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全促會集資小組
臺北眾力方程式:國外社區集資平台運作機制與經驗(下)
著眼臺灣,社區集資平臺的想像
從美國 IOBY 建置完整地方小型集資培力策略與支持網絡,英國倫敦 Hive 中結合市府政策,由市長加碼贊助地方集資,公私協力共同投資地方,再到日本地方集資平臺結合居民切身生活所需發展出的各式集資模式,豐富有趣的國外案例開啟了社區集資平臺在臺灣可以如何產生的多元想像。
社區集資是在地實體生活與網路世界的連結紐帶,因此,當回到臺灣社造脈絡,嘗試以社區集資做為一項工具,交由社區團隊用以媒合、擴大社區行動參與者,讓有意願支持地方者能輕易找到管道與投入方式,也讓資源需求不再成為有志社區行動者的進入屏障時,我們又該多做些什麼準備?現有的群募平臺足以滿足我們對於社區集資的想像與需求嗎?又或者,有沒有什麼公共政策能與社區集資接軌,建立起民間力量的引入機制,由下而上動員社會,亦由上而下給予閒置空間開放、相關法規鬆綁等輔助。
再進一步思考,社區集資是否存在著操作門檻呢?會不會只是熟稔網路工具使用、懂得如何行銷宣傳之社造工作者的應許之地?臺灣傳統深入鄰里間的社區發展協會、基金會等組織,又會不會因此被排擠於社區集資工具使用之外?
建立臺版 IOBY 或許會是個可行的解決方法,集合網路群眾集資平臺的優勢,同時也設置輔導團隊,培力社區聚焦社區議題並能向大眾明確述說等進行集資所需之技術與能力。但如何回到臺灣社造脈絡發現真實社區需求,而有相應的修改設計與配套措施,仍需要再進一步由實戰經驗中持續觀察反饋。
也因此,自 2018 年開始,全促會與臺北市都市更新處合作,以「臺北眾力方程式(臺北市社區營造點媒合培力計畫)」為名,以社區集資推廣培力為基底,開展了多項新興社區溝通模式,並希望由實際下場輔導的過程奠基更深刻的社區集資培力輔導系統性方法。作為一項由公部門支持、運行至第二年的計畫,「臺北眾力方程式」具有其綜觀北市社造變化趨勢及嘗試針對更素樸的一般型社區進行社區集資操作的高度與角色。「社區集資」是我們設想銜接世代與新興社造的重要施力點,不僅是戰略工具,也具有帶動制度改革的催化功能。在 2018 年,「臺北眾力方程式」為社區集資增設計畫類別,參考美國 IOBY 平臺,邀請 2 個社區團隊在集資所需相關技術與服務的支持下,與我們協力完成社區集資案的設計與開發,並期將來能朝此方向訂定社造新制度。
(「臺北眾力方程式」官網集結了兩年的計畫執行成果與觀察筆記)
去年所支持的團隊之一: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在嘖嘖平臺以《一起上街玩吧!兒童重返街道募資計畫》成功集資 176 萬,共 850 人參與集資,在今年將透過四場街道遊戲、街道遊戲操作手冊、培訓課程等方式,號召全臺灣一起帶領孩子重返街道。藉由社區集資案,特公盟這群地表最強爸媽成功將原先在網路媒介上漂泊不定的議題社群聚合起來,讓街道遊戲不只在臺北市更在各個縣市遍地開花。內部團隊得宜的分工也不斷透過網路社群、媒體、社區及政策溝通等方式推播出關注兒童遊戲權的外部聲浪,進而由下而上逐步打破「街道可以進行馬拉松、遊行、辦市集,但原來是不可以上街玩」的政策規定。
(有沒有可能把一小段街道封起來一段時間,讓孩子也能體會3C產品、罐頭遊具以外的遊戲可能?)
社區集資作為社區行動資源的取得方式外,高曝光、資訊傳遞快速的網路集資優勢也往往能協助團隊更有效倡議行動內容,提升社區議題的關注度。2018 年受臺北眾力方程式所輔導的另一計畫,支持了長期耕耘唭哩岸地方、致力於唭哩岸石的保存搶救與教育推廣的唭哩岸文化工作室,作為首個由臺北眾力方程式輔導的社區集資團隊,希望以另一種社會溝通模式邀請社區及大眾認識、加入較為冷門的文化資產保存行動,是團隊選擇採取社區集資行動的主因之一。同時,也因為唭哩岸石議題具備相當地緣關係,唭哩岸文化工作室所提出的《「守護.台北記憶之石」唭哩岸石銀行手部曲》集資案,比起特公盟透過網路媒介採取的「空戰」,更注重與在地商家、社區大學、社區組織間的溝通宣傳等「陸戰」效益,透過利害關係人網絡盤點、名人證言分享及地方熱點拜訪,號召在地能量參與。該社區集資案共募集 37 萬元,共有 231 人參與贊助。
(在地打石謝炎山師傅現身,透過動人的打石職人故事分享,吸引大眾關注、參與集資計畫)
(盤點利害關係人時,在地學校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圖為團隊與中正高中班級合作,帶領學生進到士林科技園區預定地親身參與唭哩岸石搶救保存行動)
由去年兩個實戰案例出發,臺北眾力方程式將在今年持續擴大,將輔導三個社區團隊運用社區集資開展行動,也將著重降低集資技術門檻,建置配套條件,嘗試更素樸的社區集資,並思索能力較弱的社區團隊如何近用群眾募資這個工具。今年下半年亦將陸續收攏、分析這兩年下來的第一線執行觀察經驗,並透過社區集資教戰手冊編篡,分享社區集資的操作方法與經驗,提供給更多有意願嘗試的社區團隊使用參照。敬請期待,並隨時關注臺北眾力方程式!
臺北眾力方程式
都市再生議題的推展與行動,十分仰賴公私協力的夥伴關係,為促進多元的合作網絡,並擴大民眾對議題的關注熱度,107年起「臺北眾力方程式」以「社區集資」培力社區組織,透過群眾募資工具的專案執行過程,打破傳統政府補助框架並引動社會資本投入,並同時深化社區數位工具及專案執行力。計畫鼓勵提案團隊向群眾倡議公共議題,擴大社區提案自主性與在地性。
延伸閱讀
社區集資 | 臺北眾力方程式-2020 發聲(發生)什麼事!
社區議題松,找尋意志相投的社區夥伴!—臺北眾力方程式 活動側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