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9
影片 / 觀點影片

共同工作空間與社會創新 - Hun Co-working Space / 游適任

文字大小:

共同工作空間與社會創新 - Hun Co-working Space / 游適任

將使用空間當成消費行為,早已違反了大自然規範
所有的空間應該在共享的理念下作最有效的資源分配,才能達到最佳的經濟效果。

 

這個空間分享的概念,出自1970年代在歐洲盛行的佔屋運動 (squatter's movemet),共同工作空間的雛形便由此浮現在這些被佔領的空間裡。

共同工作空間 (Co-Working Space) 是一種共享環境,卻各自獨立工作的新型態空間。成員各據一角、各自工作並相互輔助。以日租、月租、年租的方式,租借桌椅或空間。同時於空間內,提供簡單辦公室設備、用品,甚至工作機具、機台等。

 

共同工作空間主要是提供給「個人工作者」、「新創事業者」、「小型組織團體」、「小型公司」等等雖各自獨立工作,卻也期待與同個空間裡的工作者能夠激盪出更多想法者 。

空間型態是對外開放的。每日除了有長期固定的月租、年租成員外,亦有日租的參與者。整體空間型態是介於開放空間與私人空間之間。共同工作空間設置的目的在於避免了家中工作時的孤獨感、在分租辦公室空間上的壓迫感、在營業場所工作下的缺乏互動。

 

共同工作空間並沒有建立社群,而是透過機制與活動,讓社群自然產生。

 

(影片剪輯自2016/03/11 城市共享 反造城市 系列座談 II - 共同工作空間與社會創新,特別感謝施佩吟與詹育芳的協助)

 

延伸閱讀

佔屋運動到免費商店 - 楊宗翰

從共同工作到共同居住 — 全球化都市中的社區(上)/ 潘信榮

從共同工作到共同居住 — 全球化都市中的社區(中)/ 潘信榮

從共同工作到共同居住 — 全球化都市中的社區(下)/ 潘信榮?

共同工作空間與社會創新 / 莊熙平共同工作空間與社會創新 - Impact Hub Taipei / 陳昱築

共同工作空間與社會創新?- Little Sunshine / 李雨珊

一起創造星球吧! planett 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