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7文 / 林 承毅
文章一覽 / 2022 年 / 都市。議題行動

【境.看萬華系列活動】一個人,一對手,一群人,構築安居樂業的未來新萬華

文 / 林 承毅

林 事務所 林 承毅 / 服務設計顧問公司 執行長

文字大小:

【境.看萬華系列活動】一個人,一對手,一群人,構築安居樂業的未來新萬華

 

「境看萬華」醞釀一種新行動的起點

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執行超過半年以上的《境.看萬華》系列行動計畫也即將進入到尾聲。從一開始的起心動念回顧,基於事務所進駐萬華街區的多年觀察,認為光榮感一直是在地相較欠缺的元素。然而,我們始終找不到好的切入點,而找到切入的關鍵點,發生在2021年5月中旬,COVID-19疫情在龍山寺附近的街區,形成了一個病毒擴散點,加上特定人士的無端行為,萬華因而背負「疫情破口」這樣莫須有的黑鍋。

事務所將這樣的問題意識,作為《境.看萬華》專案的起手式。專案執行前期,透過文獻爬梳在地脈絡,並進行研究方法的訂定,展開一系列的田野調查。從街頭面訪、深入訪談最後到參與式工作坊。前端投入的田野調查成為整個計畫的關鍵養分,除了將前期的發現作為基底,確立後端四場的倡議行動,同時也結合四場行動的議題,將更深層的訊息產出成懶人包擴散思考。

 

因研究而生的「議題講座」點燃後續行動

就這樣從二月開始,四場的倡議行動依序登場。第一場為「青年返鄉」,由兩位萬華子弟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返鄉這一條看似容易,但在過程中需不斷與地方對頻,嘗試齊步前行的路上,充滿困難及挑戰,然而,從兩位講者的分享過程中,也讓人看到萬華特有的吸引力。第二場,我們談「一起共好」,此場,邀請兩位投入社會議題的工作者,從各自長期投入無家者及社區照護的視角來檢視,如何同理在地的社會議題?方法不是解決問題,而是盡可能承接住在地脈絡與現象,並思索地方未來一起共好的可能性。第三場則談「翻轉環境」,我們邀請到兩位知名的在地實踐家,分別從文字聲量和實際行動與街道清潔,以及透過戲劇舞蹈等藝術展演,為萬華帶來新的生氣及活力,讓大眾以不同視角重新檢視對萬華環境及無家者的污名標籤,以及街區環境的不同可能性。

三場講座出發面向範疇不一,但都可以收束到一個關鍵核心,那就是這群人懷抱著期待心愛的萬華能有所「改變」的心念。透過以身為度、懷抱同理心,吸引眾人在地方做有益社會的事。

 

力量不在小,而在於行動開展,就從一個人開始

系列活動的最後一場行動工作坊,時間在5月中。這場工作坊,主軸為『萬華的幸福「進」行式工作坊」,副標則為「一個人努力,一群人無敵」。企劃的初心,為期望接續三場講座對話,在議題被引動、民眾產生共感之後,利用行動帶著大家透過共創實作的方式思考,並具體提出,我們可以一起在萬華兼業做些什麼?

本次的參與式工作坊有別以往,受到日本社區設計師山崎.亮於2010年在日本島根縣海士町,協助進行第四次海士町總和振興計畫「島的幸福論」的模式所啟發。在縝密調查之後,不僅提出「島的幸福論」這樣的概念,並提出對海士町的未來規劃及具體想像。這些理念和政策落實在四大構面,分別為人、產業、居住以及環境。

海士町第四次綜合振興計畫《島の幸福論》(source: 林 事務所提供)

 

來自「島の幸福論」的啟發

成為一座幸福島嶼的真正解方,是公部門的同仁透過施政努力就好了?當然不是!記得多年前閱讀這份報告最吸引我的是,在主文嚴謹詳實的地方解構報告之外,另外設計了一本別冊,以輕鬆活潑的視覺設計,呈現了1個人、10個人、100個人和1000個人,可以為島嶼做的24個提案。這24個提案,若你細看,多半不是描述硬體大型建設,而是小至生活習慣上的隨手行動,大至地方居民全體合作的地域支援系統,並且,以人數作為分類也是有趣的一大特點,確實呈現所謂的由下而上的行動方案。

海士町第四次綜合振興計畫 別冊《海士町をつくる24の提案》(source: 林 事務所提供)

當一個人看似勢單力孤,但如何用自己一個人的能力,發揮該有的能量來為故鄉做些什麼?若能結集十個人一起,又能如何群策群力發揮能力?而如果到百人、千人的規模,相信那個能量是無比巨大的。這是一份很有趣的企劃,也是無比落實參與式精神。在地方,人們有時只是起源於一股熱誠,尤其在年紀、狀態、心力都有限時,如何掌握人們的資源和能力,更顯重要。

相較於海士町全島的人口不過2,500人,萬華的人口則為數十倍的17萬人。本次在萬華的這場工作坊,就是參考這份報告書,採取人數分類的模式,從一個人開始,一步步拼湊出眾人對行動與實踐的具體想法,創造參與者彼此之間的共識,成為具體落實的開始。

 

結集一群雜牌軍,但都有顆愛萬華的心

工作坊的現場,前來的夥伴有幾位已參與多場的活動,對於此系列的倡議有著相當的認同及了解。此次工作坊的參與者來自不同地區與領域,並且從仍在就學的現役大學生,到已經退休的大哥,年齡層橫跨,呈現異質性的組合。但唯一相同的是,參與者都是關注萬華未來發展的關係人口。

有鑑於不是每位參與者都有參加到完整的系列活動,活動開始由團隊的夥伴文媛,帶領大家回顧系列活動目前為止的內容,以脈絡式結構的解說,讓大家對於整個《境.看萬華》有個全貌式的理解。而後,為了讓接下來的共創更有想法及認知,首先,我花了20分鐘時間跟大家分享,這幾年的一個觀念「故鄉兼職」或「地方副業」。希望傳達也許不需先設定自己一定得返鄉就職,而是先想想,如果你想為地方做些事情,你能騰出多少的時間?並做些什麼?

林承毅執行長進行案例介紹(source: 林 事務所提供)

其次,介紹關於海士町島嶼幸福論的案例,重點聚焦於「居民可以投入的24個提案」這個概念,並從中挑了四個案例分享,依序是一個人可以做什麼?斜槓?還是日本稱的半農半X,也就是先想想你有多少餘裕,能一個人做些什麼?運用你最擅長的優勢或天賦?不要小看一個人,因為許多的行動都是從一個熱心的人開始。

再來,如果能有十個人聯手呢?有沒有可能一起成立一家合作社或公司,投入移動販賣營運,把當地的新鮮海產、和牛或加工食品販售出去?那若能有一百人呢?我舉的案例是,能不能組一個廣播電台或網站,用一百個愛鄉的關係人口的故事來向全日本宣傳,讓更多人認識地方。那若發展到有一千個人的規模組合,可不可以一起來支持一間在地高中,讓就學人數瀕臨廢校的學校,有辦法因特色教育的注入而起死回生?

 

展開,一人,一對,一群的行動企劃

而接下來的工作坊,我們邀請每位參與者先從三張便利貼開始自我反思,第一張寫上三個關鍵字介紹自己,第二張寫上三項自己的專長,第三張則寫上你想在萬華的哪裡,做些什麼?在幾分鐘之後,我們聽到了來自不同領域的想法,如有兩三位,年約四十到五十的中年女性,都提到他們時間上較為彈性,每次看到許多年輕的雙薪家庭,對於小孩照護的困擾,他們其實樂意肩負接送,以及短期陪伴的任務。而有兩位大學生成員,則分別提到他們可以協助企劃提案,甚至提供繪製地圖的技術,運用所學。另有位年過六十的退休大哥,提到長年學習中醫,可以與里民分享養生的撇步。第一回合雖然是一種各抒己見,但也可以看出,投入地方不見得一定要做很偉大的事,反而是從個人能力所及來下手,將更為踏實。

參與者們書寫對地方兼業的想法(source: 林 事務所提供)

第二階段,我提出一個觀念叫做「一對手」,也就是兩人合作,溫暖有力。讓成員兩兩配對,將兩人各自想要展開的行動化零為整。有意思的是,多組夥伴的成果都屬典型的混合編成,並且可以看見跨世代跨專業之間的對話展開,而到這個階段的提案,有一種交融混雜之感,而感到可喜的是,許多組都嘗試相互「融合」,讓彼此想法生成一新模式,而不是只是拼裝而已。比較印象深刻的諸如,設立阿嬤的廚房,讓年輕世代有機會嘗試下廚並傳承廚藝,或者是設計一個可真正創造扶老攜幼功能的微據點等。

第二階段「一對手」的討論與分享(source: 林 事務所提供)

第二階段「一對手」的討論與分享(source: 林 事務所提供)

來到第三階段,也是今天最後步驟,將參與者從一對推為一群,限於人數,就讓在場參與者從五小組化為兩群,唯一條件是一組需有五個人。計時15分鐘,討論如何把每位組員的行動創意統合在一起,有意思的是在腦力激盪過後,兩組沒有打pass,但卻如此殊途同歸的構建出兩款有異曲同工之妙的「社區支持系統」模式,如要說差異的話?一則聚焦在傍晚到晚間,另一則願念頗大,想到的是一整個完整的共生體系的創造,企圖解決不同世代在生活過程中的缺口,而我脫口一句:「這不是最強的里長,方里長在中正區忠勤里做的事情嗎?而且你們不只想到扶老攜幼,還有考慮到我們這些三明治世代的苦楚!」

第三階段參與者的討論分享(source: 林 事務所提供)

 

結束,將是預約下一個行動的開始

從安居樂業為出發的想法,確實可行,需要資源嗎?當然需要,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大家從居民的立場,以生活為出發,踏實的為了居民的生活風景,補齊日常上不足的缺口。就如同當天工作坊一結束,就有學員在問說,老師這個我們可以開始做了嗎?我回以一個肯定的微笑並告訴那位夥伴說,確實是可以著手下去做了,如果大家有這樣的心念,真的就可以更勇敢跨出一步,讓行動創造價值。

就這樣在滿滿的感動之中結束了當天的共創工作坊,而社會實踐不就是這樣,先從一個人開始,從你可以投入的資源為起點,慢慢透過行動結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個人一分力,十個人十分力,百人,千人所創造出的能量絕對會令人驚嘆並超乎想像,其中關鍵不在於一個人引領,眾人一呼百諾,而是在草根式的由下而上,從一個點,到線乃至於面的串連。

最後想要借用英國大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裡頭的那兩段話來做為結語「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It was the best of times,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因為百年大疫的發生,讓我們再度意識到萬華被標籤化的問題,當然這確實不是一個容易且可短期處理的問題,但唯有展開實際行動,凝聚居民彼此之間的共識,並引動更多關心這裡的人一起為地方做點什麼。未來的萬華絕對不會是人們眼中的破口,這處台北的發源地,乘載了深厚的城市文化,涵養著百年台北的發展的基石,需要一代接著一代的人,前仆後繼地投入,屬於艋舺的風華必將再現,而這裡有終將成為台北最宜居之境。

一個人努力,一群人無敵—萬華的幸福「進」行式工作坊 活動大合照(source: 林 事務所提供)

 


【註1】▒ 《境・看萬華》  |   系列活動

VOL01.《 近看萬華:看青年用行動點亮地方 》

VOL02.《 鏡看萬華:透視日常中的不尋常,一起共好生活 》

VOL03.《 境看萬華:談翻轉環境的百種創意行動 》

VOL04.《 一個人努力,一群人無敵—萬華的幸福「進」行式 工作坊 》 

▎日       期:02/19(六)、03/12(六)、04/16(六)、05/14(六)

▎時       間:講座13:30~15:30/工作坊14:00~17:00

▎地       點:剝皮寮歷史街區 演藝廳/大可居青年旅館 大可樂 Duck Lab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KpQY2n  

 ■  指導單位:文化部

 ■  主辦單位:林 事務所

 ■  協辦單位:剝皮寮歷史街區 Bopiliao Historic Block

▒ 延伸閱讀《境・看萬華》  |   系列文章

【境.看萬華系列活動】透過「去污名化」—吹響城市復興再造的號角

【境.看萬華系列活動】青年如何在生活中旅行,找回對家鄉的歸屬感

【境.看萬華系列活動】一場關於家、工作與身而為人的灰色思考

【境.看萬華系列活動】從街友洗地與國際舞蹈節,看如何打造城市品牌


D:\林事務所\萬華去污化計畫\眼底城事專欄\執行長專文\專文圖檔\境看萬華social_banner.jpg
source: 林 事務所

首圖來源:林 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