷言騎樓停車究竟是正面還是負面,但在相關法規的限制下,騎樓被賦予了「停車」這樣的新功能。

說到這,想必大家對於空間本身形成的因素、關係都有一定程度的瞭解。接著將把前面的觀念融合一下,討論一個空間的產生究竟是「形式」還是「形態」。

「形式」是一種「後來加上的」概念,是外來者為了某些目的或規範而建置,複製某物的樣子與構造,並且由「外來者」賦予景觀意義,這代表其中的關係是「被賦予」的,甚至是不存在的;「形態」則是透過生活所自然產生的空間景觀,景觀之中會具有約定俗成的社會意義,所以形態的空間的產生過程無須經由規範,反而是順應生活、因應土地關係,所衍生出一種自然而為的結果,所以裡面的關係也就是一層一層,緊緻細密的。


模式語言A Pattern Language──勾勒「好的關係」

前面解釋了那~麼多空間與景觀的概念,現在終於要進入今天的重頭戲「模式語言」啦。而前面所說明的概念,其實是要讓大家在看見「模式」以後,能夠發現背後的意涵;也唯有理解空間中的關係後,才能看見空間與景觀中潛藏的「模式語言」。

「模式(Pattern)」是一種在物體或事件上,所產生的規律變化與自我重複的樣式與過程。而這些過程經過觀察、紀錄、統計、歸類以後便稱為模式。而「模式語言」作為一種尋找模式的工具,用來從無序中找尋規律的變化,挖掘「形態」背後的各種「關係」。(名詞上有不明白的話可以往前翻閱喔!)老師以桃園的埤塘為例,說明當我們發現桃園有著許多埤塘,如果覺得「埤塘」是一種都市發展的「型態」,甚至變成一種地區性的「模式」時,我們就要開始去思考,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形態?模式背後的關係是什麼?這時候就會連結到原來桃園缺水、因此挖了兩條大圳……等水文資訊,也就是說,當我們透過模式語言的觀察開啟視野,再透過資料蒐集、分析,細細研究以後,模式背後的關係就浮現出來了。

「模式語言」其實是一本書,自1977年發表,書中共計253種模式,涵蓋的尺度大至區域城市小至物品元素、上至空間規劃下至社會行為,模式語言都勾勒出了一種「好」的關係,而模式語言的厲害之處不只是針對模式的紀錄,更重要的就是分析背後意涵以及設計與執行上的說明。

為了說明「模式語言」的具體概念,所以老師舉了177模式──菜園的例子說明。在菜園的模式當中,作者亞歷山大提出:

「……每一個健全的城市裡,每個家庭都能夠種植自家使用的蔬菜,這種把種菜當作熱心與業餘愛好的時代已經過去,它以是人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者當時認為「種菜」這件事情,不只是糧食問題,其中還存在著精神層面的內容,所以透過實踐與過去農耕時代的精神接觸是有必要的。而在當時(1970s)的國宅、組屋裡頭都不存在這樣的精神(我們的城市不也如此嗎?)是不好的。當然,想起來或許很簡單,但是怎麼執行呢?所以作者也提出例證與解決方案,而且解決方案十分具體,具體到連示意圖、尺寸、執行方式與各項條件都羅列出來,並在最後能和其他不同的模式有所對應。

「在私人花園或公共用地上闢出一塊土地做為菜園。大約十分之一英畝可供四口之家的需要。一定要使菜園見到陽光,並處於中心地帶以便供應各家。用籬笆把它圍起來,在園旁修建一個儲藏工具的小棚屋。


 「……給蔬菜施肥時,要使用家庭和鄰里產生的天然堆肥──堆肥(178);如果可能,盡量用井水與地下道的水來澆地──浴室(144)。……」

如果大家仔細思考,我們便可以從這些說明解決辦法的引文中看見「關係」,例如:「菜園見到陽光」凸顯空間與自然的關係、「菜園處於中心地帶」從空間連接人的關係、「修建儲藏工具的棚屋」連結空間與生活需求的關係。這就再次凸顯前面老師所說的──模式語言作為尋找的工具,用來尋找「形態」背後的各種「關係」。

模式語言的操作──觀察、動手、訪談、大地圖

1.    觀察

觀察有四個維度,第一維度是物質性的觀察,也就是你所看到的物品;第二維度是感知性的觀察,例如香或臭、美或醜,這些來始於自身相對主觀的感受;第三維度是質性的觀察,例如人與空間的關係、場域中的各個行動組成;第四維度則是時間性的變化,長時間的、自身置入其中的觀察。

或許這些詞彙比較難理解,以「稻田」作為例子來說明,眼睛看見稻田是第一個維度,鼻子聞到稻田的香味是第二個維度,釐清稻田中農人、作物、農舍之間的關係是第三個維度,感受稻田中不同季節的不同樣貌,則是第四個維度。

2.    動手

動手與拍照有什麼不同?拍照沒有選擇性,在鏡框內的所有物件都會被收進畫面中,而動手畫則夾雜了個人主觀的意識,可能會選擇性地忽略掉某一些物品、也可能強化了某一些物品的存在。這並不是拍照不好,而是動手的過程中,人在無意識間會刻劃出自己所觀察到的關係,可能是人與空間、人與人、空間與環境等等,而這也是動手勞動的價值所在。

3.    訪談

訪談是確認一手資料的正確性,而第三維度的觀察資訊,時常需要透過訪談才能得知。雖然訪談對象會影響資料的多寡與深淺,但是這些資料都是來自於「生活」於此地的民眾,它們背後都存有豐富的生活軌跡與脈絡,能幫助你進一步確認空間的關係到底是如何。

4.    大地圖

大地圖,地圖一定要夠「大」,而大是為了讓每個人都可以看的到。除此之外,地圖能將資料具體呈現出來,而有如拼圖般,讓大家把各自的資料組裝進大地圖中,最後能呈現出這個地區裡的特質,並且讓所有人都能知道這張地圖的意義。

——————————————————————————————————————————————

都市再生學苑

北市府88年創立「社區規劃師制度」,協助社區主動參與地區環境改造計畫。後於89年起陸續開辦「青年社區規劃師」、「儲備社區規劃師」及「社區營造人才」等人才培訓計畫,透過開辦課程,培育願意長期投身社區規劃的市民及專業者。107年起轉型為「都市再生學苑」,以社區營造為核心,培訓全方位都市再生人才,除了課堂講授外更搭配田野實作,同時結合社區營造基地,持續為城市注入新能量,共創臺北社區營造新願景。

延伸閱讀:

 

【110年度都市再生學苑】繪製社區地圖,靠近真正的社區——社區地圖與議題疊圖課程紀錄

【都市再生學苑課程紀錄】從我到我們——有關社會住宅的那些事

【都市再生學苑課程紀錄】住宅合作社,行不行? ——合作住宅面面觀

【都市再生學苑課程紀錄】盤點社區資源、勾勒「好」的關係:帶你認識模式語言

學苑就在社區,課堂即是田野——都市再生學苑 始業式 Open Party!側記

【110年度都市再生學苑】一把抓起社區的「肉粽頭」──利害關係人與社區關係網絡課程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