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7
影片 / 觀點影片

街外的遊牧世界:Charles Landry專訪

文字大小:

街外的遊牧世界:Charles Landry專訪

「遊牧是最古老也是最年輕的生存形式,它意謂著不停的移動。在某個年代,它代表尋找放養及狩獵的牧場,而流浪是生存的必須之道。它塑造了存在感。今日的我們也是遊牧的,卻是為了一些更複雜的因素……」

這段節錄自《遊牧世界的市民城市》(The Civic City in a Nomadic World)的一段文字,扼要而精確地切中了我們所生活時代的脈動1。數位化,正快速改變這個世界運作的遊戲規則,人口、貨物與資訊的大流動,也正在顛覆我們對所生活世界的理解。生活在這樣一個快速流動與變動的世代,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定居與暫居的權力,也都有其作出決定的不同理由,「市民(Citizenship)」一詞因此變得越來越難以定義,人們對於城市的未來想像也變得越來越分歧。

聯合國人居署(UN Habitat)所屬的世界城市運動(World Urban Campaign, WUC)組織自2014年起開始推動一個名為「我們所需要的城市(The City We Need, TCWN)」計畫,試圖藉此對於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原則性的建議2。從強調健康與永續發展到追求社會公平與公共利益,雖然該計畫反覆主張一個理想的城市應採取更寬容的態度來面對外來者,並包容各種不同身份的人共同居住於城市當中,但這樣的主張不僅未能得到廣泛的支持,反而引來許多負面的批評。正如近年來在台灣有越來越多發生於公共空間的使用爭議,在市民與移工之間,在住戶與租戶之間,在先來與後到之間,盡管表面上爭議訴諸的重點多在於公共安全與社會秩序,但背後更重要的其實是「身份(Identification)」與「認同(Identity)」的差異。
 

重新定義市民

傳統定義中的「市民」或「公民」是一個透過法律來界定的概念,具有該身份的人可以根據所屬國家或地區的法律規範享有某些特定權利,但也必須承擔某些特定義務。然而,隨著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長期遷徙於世界各地,這樣一個僵固的概念也開始面臨到挑戰,正如John Urry在《超越社會的社會學》(Sociology Beyond Societies)一書中所強調的,當所有事物都處於快速流動的狀態時,我們不僅需要從更廣義的角度重新定義市民,還需要積極地透過各種形式的對話來形塑新的族群認同……

「台北的人口密度雖然很高,但街道並不像東京或曼谷一樣擁擠。這裡的人們有一點慵懶,或許也可以說是有點無聊,但我喜歡生活在這的感覺。」

「雖然有不少台北人能說英文,但你仍然能清楚感受到語言的隔閡。中文實在是太難學了,尤其在台灣用的是繁體中文,學寫中文字更是件超級痛苦的事。」?

「請記得…有很多原因讓外國人不喜歡台北。」

「台北或許是亞洲地區最適合女性短期移居的城市,雖然在性別意識上還有進步的空間,但台北基本上是包容而開放的。」

以上對話節錄自幾個提供短期移居諮詢的社群網站,乍聽之下雖然內容多只是主觀的評價,但透過這樣的對話,的確給予我們一個機會去重新思考台北作為一個全球化流動的節點,到底該如何來形塑一個具有識別性的認同。幾周前(2019年7月29日)全新的Nomad List 5.0正式上線,使用者在新的網頁平台上不僅可以透過非常多樣化的篩選指標來找尋下一個移居或旅行的目的地,更可以透過試算表與互動式地圖即時地掌握全世界各主要城市在各項評比上的變動?3。就在此時此刻,雖然台北在該網站上得到的綜合遊牧評價(Nomad Score)分數與排名都不差(評價3.58,排名在1,063個城市中的第17位),甚至在其他類似網站上(例如InterNations)台北亦得到很高的評價,但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看待所生活城市的觀點以及對於城市未來的想像真的會有所不同嗎?

以綜合遊牧評價為篩選標準所顯示的Nomad List地圖
以綜合遊牧評價為篩選標準所顯示的Nomad List地圖(資料來源/nomadlist.com

重新思考「我們所需要的城市」

Nomad List在評價指標的設計上有許多具有創意的想法,除了氣候環境、物價水準、生活品質等一般性指標外,使用者還可選擇包括網路的速度、步行友善的程度、共享工作空間租金、目前居住於該城市的遊牧者數量,甚至於每杯啤酒的價格、城市裡是否有棕櫚樹等非常細節的選項進行評比。針對於不同移居目的的族群,Nomad List則透過權重的調整設計了許多非常有趣的綜合性評價指標,例如新創評價(Startup Score)著重於物價、租金與融資環境等新創相關指標,專業遊牧評價(Promad Score)與狂野遊牧評價(Wildmad Score)則分別將物價指標以及安全指標剔除,而所謂的男性特質(Masculinity)、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與風險迴避(Risk avoidance)評價,則是借用了荷蘭社會學家Geert Hofstede的文化維度理論(Cultural Dimensions Theory),試圖藉此凸顯出不同城市之間的文化差異。

然而,在前述這些非典型的評價選項當中,步行友善程度(Walkability)是最容易被低估的一個項目。長年提倡新都市主義(New Urbanism)的Jeff Speck曾以最負盛名的美世全球城市排名(Mercer Survey)為例提醒我們,雖然好的氣候條件、住宅與公共設施必然對於生活品質的提升有所助益,但所有能排進前五十名的城市都必然具有優異的步行環境,包括密集的聚落型態、好的大眾運輸系統與步行友善的社區。而Ad Age雜誌的專欄作家Jack Neff也曾提出他對於當前美國城市發展趨勢的觀察:數位科技對於城市所產生的影響就像上個世紀的汽車,尤其當所有人隨時隨地都需要上社群網站發短訊時,步行不僅變得越來越受歡迎,所有城市也不得不開始重視步行環境的改善。

1M 1Charles Landry於台北接受專訪(攝影/Atou H.)

街外的遊牧世界

藉由前面所討論到的種種趨勢回過頭來看台北,我們一方面雖然可以肯定台北並沒有在當前遊牧化的世界中缺席,但也應該重新思考在這個身份與認同快速流動的世代,這個城市到底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未來,對於移居或暫居於此的新市民而言,這個城市是否給予了他們具有意義與歸屬感的認同。就如Charles Landry在接受筆者訪問時曾特別提到,對他這樣經常遊走於世界各個國家的人而言,台北的許多老街區其實是步行的天堂,雖然空間狹小而且還停滿了車,但街道旁有許多小尺度的半公共空間,不但可以讓人不自覺地放慢腳步感受城市生活的層次,更能促進人與人的交往與互動?4。也正如台北村落之聲本年度的主題「街外之道」所試圖闡述的,現代城市多半依賴傳統的道路交通來串聯生產與消費,但在台北這樣一個公私領域界線模糊、土地使用多元複合的城市裡,不僅大多數人每天的日常活動都發生在街道之外,台北的美與不同其實也就存在於這樣看似破碎卻充滿生命力的角落空間中。

「把城市中的懷疑論者與支持者放在同一個隊伍裡,這樣所產生的思維轉變最有效果,且勝算最大……5

?



1 查爾斯.蘭德利(2019)。遊牧世界的市民城市:探討未來新生活型態城市創生發展新思維(姚孟吟,譯)。台北:馬可孛羅文化。(原著出版於2017年)
2 「我們所需要的城市(The City We Need, TCWN)」計畫發起於2014年的第七屆世界城市論壇(World Urban Forum),該計畫的1.0版本提出了九點原則以作為所有城市擬定未來發展方向之參考,修訂於2016年的2.0版本則進一步透過世界城市運動(World Urban Campaign, WUC)平台轉譯成多國語言,並進一步發布於全世界各主要國家。
3 Nomad List是由Pieter Levels於2014年所創辦的一個專為數位遊牧、短期移居者提供諮詢服務的網站,該網站主要是以城市為單位,提供使用者透過彈性的篩選機制找尋合適的生活、工作或旅遊的目的地。Pieter Levels亦同時是Remote OK、Hoodmaps等網站的設計者。
4?訪談影片:https://youtu.be/FBdMsYz8SjU

5 查爾斯.蘭德利(2012)。創意臺北,勢在必行(姚孟吟,譯)。台北:竹圍創藝。

?

採訪/黃光廷、Miyi.Tsai攝影、剪輯/Atou H.、Ellen Ju、Benny Liu媒體協力/馬可孛羅 宏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