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31文 / 陳文媛
文章一覽 / 2022 年 / 都市。議題行動

【境.看萬華系列活動】從街友洗地與國際舞蹈節,看如何打造城市品牌

文 / 陳文媛

林 事務所 陳文媛 / 服務體驗顧問公司 專案經理

文字大小:

【境.看萬華系列活動】從街友洗地與國際舞蹈節,看如何打造城市品牌

在《境.看萬華》前期執行田野調查的行動中,透過梳理街區訪談的結果發現,有4成的受訪者認為萬華的街區,環境老舊,給人髒亂的感覺。人的行為會因對環境的主觀印象,而有所不同。舉例而言,如大同萬華是老城區,而信義大安是精華區。一名受訪者提到「環境其實會造成他們覺得屁股拍拍離去就好,不會像與諸如信義區比起來,他們就比較不會想要去維護,保有(萬華區)這個環境。」

4月16日時序來到系列活動第三場「境看萬華:談翻轉環境的百種創意行動」。林 事務所想透過兩位行動實踐者的視角,解析一線倡議者與藝術創作者的行動,如何透過不同類型之創意行動,撕去人們對環境的既定標籤及主觀印象?

 

從文字聲量轉化為實際行動:林立青

2017年,長期在工地擔任監工角色的林立青,從他的觀察角度完成《做工的人》一書,書寫在工地從事勞動以及相關連的工作者們,用他獨特溫柔又直白的口吻寫下一篇篇,關於工地師傅、外籍移工、性工作者的故事。

而在這場講座中,林立青談的是除了文字以外的實際行動。

林立青以疫情爆發時間軸為順序分享,他從文字轉化為實際行動的起心動念與過程。2021年5月18日,是一個萬華開始被「疫情汙名化」的日子。一則發生在松山慈祐宮前有民眾突然抽蓄暈倒的新聞,當地的議員在死者身分不詳的狀態下,把指責的矛頭指向萬華的無家者,讓萬華成了病毒的代罪羔羊。這樣的事件,使林立青產生強烈動機,開始每天在自己的Facebook粉絲頁,及各個媒體平台,為在萬華出沒的弱勢族群發聲。

用力倡議的同時,也不忘展開實際行動。首先,與在地社福組織,如芒草心協會及人生百味等,共同製作「緊急街友用物之包」。該用品全數都為勸募而來,並針對無家者需求進行設計,在裡頭有看似廉價但無比重要的礦泉水,因著疫情期間,公共取水點全部關閉,如果沒有水,連最基本的生存都會出問題。其次,則是可儲存又具飽足感的食物,如乾糧、麵包、八寶粥等食品。再來是防疫物資,希望提供街友在疫情期間最基本的尊嚴與生理需求的維持,如口罩、酒精噴霧、洗手乳與肥皂等。最後是額外的生活用品,如內衣褲、濕紙巾、擦澡巾跟商品卡等,以商品卡的方式讓無家者可以在便利商店有限制的購買其他想要的商品。

街友緊急用物之包(source: 林立青)

林立青還分享,如何從小型勸募獲得大型支援的方式。剛開始的勸募行動要從身旁的親朋好友聚集,購買物資後,串聯各NGO在社群平台上進行宣傳,吸引媒體的關注,使得募資募款的消息得以傳播。例如,一開始只是從慈善團體的會員手中獲得2罐八寶粥,但經過網路上的聲量宣傳後,便吸引到團體主動表示可以提供物資,最終募到3萬罐的八寶粥。諸如此類讓各方看見地方需求,林立青將這些要領總結為「檯面上檯面下要分流,行動要務實。我們要溫馴的像鴿子,靈巧的像蛇。」,最重要的是「用智慧來行善。」

在一連串的的操作下,強大的盟友一一現身,在地店家、宗教團體、立委議員、善心人士、大型企業和連鎖的便利商店,紛紛慷慨解囊。這讓我們看到「知識比不上聲量,聲量比不上行動。」

而隨著各方團隊接連提供物質,林立青也與在地店家「涼粉伯」合作,一同整備堆積如山的物資,成立緊急物資站、招集志工。逐漸地,救濟行動更從萬華一區擴及全國。線下行動如火如荼的展開,而線上聲量,也隨著專欄文章與深度訪談的出現,大眾對萬華的誤解及印象有些許的改觀。

涼粉伯緊急物資站(source: 林立青)

 

洗刷地面與汙名,街友工作新選擇:友洗社創

行動後期而成立的物資站,需要更多人力協助物資派發與整備。林立青提到他發現「有部分無家者,因為疫情,反而變得異常的有力量及尊嚴。」在疫情之前,某些無家者因技能被淘汰或狀況不佳最終淪落街頭,但當所有產業都受疫情影響時,弱勢的界線反而模糊,因此,反而讓心有餘力的無家者,開始積極當志工,重新找到自己的價值。

林立青也發現無家者只是當下狀態,不代表是能力,只要加以訓練,也可以幹練,因而有了成立「友洗社創」的發想。希望運用自己長期在工地擔任領班的領導統御能力,訓練街友成為一位位對公共空間潔淨有所貢獻的專業清潔工人,藉此提升無家者的自信心與能力,讓他們有機會重回社會。

內容版面配置區 6協助配發物資的志工團隊(source: 林立青)

友洗社創的主要服務內容為使用強力清洗機,高壓清洗開放空間,包含藝文場館以及校園等,企圖刷洗多年沾黏在地磚,牆壁等部位的蘚苔與污垢,讓空間換然一新。參與街友由社工引薦,目前友洗社創已和人生百味、浪人食堂、逆風劇團進行合作,將來預計會持續擴大合作NGO,芒草心協會、台灣社區實踐協會、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與熱原拳擊隊。

艋舺教會清洗現場紀錄(source: 林立青)

目前已清洗了數個北部地區的藝文場館,如西門紅樓、艋舺教會、板橋435藝文特區等。另外,因著基隆全年多雨的特性,許多基隆的國中小學校也積極邀請友洗社創進入校園,清洗大面積的階梯與廣場,保護學生的上課安全。已完工的代表作有成功國中、銘傳國中、建德國中、中正國小、長樂國小等。

基隆中正國小清洗現場紀錄(source: 林立青)

基隆中正國小清洗現場紀錄(source: 林立青)

在薪資方面,根據統計約有7成的街友有工作,但多半是兼職的日薪零工,最多人做的是舉牌工,薪資落在700~800元,而友洗社創則是單日現發1500元的現金,另外發500元由社工保管,協助街友儲蓄租房。若不是因疫情在2021年4月又再度飆升,或許已經有無家者可以租到房子了。

5月份,友洗社創的營運狀況邁入正軌,甚至發展出另一項稱為「裏友洗」的業務,主要是遺屋、命案現場以及特殊清潔。這項業務不僅是清潔工作,更是直面探討台灣的社會議題,在疫情嚴峻的現在,不論是因疫情往生或高齡少子化所帶來的「孤獨死」,都使得我們需要更加思考台灣社會的安全網是否足夠完善?

林立青創辦社會企業,讓無家者們洗刷的不只是長年累月的青苔與髒汙,更是他們在街頭生存以來,被眾人用負面眼光看待的污名。

 

從創作記錄議題,從戲劇改變人生

曉劇場成立於2006年,於2009年進駐萬華,自此展開一場長達十年以上,與地方空間、場域(萬華)居民們,相互碰撞的日子,並藉此打開日常生活空間與藝術融合的各種可能性。鍾伯淵為曉劇場暨萬座曉劇場的藝術總監,此次講座,鍾伯淵以曉劇場進駐萬華所經歷的三次遷移來進行分享,而三種類型的劇場經營模式,分別為「入住創作期」、「社區戲劇班與沉浸式劇場」、「艋舺國際舞蹈節」。

2009年起進入「入住創作期」,曉劇場以和平西路三段裡的社區住宅,作為在萬華的起始點。這個階段劇場的營運模式與一般劇團相近,依然選擇在既有的正規劇場空間進行演出,如國家戲劇院與牯嶺街小劇場等。但與此同時,也開始嘗試與社區的對話,在劇場駐點的公寓,他們展開所謂「公寓劇場」演出形式。表演在工作室的地下一樓進行,連觀眾席都是以通往地下的樓梯來代替,但卻也讓一般民眾產生,原來藝術表演也可以離我們這麼近的感受,同時也讓社區居民對劇團的存在有所認識與認同。

曉劇場的據點在萬華曾經歷三次遷移(source: 林 事務所)

第二階段,曉劇場遷居至環河南路二段上,這次,他們將社區演出的空間擴大,讓居住者化身為演員、讓觀劇者融入社區環境,做出內外關係人角色交換的「社區戲劇班」與「沉浸式劇場」。

2012年他們首度嘗試了在地文化的創作,分別在2012與13年,與無家者和性工作者進行訪談,並以他們的生命故事為背景,創作與我們共同生活群體的相關議題劇作。其中,無家者議題的《擺渡艋舺》,由兩位真正的無家者參與演出。而以性工作者為故事主軸的劇名為《她獲得約翰的吻並成為胡立德的女人—一個妓女的房間》,分別是將先前的訪談結合兩部西方劇本;沙特的《可敬的娼妓》與王爾德的《莎樂美》,探討性工作者在父權社會之下,如何在自我尊嚴與三餐溫飽之中尋找平衡與自我。

說到在社區發展戲劇的想法,鍾伯淵提到,他是以「水獺計劃」作為理念發想出來的。以前台灣曾經全島都有水獺,現在在台灣本島卻已經滅絕了,只剩下金門還有少數的水獺。在現今高度發展的社會,其實我們都忘了原本踩在這塊土地上的多樣性,而如今,過去的城市風景如何繼續被保存下來?「舊的東西是一種城市風景」,希望藉由水獺計畫、利用演出、利用引進外面的觀眾,藉此增加大家對這個空間的重視。

在這樣的模式之下,發展出了「沉浸式劇場」的演出形式。其中最著名的演出之一便是《夏日微涼夜話在華江整宅》。夏日微涼夜話系列為多篇的鬼故事組成,華江整宅篇的演出中,參加者需穿梭在多個萬華景點;包含:華江整宅、台北水窗口與糖廍文化園區等停留點,一邊閃避身旁女鬼演員、一邊找尋暗藏在場景中的解謎線索,唯有解開故事謎團,才能讓演員能繼續演出接下來的故事內容。

在萬華老城區之間,似乎許多真真假假、虛實交錯的場景都能發生,鍾伯淵是如此形容「這裡的人是非常接納,跟勇於接受各式各樣的發展。」

 

在日常街區風景中創造藝術的養分:艋舺國際舞蹈節 

藝術的創造與介入,可以為一個地方帶來莫大的改變及影響力,有些更得以打造出一個具全球知名度的藝術據點,每年吸引百萬人次的造訪。鍾伯淵說「當我們在一個場域夠久之後,我們在思考要如何把藝術引入到這個空間,不只是我們自己而已,而是有更多不同的人到這裡來。」

2019年,鍾伯淵與耿一偉老師共同策劃了第一屆艋舺國際舞蹈節。意外的有超過60個團隊報名報名,而最終錄取其中一半左右的團隊,第一年,看似很不確定,但在萬華糖廍文化園區附近的小小街區,就有超過三千人次的參與。

隔年則有超過百隊報名,包含有20幾組國外團隊報名。第三年的舞蹈節,則不再單一聚具焦在舞蹈的領域,而是融入雜技、戲劇、表演藝術、街舞、共榮藝術等不同的多元形式。

艋舺國際舞蹈節不僅是在糖廍文化園區內舉行室內的演出,同樣地每年結合戶外社區空間,並選擇在艋舺一帶具特色代表性的建築與綠地空間,如時報本舖、糖廍文化園區、華江整宅天橋、萬座曉劇場、和平青草園、艋舺6號公園等,以艋舺社區空間為主,慢慢把藝術發散出去。

每年舞蹈節的過程當中,鍾伯淵提到他都會特意在街區走動,與地方居民說明舞蹈節的活動與用意,而這些年來,曉劇場不曾受到居民的投訴,反而居民們都對他們的表演很有興趣。

在這個外地人來擾動地方街區的過程當中,也增加地方居民對街區的意識,原來他們日日生活的場所,在外地人的視角之下,是如此獨特的街區風景。

有百個來自外地的團隊,就有百種與街區互動的方式。現場的觀眾有的是一邊玩沙、一邊模仿舞蹈動作的小朋友、有的是附近散步的長輩,當然也有特地前來朝聖的藝文青年,而正是因為艋舺有著強大的包容力,才適合藝術在這裡不斷展開。

曉劇場藝術總監鍾伯淵活動上分享社區戲劇班行動(source: 林 事務所)

 

翻轉刻板印象 打造城市品牌

不論是林立青的疫情救援行動、友洗社創的無家者洗刷汙名工作,或是鍾伯淵的社區戲劇班、沉浸式劇場,以及艋舺國際舞蹈節,兩者行動看似兩條平行線,但卻有個重要的共同點,那就是,他們的實踐能量,都在這座城區激起嶄新的魅力。

過往社會團體在倡議某些議題時,閱聽者往往會從自身的利益及角度作為出發點,因而難以有所共鳴。而當我們今天看到無家者把市定古蹟或學校刷洗乾淨時,反而默默的衝擊著人們「好手好腳為什麼不去工作?」「不好好念書就會去當街友哦!」等刻板印象。其實,如果有社會企業願意花費時間在無家者的教育訓練或防呆設備上,他們還是有能力且有意願重返社會軌道的。而多年老失修的老舊天橋或社區的公園,在藝術的視角上攤開來檢視,反而是最佳的表演舞台,我們應該擇善保留這些紀錄城市發展的軌跡。

翻轉負面印象、撕下刻板印象,絕非一朝一夕可達成,而是需要更多由下而上的行動,從論述議題到意識的溝通,最後實踐行動。而透過他們的分享,也讓我們更能深刻體會,改變不會只有一種方法!

境看萬華:談翻轉環境的百種創意行動 活動大合照(source: 林 事務所)

 


【註1】▒ 《境・看萬華》  |   系列活動

VOL01.《 近看萬華:看青年用行動點亮地方 》

VOL02.《 鏡看萬華:透視日常中的不尋常,一起共好生活 》

VOL03.《 境看萬華:談翻轉環境的百種創意行動 》

VOL04.《 一個人努力,一群人無敵—萬華的幸福「進」行式 工作坊 》 

▎日       期:02/19(六)、03/12(六)、04/16(六)、05/14(六)

▎時       間:講座13:30~15:30/工作坊14:00~17:00

▎地       點:剝皮寮歷史街區 演藝廳/大可居青年旅館 大可樂 Duck Lab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KpQY2n  

 ■  指導單位:文化部

 ■  主辦單位:林 事務所

 ■  協辦單位:剝皮寮歷史街區 Bopiliao Historic Block

▒ 延伸閱讀《境・看萬華》  |   系列文章

【境.看萬華系列活動】透過「去污名化」—吹響城市復興再造的號角

【境.看萬華系列活動】青年如何在生活中旅行,找回對家鄉的歸屬感

【境.看萬華系列活動】一場關於家、工作與身而為人的灰色思考

【境.看萬華系列活動】一個人,一對手,一群人,構築安居樂業的未來新萬華


D:\林事務所\萬華去污化計畫\眼底城事專欄\執行長專文\專文圖檔\境看萬華social_banner.jpg
source: 林 事務所

首圖來源:林 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