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4文/王順德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共享城市 / 2020 年 / 都市。空間活化

寧夏夜市吃得到美味,還有共享的人情味

文/王順德

採訪/王順德、陳玠汝

文字大小:

寧夏夜市吃得到美味,還有共享的人情味

今年初,臺灣中南部發生大規模乾旱,大部分水庫蓄水量不及20%,有者甚至低於10%。中南部不時舉辦的祈雨儀式呼喊著「進喔!」,天公卻甚少回應降下甘霖。因應水資源短缺,部份地區進入不同程度的減壓供水、限水、停耕或歇業,大大影響農業與民生用水,可謂56年來最嚴重的旱災。

位於亞熱帶與熱帶氣候區的交界,臺灣本該是全球降雨量最多的地區之一,為何我們今日會面臨缺水的窘境?

颱風不來、春雨不降、梅雨不落,種種氣候現象導致臺灣去年六月至今年五月初累積的降雨量僅807毫米,只有年平均的三分之一。對此,氣候研究專家紛紛指出,這是全球氣候變遷的警示,降雨已經變得更為不穩定了。

這種不穩定也隨即表現在六月,當闊別許久的梅雨終於報到,挾帶的卻是破紀錄的雨量。緩解了水情,卻也使原本喊渴的各地反倒出現了淹水危機。能夠預期的是,如此極端的降雨現象所帶來的用水問題勢必會一再發生,在這個極端氣候頻繁出現的年代,我們該如何因應?

帶著這樣的思考,我們來到位於臺北萬華的騰雲里——一個傍於新店溪畔、坐擁青年公園與萬華醫院,並以國興國宅為主的集合式高層住宅社區。騰雲里的佔地並不大,但只要步入其中,便會看到社區有限的空間裡四處點綴著小菜園、水族箱以及儲蓄雨水的雨撲滿。初來乍到的人或許會以為這些行動只是單純的社區綠美化活動,然而正是這些豐富社區小空間的行動,使騰雲里於2018年獲得萬華區「里」競賽夏季節電的第一名,也在同年度榮獲行政院環保署頒發的「低碳永續家園」銀級認證。

作為官方認證的低碳永續模範社區,此次台北村落之聲特別拜訪了騰雲里里長李重華,以及社區顧問、目前就讀師大環境教育所的博士生顏芝芸,實地了解騰雲里作為低碳永續社區,一路走來的理念與實踐。

騰雲里里長李重華(左)與社區顧問顏芝芸(右)(Source: 劉學墉攝)
 

「四十年的國宅很難都更,那我們要怎麼讓它變得更好?」低碳永續社區的初衷

在一個烈日蒸騰的夏日下午,我們和李重華里長相約在位於國興社區的里辦。社區入口邊圍著兩道修得平整的綠籬,上頭的木架上還列著粉色的小花盆栽,往內走去,一棟一棟土黃色大樓圍繞著我們,門前的廊道上列著一排一排的植栽,而大樓間的零碎小空地種著些許矮樹,點點綠意為這棟四十年的老舊國宅帶來些許生氣。

剛走到里辦入口,只見李重華戴著口罩踏著頗快的步伐朝我們走來,夏日37度的高溫讓他的藍色襯衫變得更藍了些。簡單寒暄幾句,李重華就開始滔滔不絕的聊起社區的事。

「這社區就國宅嘛,大家對國宅的印象是什麼?又老又舊。四十年的國宅很難都更,那我們要怎麼讓它變得更好?」一開始,李重華就拋出了這個臺北市所有老社區正掙扎的難題。

從2007年起擔任騰雲里里長至今,李重華大力推動多元生態社區、社區文史工作及低碳永續家園的目標。里長直言,政府其實難以負擔這麼多的國宅照護,社區若要改變,只能草根式地自主成立管理委員會。社區營造的重點,是讓當地居民共同參與社區事務,像生活共同體一樣共同面對、處理社區的種種議題,並在這個過程中讓居民之間、居民及社區環境之間建立緊密的聯繫。對李重華而言,「把環境搞好」就是最有效的方式。在這樣的思考下,透過推動低碳永續家園,在社區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將老舊國宅改頭換面,希望能夠讓居民產生對社區的認同。

騰雲里作為老社區,如何透過環境的營造來改善生活的品質、凝聚社區向心力,是里長一直以來行動的初衷(Source:劉學墉攝)

「我希望住進來的人,都是認同這個社區的環境,不是因為什麼房價。有些人會擔心這麼做會讓社區貶值,但是環境變好,怎麼可能是貶值?」李重華說道。

當天李重華也特別邀請他的好夥伴顏芝芸老師一同加入受訪。顏芝芸協同里長在騰雲里推動低碳永續目標,深耕當地已經長達十年了,期間不僅協助規劃騰雲里的「環境生態資料庫」,也擔當里長重要的「環境顧問」。顏芝芸細膩地界定兩人在社區工作裡的角色與分工:里長是「社區計畫最主要的推動者」,而她則是「給予里長學院派觀點回饋」的輔助角色。

「你要能維護環境,也要能解決住戶的問題。」顏芝芸如此說道。

作為學者,若是缺乏對實際狀況的理解,往往會使「低碳永續」成為無法落地面對現實的空想。要改變居民原本的生活習慣、在社區推動轉型,從來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執行上首先必須要凝聚社區成員的認同,靠著大家共同的努力才能夠達成。顏芝芸與李重華的互補合作,讓實務能夠結合概念,一方面在顏芝芸的協助下可以讓騰雲里的社區營造持續往低碳永續的目標前進,另一方面也透過李重華有效整合社區裡外資源的執行能力,讓低碳永續的韌性生活能夠紮根在社區之中。
 

不想出水費?節能省錢的雨撲滿,還能降低淹水風險

自2014年起,配合中央政府推動的田園城市計劃,騰雲里開始綠化里內的公共環境,在社區的公共空間植樹、設置生態池及菜圃等綠地,令公共空間原本灰白一片的水泥鋪面,經過植栽的點綴後變得蓊鬱盎然。

騰雲里的綠色角落,在國宅門口也能見養魚的小水池(Source: 劉學墉攝)

樹木種植、綠園營造並非難事,社區裡這些綠色角落真正面臨的挑戰,來自於日後的澆灌維護如何持續。的確,養護的課題也曾讓李重華頭疼過。儘管騰雲里招募了志工認養,然而部分居民不想用自己的水灌溉公共空間的植栽,驅使里長更進一步尋求解方。

「人就是這樣,不肯花自己的錢,有些住戶就在吵說不想用自己家的自來水來澆公共空間的水,所以我們就設這個雨撲滿,後來澆水用的都是雨水,免費的嘛,這種問題就解決了。」李重華說道。

雨撲滿讓雨水回收再利用,一方面解決了鄰里的用水糾紛,讓住戶無須再思考「水是我家的還是他家的」,而是能將心力更投注於環境營造,另一方面也達到了社區實踐低碳永續的目的。於是雨撲滿就這樣誕生了!從2016年第一座雨撲滿於國興社區落成算起,五年內,騰雲里已設置了19座雨撲滿,每次降雨能夠儲存22公噸的雨水回收使用。

社區綠地裡的雨撲滿(Source: 劉學墉攝)

在李重華帶著我們走訪社區時,只要一看到雨撲滿,他就會興致勃勃地請我們轉開雨撲滿的水龍頭,實際感受雨撲滿的蓄水能力。

「你看,水這麼大,就代表裡面裝的水很多嘛。」李重華說,臺北多雨,非常適合設置雨撲滿,一整年間雨撲滿的蓄水幾乎不會空。此外,在都市地面普遍水泥柏油化、透水力不佳的情況下,透過雨撲滿承接住雨水,也能有效讓地面逕流量減少,從而在蓄水之餘,進一步降低淹水風險。

湯大哥看著里長示範雨撲滿的儲水效果,也拿起雨撲滿接出的水管澆灌花圃(Source: 劉學墉攝)

「想像一下,光是我們一個小小的里,19座雨撲滿就能存這麼多水,若是整個臺北456個里都能做,那我們一年可以保住多少水?這不只是在談雨水回收再利用,也是在談防災。雨水都被雨撲滿收集起來了,你還會淹水嗎?」李重華說道。

在用水爭議中催生的雨撲滿,不只讓節水蓄水成為社區的日常,也降低降雨不穩定對社區綠地的衝擊。回顧騰雲里這幾年下來的行動,能夠看到,綠化不只是環境營造而已,而是持續回應著低碳永續的初衷;這些行動既兼顧經濟現實,也呼應社區低碳永續的願景理想,更在社區的微氣候中多少減緩了都市熱島效應,為騰雲社區降溫,讓社區居民享受更多的綠生態氛圍。

➤ 延伸閱讀不怕水淹,更要與洪水共生!打造具有「承洪韌性」的城市培養指南
 

方寸農園與社區水族箱,「邊做邊摸索」的社區綠角落

在這幾年居民的共同努力之下,任何能夠想到或意想不到的社區角落,都可以是一片蔥蘢。李重華此次也特別請了「社區綠手指擔當」湯大嫂與湯大哥,為我們導覽社區環境。

儘管他們倆話並不多,但不難發現他們對社區的情感連結,不僅僅是把家門內的空間視作是家,而是把整個社區的空間都視作家的一部分。譬如說當我們抵達社區中庭時,恰好有位洪大哥在為社區的水族箱換水。他們見方大哥的缸照顧得好,立即湊上前詢問秘訣,隨即交頭接耳地討論起自己負責的另一處水族箱可以怎麼改進。

湯大哥與社區隨處可見的水族箱,其中養著臺灣水韭與其他本土種蕨類(Source: 劉學墉攝)

在公寓這樣水泥隔間的住宅環境裡,與左鄰右舍生疏陌生是十分正常的事,然而在騰雲里,我們看到了居民之間原本彼此疏離的日常生活,在社區環境的共同營造熱情中找到了交織的可能。

除了水族箱遍及社區,騰雲里也活用了許多原本難以利用的狹小畸零地,將這些空地開闢成「方寸農園」。每個農園裡,都會有一座雨撲滿供居民使用。顏芝芸指出,社區的志工們大多為退休老人,他們原本並不一定具備種菜、養缸、環境維護等知識與技能,而是在「邊做邊摸索」中找到一套將生活與環境交融在一起的方式。騰雲里的低碳永續行動中,賦予居民照護環境的責任,也賦予居民重新認識社區的契機,讓社區整體在過程中凝聚了起來。

活用畸零空地打造的「方寸農園」,在國宅社區裡的各處都能見到(Source: 劉學墉攝)

社區的菜圃,種了薑、地瓜葉、辣椒等各種各樣的可食性植物,也沒有所有權,只要社區住戶有需要都能摘取,只不過受限於空間狹小,好不容易擠出個五坪大小的菜圃,也實在種不出多少菜。然而,看著湯大嫂和湯大哥為我們介紹時的笑容,就會想到李重華所說的:「重點不是種出來的量,是大家做得開心,大家有事做,為社區一起貢獻。」這樣看來,居民們不只是在方寸農園裡種菜,也種出了一座社區的認同。
 

改變不難,只是你願不願意

「其實我一開始就只是掃地而已。」

「以前社區沒門禁,大家都能隨意進出,有些人吃檳榔就隨便一吐,我看著那一塊髒亂的角落,受不了,就自己拿起掃把去清。我希望我住的環境乾淨,就是這麼簡單。」李重華說道。

李重華說的並非是什麼高大上的理念,他僅僅只是想讓自己居住的環境變得乾淨整潔而已。然而這樣一個小小的行動,卻在一年、一年的實踐下越滾越大,成為了整個社區共同的努力。

「我這樣一直掃一直掃,有一天發現,原本髒的地方,不會再變髒了。為什麼?因為他們習慣了那塊地方乾乾淨淨的,他們也不願意把那塊地方弄髒了。」李重華說,人是自私的,然而人是能夠改變的。

顏芝芸接著說道:「我們要做的是去想,要如何讓人去產生覺知,有了覺知,就能促成行動的改變。」

住戶成為社區事務的一份子,在維護環境的日常工作中,萌生低碳永續理念的認同。而當社區裡有越來越多人一起參與、認同、實踐低碳永續生活,就會帶動更多人加入這個行列,也更加鞏固這份覺知,進而催生更多節能減碳的行動。

「技術上這些(節水、保水措施)都不難,最難的是人。你願不願意改變,就只是這樣。」李重華再次強調。的確,不管是設置雨撲滿、生態池抑或是太陽能發電等綠能設施,對於現今的技術而言皆不困難,關鍵仍是在於我們有沒有覺知、願不願意行動。作為個人,我們能做的固然有限,然而一旦串連社區中所有人的行動,就能對環境帶來長遠的效益,而我們作為社區的一員,也能在邁向永續低碳的實踐中彼此凝聚,建立起對社區整體的認同。

在社區菜園的方寸之間,魚缸裡的臺灣水韭漂游之際,雨撲滿的點滴累積之時……都是騰雲里以社區為基礎的韌性行動,也開展出了這樣的低碳永續生活。面對節能永續的未來,我們願不願意一起改變呢?

➤ 延伸閱讀:觸手可及,卻如此生疏:南港舊莊社區的韌性行動,找回人與環境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