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2文/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2022 年 / 都市。再生政策

其實,公共建設與你想的不一樣

文/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文字大小:

其實,公共建設與你想的不一樣

提到公共建設,你想到什麼?市立運動中心、圖書館?或是大型的公園、博物館?事實上,公共建設,不一定是指大型的建築物,它可能是你家社區裡的一個小花園、巷子轉角處一塊休憩的空間,或是一條細小卻清澈的河流,甚至是你對社區的想像,從圖像轉為實際行動的一個過程。

公共建設只有大型建築? 讓臺北經驗重塑你的想像!

自1990年開始至今30年的改造史看來,可以發現臺北市的都市規劃從一開始由政府主導,至現在市民普遍參與公共事務,公共建設也包含了「技術」、「組織」、「社會行動」等三個要素,它們展現於由在地居民、多元社群協力推動的社區再造,這種「由下而上」的社區培力,建構了「軟體公共工程」,在現今的社區營造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改寫了公共建設的定義:公共建設不再只是硬梆梆、冷冰冰的建築物,還包括社區共識的凝聚及公民的參與,讓民眾共同打造屬於全體市民的理想公共空間與生活。

公共建設不只是硬梆梆、冷冰冰的建築物,還包括社區共識的凝聚及公民的參與

從政府主導到群眾創生 臺北城市30年改造史

第一個十年 從政府主導到民眾參與

臺北市的都市改造,不同於其他縣市,自1990年代初期,臺北市開始主動針對進行中的都市規劃方案,在社區辦理大型的說明會或公聽會,讓民眾開始可以參與都市更新的過程,甚至從而影響都市計畫相關的法令修定。

1996年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下稱都發局)開始正式推動「地區環境改造計畫」(下稱地改案),鼓勵地區居民主動提案,並經由公開徵選程序後,由市府委託地區進行規劃,並促成市民主動參與都市環境品質的提升。

從第一個十年可以看到,此時期公共建設的「技術」是指民眾法定參與,「組織」則是指由市府主導或鼓勵,而「社會行動」則是指民眾開始表達自己的意見,甚至主動提案,開啟了都市再生的下一個十年。

第二個十年 從民眾參與到民眾自主

1999年起,都市發展在地改計畫的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全國首創的社區規劃師制度,鼓勵空間專業者投注新生力量,都發局也自2000年起開辦青年社區規劃師的培訓,之中許多年輕工作者已組成新的社區規劃師團隊,實質投入社區規劃的行列。

由上述脈絡可見,臺北市的社區營造,不同於全國其他縣市,是從引領市民思考自身與環境的關係、打開市民對都市空間的想像開始。自1996年率全國之先,推動以社區參與為主的「地區環境改造計畫」,並搭配當時亦為首創的「社區規劃師制度」,結合政府、專業者及社區居民,因應都市發展、城市議題及生活需求,推動新型態的社區公共空間,蔚為當時城市規劃領域下政策學習的風潮。

第二個十年,可以看到公共建設的「技術」指市民、民間單位及政府「公私協力」,「組織」則由政府鼓勵民眾自主參與,「社會行動」則是指公民開始行動,自主參與都市或社區規畫或改造,也為第三個十年奠下基礎。

第三個十年 從民眾自主到群眾創生

承接「地區環境改造計畫」,加強社區空間改造的各種培訓計畫,一改過去地改案由政府主導,轉而重視在地社群的共同參與,例如與「地區環境改造計畫」師出同門的「Open Green 打開綠生活計畫」,以及「都市再生學苑」、「行動育成」、「臺北眾力方程式」等培力計畫,皆是協助社區居民及社群從社造概念的培養,到自己動手參與的過程,社區營造就此從「政府規劃」到「群眾創生」。

Open Green打開綠生活2.0_2014-2020改造點地圖Open Green打開綠生活2.0_2014-2020改造點地圖

  

 

臺北市於2014年首開以永續發展為核心的「Open Green打開綠生活計畫」,強調社區空間永續經營的重要性,將多元社群從參與者的角色大幅提升到經營管理者,全程參與提案到施作,以及後續的維護管理。並且持續以「社區交往」理念,藉由更多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連結,促進「群與眾協作的場所創生」,進而將影響力拓展至都市再生。

不同於以往由政府單位或專業者規劃為主、民眾參與意見表達為輔的「意見表達型參與」,Open Green希望透過徵件、自力改造與陪伴輔導等方式,使民眾從依賴政府與專業者的「客體角色」,轉變為能與專業平等對話及合作的公民,更成為社區空間改造行動的「主體角色」。

這裡的「Green」指的不僅是環境上的綠美化,更提倡友善環境的永續行動,如減少使用塑膠資材、二手物件重複利用、使用生態工法等。在計畫執行的過程中,藉由推動由下而上的參與式規劃設計與實作,打開都會空間綠想像,並由在地達人組織「社區工班」帶領居民改造空間。引導社區居民及協力經營之社群逐步累積建置空間維護管理及營運機制,形成Open Green 空間良性之循環成長,達到理想之「動態營造」發展目標。

2014年起至2020年間,臺北市已透過公私協力模式完成75案精采的空間改造案例。具體成效為,許多社區空間由封閉式環境,重新被打開成為民眾休憩活動甚至是生態教育的場所,每一處改造基地皆需發展社區互動及參與的創意活動,超過上千場的社區交流活動在臺北市各個Open Green基地發生,這個過程見證了空間改造串起的人與土地的連結。

這75案精彩的個案,因著每一個基地的行動者因為不同議題、不同地區、不同關懷的人們加入,都帶給生活空間改造更多的內涵,達到更多樣的效益,每一處社區空間改造基地,即是城市議題的縮影,透過社群提案的視角,提供了窺見各種地方行動背後的永續發展價值。

空間改造案例:仙岩樹屋

「仙岩樹屋」坐落於仙跡岩山腳下的其中一個登山入口處,它是一棟有著大片透明玻璃的白色建築物,創新的建築風格,伴隨著盤根錯節的榕樹及散發懷舊氣息的磚瓦。

圖2-坐落在仙跡岩山腳下的「仙岩樹屋」                          坐落在仙跡岩山腳下的「仙岩樹屋」(李達提供)

四年前,這個位於景興路153巷仙跡岩山腳的聚落矮房,多由榮民一磚一瓦親手築成,呈現他們對家的渴望。這些建築沒有細膩的施工細節,找不到乾淨直線的牆體,且「前有垃圾堆、後有亂葬崗」,視覺上也不美麗。因為年久失修,紅磚牆破碎,整體空間因無法透光而陰暗潮濕,擁擠狹小,甚至出現壁癌、擋土牆滲水,及排水不良的情況。

當地里長為了改善這個狀況,申請了Open Green計畫,將被大榕樹包覆著的雜物寮清理並打造成交流的空間,並在現場立下仙岩樹屋的立牌;如今仙岩樹屋的精神,由在地年輕人繼續傳承下去,也就是在後方原本一戶由鐵皮包住的兩層樓房子,由一組在地年輕人租下重新整理規劃使用,2017年也以「仙岩樹屋」的名字獲得了「老屋新生」大獎。

李達跟賴震宇是國中同學,從小在這附近長大,他們認為這裡雖然沒有厲害的建築形式,但這片由榮民親手打造的聚落,充滿故事及對家的渴望,所以當它們決定要創業時,就決定從這裡的二樓空間開始,將空間內部打通作為開放式工作室,玄關以大片落地窗隔出會議空間,大量收納自然光,並連結外梯,成為與外部環境對話的窗口,且不需大動作的拆除,而是保留原始環境、屋頂結構及既有在地樣貌作獨創性利用。

因此,這間老屋整建僅依原有資源修正建築比例,找出樓梯高與深的秩序性,景牆線條與扶手相互呼應,讓建築更穩重的座落原地。再透過人造光源,拉出空間高度,搭配回收的老山木地板交界線,整理出空間秩序。玻璃透視及透光特性讓戶外隨風起舞的雀榕帶著樹影進入室內。每堂窗戶,都是一幅幅自然畫作,風從窗戶的間隙吹進來,更點綴出空間的生命力。

現在這個棟建築及週邊空間同時成為當地熱門景點,兩位年輕人在接受媒體專訪時也表示,三不五時就會有社區媽媽上來敲門,詢問「這是不是咖啡廳?」雖然做為辦公室不方便請他們進來喝咖啡,但還是覺得這樣的感覺很不錯,感覺工作室跟當地的里民有互動。這棟建築物的改造,不但是老建築的更新,更是社區凝聚力的展現,更開展出年輕人透過改造空間、在地創業,成為翻轉聚落的機會。

圖3-整修過後的「仙岩樹屋」成為寬敞的工作室                  整修過後的「仙岩樹屋」成為寬敞的工作室(李達提供)

圖4-陽光灑落玻璃屋,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陽光灑落玻璃屋,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李達提供)

圖5-寬敞明亮的辦公空間,還可透視窗外美景                   寬敞明亮的辦公空間,還可透視窗外美景(李達提供)

從硬體到軟體、從都市到社區 公共建設再轉型

這種「群眾創生」的力量除了體現在上述具體的空間改造之外,對於不同社區營造經驗及程度的市民,臺北市都市更新處也提供許多基礎培力課程或是實驗性的行動,在具備基礎知能後,帶領想作社區營造的民眾可以將改造計畫再聚焦,並提供其實驗基地。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開啟社區培力前導車

除了實際的空間改造之外,針對一般對都市再生或社區改造一知半解,或是想開始改變社區,卻不知道從何下手的民眾來說,「都市再生學苑計畫」就是一個很好的下手處,也是社區培力的前導車,更可以在這裡找到志同道合的社區營造夥伴。

「我發現做社區營造最重要的是人跟人之間的合作跟連結」去年參與學苑「南機場循環實驗聚落」實習小組的學員詹凱毓就表示,在這段學習歷程中,發現走入社區必須放下個人主義,有更多的包容心,才能有不同的視野,看到不同的人生交織而成的豐富歷程,並且找到生命中志同道合的夥伴。

圖6-學員在「南機場循環實驗聚落」實習小組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            學員在「南機場循環實驗聚落」實習小組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

都市再生學苑截至2020年為止,共計開課360小時,招募242名學員報名課程,累積時數達54,450小時,並舉辦4場人才交流會,各階段課程及活動參與人次逾千人,更成功媒合約60位學員參與社區營造與都市再生相關推動工作。

化夢想為行動 來一場社造大冒險!

然而,對於已受過社區相關培訓計畫,預備基本知能,或是手上已有想要實踐的議題,卻缺乏資源或實踐場域的民眾,「都市再生行動育成實驗計畫」(下稱行動育成計畫)以「孵化行動」為目的,填補從想法到實踐之間的鴻溝。

今(2021)年第一次擔任陪伴員的劉人傑也認為,「陪伴員」的角色帶領社區營造新手,跨出實驗性的第一步,讓他們對社區改造的理想更加聚焦,增加執行成功率。此外,在培力過程中,透過田調或走讀等活動,也可以讓民眾開始主動關注自己生活的社區與公共設施的建置,或是理解社會與都市中的紋理脈絡,成為參與都市再生或社區營造的重要角色。

圖7-行動育成實驗計畫陪伴員劉人傑                                     行動育成實驗計畫陪伴員劉人傑

集眾人之力做社造 打造更棒的台北城市

有時候,社區營造仍缺乏資源,單憑一己之力無法實現,但是靠一群人的力量,卻有實現的可能。例如由政治大學學生所創立的「微光盒子」,即透過「臺北眾力方程式」計畫在募資平台集資,延續過去對安康社區的弱勢兒少的陪伴,透過攝影課程、社區導覽員等課程,讓孩子透過鏡頭探索世界,並與世界對話,發出內心真實的聲音,也帶領大人進入他們的日常,集眾人之力,成為孩子的力量,近一步扭轉他們的未來。

圖8-「微光盒子」透過眾人之力,扭轉孩子的未來                  「微光盒子」透過眾人之力,扭轉孩子的未來

另外,為孩子遊戲權益發聲的「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下稱特公盟)也參與了「臺北眾力方程式」計畫,在募資平台發起集資活動,要為孩子在城市裡爭取適合兒童的遊戲空間與遊具。目前由特公盟主導及協助在地社團發起的特色公園改造已逼近200座,舉辦超過20場的街道遊戲,讓車輛暫時停下來,把街道變成兒童遊戲空間,相較於過去依法無據,現在也催生公部門的「兒童街道遊戲活動執行審核計畫」,讓孩子享有合法上街遊戲玩的權利。

圖8-「微光盒子」透過眾人之力,扭轉孩子的未來                         特公盟透過社區集資,打造孩子的遊戲天堂

透過上述案例可以看見,民眾透過社區營造、都市再生、空間改造與社區集資相關活動或課程,可以將社區營造導入整建維護進行跨領域整合,讓「重建」與「整建維護」這兩個在都市更新光譜兩端的觀點之間有互相交流、對話的機會,並藉由基地實習、田野調查的過程中,連結社區網絡,建立社群夥伴關係,累積後續社區改造的動能,成為未來可以共同投入社區營造與都市再生的推動力量。

從2018至2021年度總計媒合39組提案團隊進行輔導培力,以「社區集資輔導型」為例,四年間共計有18組提案團隊參與,成功募集超過300萬的資源投入,提案團隊累積之募資影片觀看次數累計破萬人,在接地的社區推廣上,亦成功吸引千名市民朋友加入互動,使議題備受關注,突破同溫層,開社區轉向大眾募集資源之先例,並持續累積社區後續推廣行動能量。

從上述臺北市都市改造及各項培力計畫的發展歷程及成果,可以看到這座城市的蛻變,公共建設由政府主導、鼓勵,轉變為民眾自主;從大型、硬體的改造,轉變為小型、社區的營造,透過各項培力、改造與課程的實驗性行動,轉為軟性的社區營造知能及意識,讓這座城市的轉變更貼近民眾的生活與真實需求,邁向下一個紀元。

「數位」是公共建設討論的Another Way

都市更新或是社區營造等公共建設的成功,需要一群人的參與,因此如何號召更多的人加入社區營造的行列,變得十分重要。

由於現在是數位社群網路的時代,如何運用臉書、Instagram等管道宣傳、凝聚社區共識變得至關重要。因此,都市更新處透過「台北社造咖」、「台北都更解壓說」及「台北村落之聲」等網站、粉專,與民眾互動,分享相關文章社造故事,或是培力、集資徵件等,就是希望吸引更多共同投入臺北市都市更新的行列。

然而,自2019年底開始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衝擊,讓這些公共建設與社區培力遭遇許多挑戰,尤其是2021年下半年,二級、三級警戒讓實體活動無法舉辦,需要深入到社區做的田野調查、對在地居民的訪調等都必須暫停;甚至必須定期召開的小組會議,也無法實際面對面討論。在這樣的情況下,社區培力該如何實踐呢?

首先,拜網路科技之賜,許多原本實體的課程可以利用視訊會議軟體轉為線上課程,因此社區培力的課程依然可以在線上進行,甚至可以在台北社造咖等粉專進行直播,反而可以觸及到更多民眾,一起來參與這些精彩的課程。

圖10-疫情期間,實體培力課程轉為線上授課                               疫情期間,實體培力課程轉為線上授課

另外,在社區的田野調查,以及實驗行動部分,許多團隊也利用臉書等社群進行社區觀察,並且進行疫情下的社區營造。

例如,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的「無圍牆博物館」小組,就透過觀察萬華社區相關的臉書社群,了解萬華居民在疫情下的日常生活及需求,並結合市府及在地資源,化身社福便當小天使,為需要的人送餐,並且透過遠距視訊會議,討論規劃無圍牆博物館及真人圖書館,釐清萬華「疫情破口」的污名。

圖11.疫情期間各團隊利用數位工具繼續作社造                      疫情期間各團隊利用數位工具繼續作社造

另外,像是行動育成實驗計畫中的提案團隊「銀光閃耀共伴糰─老老相伴團」原本團隊以「老老相伴」 的精神,讓長者能夠以家鄉菜做媒介,透過關懷陪伴與懷舊回憶,促進社區裡的長者彼此交流並鼓勵傳承自身智慧,重現生命故事的精華。但是遇到疫情衝擊,原本的實體活動無法繼續,於是團隊轉而以電話關懷長者,陪他們聊聊愛吃的食物以及生命故事,讓彼此之間可以持續相伴。

雖然所有實體的課程幾乎都可以由實體轉線上,但是對於不善於使用智慧型手機,或是遠距視訊訊軟體的高齡社造夥伴來說,會產生「數位落差」的困境,如何讓這群樂於改善生活環境的銀髮族,也可以在後疫情時代中發揮他們的創意,並傳承經驗,與年輕人交流,是未來推動社區培力及公共建設轉型需加強的重點工作。

盼化整為零 整合社造資源、實踐公共建設創新思維

在成就一項硬體的公共建設,需整合包含規劃設計、營造廠、投資人以及附近的鄰居等介面;其實,上述軟體的公共建設也是,同樣需要公私部門、在地社群、社區居民、當地頭人等網絡資源的整合,牽涉到的公私部門相當多元。綜觀臺北市社區營造目前主要面臨的困境之一,在於公部門社造資源的分散、資訊未整合、政策不連續、推動框架僵化等問題。因此,如何建立一套有利於社區營造的公共治理支持體系,優化政策整合模式與策略,成為當務之急。

除此之外,政府及民間也應該勇於嘗試與創新,思考如何推動行政的創新實驗,讓各項行政制度與規劃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環境中,與時俱進,保持靈活與彈性,才能與民間共同培養社造的創新思維,讓公共建設注入更多公民的創新與活力。 

 


延伸閱讀:

【110年度都市再生學苑】繪製社區地圖,靠近真正的社區——社區地圖與議題疊圖課程紀錄

【110年度都市再生學苑】一把抓起社區的「肉粽頭」──利害關係人與社區關係網絡課程紀錄

【110年度都市再生學苑】從社會設計到企劃原理——點亮提案企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