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30文 / 劉星佑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2022 年 / 城市展演 / 都市。議題行動

聽說社子回來過?—當我們說到社子的時候

文 / 劉星佑

與陳漢聲2015年組成「走路草農 / 藝團」,關注生態環境、性別與農業等議題,創辦多元成展與農閒藝術節。

文字大小:

聽說社子回來過?—當我們說到社子的時候

編按:「社子島」一個你可能聽過,但未曾駐足過的臺北市,一個被貼上許多標籤與期望的地方;這篇文章試圖帶領大家以慢速「藝術的視野」,作為認識社子島的起點。「社子咱的家生活藝術節」一個由地方居民發起與藝術家共同策辦的「非常態」藝術展演,在臺灣如雨後春筍般誕生的藝術節慶確實是種特例的存在,正如本文作者所言:藝術節在今日,是藝術家從「製造作品」到創造一個「對話過程」的每一段時空間。社子島亦在這樣的過程中,成為田野教育的現場,與藝術家共同造就出「觀察」與「認識」的路徑,都是新的認識社子島的路徑,有別於媒體報導,有別於政策頒布,而是回到實實在在的居民作為一個生命的個體。在地方創生的風潮之下,我們需要思索的是如何與地方共生。

有一種想見不敢見的傷痛 有一種愛還埋藏在我心中 我只能把你放在我的心中 

這一種想見不能見的傷痛 讓我對你的思念越來越濃 我卻只能把你把你放在我心中 

—〈聽說愛情回來過〉林憶蓮主唱,詞/曲:李偲菘

社子島,一個由基隆河與淡水河於出海口匯流而成的沙洲島平原,特殊的天然地理位置,所造就的人文與生態之地,今日,交雜著颱風水災等事件,在現代化的聲浪中,社子近乎是、僅僅是媒體報導與訊息事發的起點,非在地的人們,很難在這些資訊中,看見社子的本來面目,那是居民的日常,自然生態的日常,更是你我的日常,參與式的藝術創作,在這個時刻,往往俱有一種契機與轉機。筆者結合藝術家陳漢聲共同組織的走路草農/藝團(以下簡稱走路草),於2016年因參與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而認識了社子,並與社子的緣分仍持續至今,究竟,藝術之於社子的地方社造和都市社群培力,扮演著怎樣的角色,而藝術之於社子的生態與人文,又能帶來怎樣的啓發?

 

參與?藝術?養成?

關於參與式創作在臺灣,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思潮與影響,而臺灣對於藝術節的思考與實踐,也與公共藝術轉向社群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從傳統式物件式的公共藝術作品,到人與人參與的社群藝術,乃至於常態性的藝術節,九〇年代至今,是個關鍵的思潮轉折與政策轉向。就思潮層面,吳瑪悧編譯《Mapping the Terrain: New Genre Public Art 》(1995),出版成《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一書,「新類型公共藝術」一詞正式在臺灣被譯介,而Grant Kester所著的《Conversation Pieces:Community+Communication in Modern Art》,以及2006年被吳瑪悧等作者被譯成《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一書,開啟了新類型公共藝術的討論,其中由藝術家吳瑪悧於2008年開始召集策動的展覽,諸如《臺北明天還是一個湖》【註1】「如果高雄只剩一座壽山島—環境藝術創作坊」計畫【註2】等等,以及2009年開始啟動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註3】都標誌著參與式創作不同時期的轉向,這也奠定了走路草成員對於實踐創作的想像:關於藝術作品,在形式與內容之外,還有一個社會與世界的存在,而且是現實不可分割的存在。

 

藝術節的今日意義

透過固定的節慶,讓藝術家與空間對話,比作品更為重要的,是藝術家因為作品,開始認識新的場域,換言之,觀者看到的作品,可以是藝術品,也可以是藝術家與場域對話的過程與結果,甚至是未來的想像,而「社子咱的家生活藝術節」正是一個這樣的藝術節,藉由每一次藝術節,成為藝術家與社子對話的縫隙,讓藝術家從地方出發,在對話中,看見地方居民,也讓居民可以看見自己,無論看見的是「心靈」的需求,或是當前處境的折射。

「社子咱的家生活藝術節」由富洲社區發展協會主辦,由「壹參壹巷工作室-自己人團隊」執行,透過長時間的駐點,除了由「外地人」許絲婷、冉挹芬擔任策展人,洪秉綺擔任顧問之外,更邀請當地人謝梅華成為策展人之一,共同完成策展。更重要的是媒合藝術家與地方的認識,邀請藝術家走進社子島,而地方居民則更像是款待般的,與藝術產生對話的起點。第一屆以「作伙來摸飛(moo-hui)」為主題,不單是要強調可供休憩的社子島,更要展現社子當地居民的日常,透過藝術轉化的日常生活,才有機會讓居民重新審視自己,延續2020年第一屆的「作伙來摸飛」,第二屆則以臺語發音的「向望」(ǹg-bāng)為主題,試圖勾勒出當地居民,生存處境與生活空間的方向,除了要進入心靈的對話層次,更要讓自己有機會與自己認識;無論是每一個居民自己,亦或是社子島自己。經過兩年​累積的能量,並透過網路平台,記錄著社子在不同時間與地點的經驗串聯,第三年(今年)要以「勞力(lóo-la̍t)」為題【註4】,除強調日常的勞動,更要藝術家與社子之間,彼此滿懷感恩的心,呼應「勞力(lóo-la̍t)」本身也有著「感謝」的意思。

如同上述,關於「做一個藝術節」,已經不再只是把一件作品放在公共空間而已了,而是在進行的前期,過程中,乃至於後續,都投注許多討論,隨著策展人機制的出現,藝術節在今日,是藝術家從「製造作品」到創造一個「對話過程」的每一段時空間。社子島亦在這樣的過程中,成為田野教育的現場,與藝術家共同造就出「觀察」與「認識」的路徑,都是新的認識社子島的路徑,有別於媒體報導,有別於政策頒布,而是回到實實在在的居民作為一個生命的個體。

 

當藝術發生在社子

「早餐、午餐、晚餐要吃什麼?」基本上,是每天每天都要煩惱的問題,但是「一起吃什麼?」卻可以是走路草進行參與式創作時的媒介,走路草2018年以「滋味的連結」為題,透過社子居民家中的飲食連結個人的生命故事,用食物的滋味,回應2018年關渡自然藝術季的主題─共生。藉由媽媽們的手路菜,與地方社區的媽媽們互動,在簡單或不簡單的家庭料理中,了解每道菜背後的故事,然而,之中更重要的是「傾聽」;媽媽的心聲看似與社子無關,但是在各種細節處,諸如食材來源、購買食材的方法等資訊中,仍然可以聽到媽媽們「因地(社子)制宜(最適合家人)」的選擇,這些是更加「社子」卻難以被聽見的「道地」。走路草策劃的《幸福照起工,成為記憶的方法》一展,就是在上述的情境下完成,其中,最為特殊的經驗,莫過於向年過八十的李吳滿阿嬤學習醃冬瓜,為了要完成這項保存食物的技術,走訪了社子的柑仔店,得知社子尚有人在栽種冬瓜,而保存食物以備不時之需的常識,在聽過阿嬤所經歷的颱風和淹水等災害,「醃漬」這一味在不知不覺中更「社子」了一點。

媽媽們分享各自的手路菜(source:走路草農 / 藝團)

(source:走路草農 / 藝團)

李吳滿阿嬤分享醃漬冬瓜撇步(source:走路草農 / 藝團)

(source:走路草農 / 藝團)

「2020社子咱的家—生活藝術節:作伙來摸飛」走路草以作品《聽說社子回來過》再次回歸社子島參與「2020社子咱的家—生活藝術節:作伙來摸飛」的展出,計劃名稱改寫自1995年由林憶蓮原唱的歌曲《聽說愛情回來過》,愛情一直以來難以定義,就如同社子長期面臨到不同的處境,在複雜與單純之間,讓人忘卻了屬於社子自己的美麗,在農人的口述裡,聽說社子回來過,是曾經的臺北蔬菜糧倉。在阿嬤的口述裡,聽說社子回來過,是牽牛渡河過岸的記憶,在阿公的口述裡,聽說社子回來過,有的是曾經發達的水路交通,在媽媽的口述裡,聽說社子回來過,是每年由最大海景與最美煙火所交織的魔幻時刻,在學童們的口述裡,聽說社子回來過,是我家在幾段、你家在幾段的日常對話;上述的口述,在剪紙的工作坊裡逐一被訴說著,走路草同樣在「傾聽」著屬於社子的記憶「回來過」的痕跡,作品藉著歌名的引用,啓發柔軟的心,讓外地人在坐公車經過富洲里站、富洲里九段、威靈廟、下溪沙尾、富安國小、福安國中這些公車站的時候,用不同的眼光再次感受社子。

在媽媽的記憶中,蝴蝶與花是菜圃、花園與綠地很常出現的風景,但是在社子島,才有機會在上述風景中,兼容煙火、夕陽與山海交錯,富州里公車站,是進入社子島的最後一站,也是離出海口最近的一站,黃昏時刻,面對海的方向,可以看見船夫在夕陽餘暉粼粼波光裡,划著舢舨膠筏。同樣的無敵海景,在每逢跨年的時候,是社子居民看煙火的最佳首選,在媽媽們的剪紙中,放射狀的圖樣,又將從花朵,成為記憶中絢爛的煙火。

社子島最後一站「富州里」,有著一顆夕陽。(source:走路草農 / 藝團)

富州里九段站,位在李忠記宅旁,設置於此的剪紙創作,「牛的剪影」是個很明顯的主題,「牛」是台灣早期農業社會重要的生產動力來源,對社子島的長輩來說,是無法忘懷的記憶,牛隻自然成為很容易出現的創作主題,而依山傍水山的構圖,顯示的是社子的水文與農業之間密切的關係;花草、蜻蜓、蝴蝶、鳥隻等對象,是記憶的一部分,更是社子日常生活經驗的一部分縮影。

富州里九段站,牛的剪影。(source:走路草農 / 藝團)

「下溪沙尾」是社子島公車站其中一站的站名,而該站的主題,可以看到一個偌大的皇冠,這頂皇冠是由寶猜媽媽所製作,為社子戴上王冠,是他對這個地方的投入與愛,這裡的人們經歷的日日夜夜,在這塊土地的上的歲月,積累的成果是這裡最閃耀的鑽石。

下溪沙尾站,為社子戴上皇冠。(source:走路草農 / 藝團)

福安國中這一站的剪紙創作,完完全全顯現了社子島與海口溼地比鄰的環境特色,海鳥、塗猴(彈塗魚)、大小管(招潮蟹)許許多多依靠河岸生活的小動物,就像在這裡的人們一樣,都是社子的在地居民。

福安國中站,濕地河岸小生物。(source:走路草農 / 藝團)

說到自然生態,很多時候,想到的是鳥語花香、碧海藍天、蓊鬱的森林或流水潺潺,然而,我們卻常常忘卻在自然生態中生活的人們,也是生態的一部分,社子島有著最特殊的地理與歷史故事,希望未來,當我們再次說到社子的時候,說的是藝術,因為參與藝術、實踐藝術的都是社子的居民,都是社子生態的一份子。 

(source:wikicommons

 


【註1】於2008年臺北雙年展展出,內容包含3區塊:綠色方舟主題展區、臺北好好吃美術菜園地景行動、臺北綠一點工作坊,參考閱讀連結

【註2】以環境氣候變遷議題切入,邀集不同領域關注者參與,以藝術為介面,提出對未來家園的想像,參考閱讀連結

【註3】2009年由吳瑪悧與蕭麗虹發起,2010年獲國藝會補助,發展為樹梅坑溪早餐會、我校門前有條溪等5項子計畫,參考閱讀連結

【註4】今年度展覽將於10月2日至12月31日展出,特別以徵集在地創作計畫方式邀請更多創作者參與。

首圖來源:走路草農 / 藝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