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3文/陳冠杰、張若瑜、李芯牧;高鉦詠、吳竹君、簡均安、菅沼毅、王漢樵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狂熱城市 / 2021 年 / 都市。網絡經營

觸手可及,卻如此生疏:南港舊莊社區的韌性行動,找回人與環境的連結

文/陳冠杰、張若瑜、李芯牧;高鉦詠、吳竹君、簡均安、菅沼毅、王漢樵

南港茶水間

我們關注南港大坑溪周邊居民與自然環境的互動情形,以及氣候變遷教育、韌性社區、海綿城市等議題。希望可以在多山多水的舊莊里營造出緊密、良好而永續的人與自然關係!!

文字大小:

觸手可及,卻如此生疏:南港舊莊社區的韌性行動,找回人與環境的連結

都市築起堤防,社區則搭起連結居民的橋梁。

近年來愈加頻繁的極端降雨、缺水、都市熱島,甚至是新冠肺炎疫情,都讓我們認識到以往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日常生活竟是如此脆弱。在過往,都市不斷投入經費,建設能夠抵禦災害的堤防、抽水站等基礎設施。然而,氣候變遷的衝擊卻也不斷推翻工程上的假設,反而使都市在過於依賴這些防災工程的情況下,產生了更大的損失。為此,學習與災害共存的「韌性」(resilience)概念,逐漸成為未來都市與社區面對防災課題的思考與應對趨勢。

所謂的韌性,指的是系統遭受外部壓力時能夠快速回復的能力,主要分為環境韌性與社會韌性兩個面向。在環境韌性上,都市已逐漸推動「海綿城市」等政策來改善硬體環境。不過在社會韌性,亦即社區面對災害的調適能力上,卻往往在都市防災的相關討論中受到忽視。這並非難以想見的事,畢竟社區的社會韌性要能夠建立,涉及到社區對於自身所在環境的認識、社區居民之間關係的織編,以及自主動員能力的培養,這些有關社會韌性建構的課題,都需要長時間的努力與行動才能夠累積。

➤ 延伸閱讀:韌性,城市不任性 II : 理論發展與空間規劃上的應用


最靠近,卻也最疏離:南港舊莊里未曾察覺的韌性沃土

和許多地方一樣,位於南港的舊莊里也同樣面對到環境疏離的問題。舊莊里是一個靠山臨溪的社區,但傳統的堤防建設,卻改變了過去居民與環境的相處模式:堤防隔絕了社區原本與溪流的連帶,也抹去了老一輩居民過往在溪邊捉魚蝦的生活記憶。年輕一輩在長期失去與環境連結的情況下,甚至將這些過去與社區生活緊密相關的溪流,視為排水溝。

社區與山與水是如此緊鄰,對於環境的認識卻又是如此陌生,這是舊莊里韌性空洞的所在,卻也可以是舊莊里萌生韌性的沃土。「南港茶水間」以及「舊在里山」兩團隊的目標,正是希冀透過社區行動,將那滋養韌性的水分,注入社區原本就擁有卻未曾察覺的沃土之中。

舊莊里航照圖(Source: 底圖取自台北市都發局網站,南港茶水間重繪)

2019 年,以台大城鄉所師生為主的南港茶水間團隊,為重新建立舊莊社區中人與環境連結,推動了兩個社區行動:店仔口農園設計,以及舊莊國小氣候變遷教育課程設計。連結社區內原有的社群資源與網絡關係,我們首先與舊莊國小和南港社區大學(以下簡稱南港社大)合作發展氣候變遷教育(climate change education)課程;之後又結合里辦公室和南港社大的資源,開闢了里內的第一個公共農園──店仔口社區農園,並開設農園課程。

兩大方案兼顧了實質空間改造及觀念上的教育,希望能引導社區重新關切在地環境,建立起日常生活與自然環境的連結,進而提升居民對於環境變遷與氣候災害的知覺、學習與調適能力,成為一個真正具備「韌性」的社區。除此之外,也希望透過社區內不同社群的鏈結以及外界資源的引入,讓這兩項行動方案中成形的互助網絡能進一步成為在地共學與議題討論的平臺,使社區在未來面對氣候變遷時,能更具有自主動員的能力,將「全球思考,在地行動」真正實踐於社區當中。

南港茶水間韌性社區行動架構圖(Source: 南港茶水間繪製)

➤ 延伸閱讀:社區綠地的韌性行動──南港舊莊店仔口農園改造經驗

➤ 延伸閱讀:從教室到城市: 那些氣候變遷教育告訴我們的事


行動方案一:從在地出發的舊莊國小氣候變遷教育

「大家知道大坑溪在哪裡嗎?」是團隊成員在國小第一堂課中常用的開場白。2019年春季,南港茶水間與舊莊國小展開了氣候變遷課程的合作。起初與舊莊國小的老師們討論教案時,老師就提到國小雖然會有在地生態環境教學,但實際上老師們對於舊莊社區的環境都相當陌生。

那麼同學們呢?從小在大坑溪畔長大,總會與大坑溪相當熟識吧!正當我們以為這條在學校正對面不到600公尺的溪流,是這群舊莊孩子再熟悉不過的場域時,同學們緊接在開場白後的回應,卻往往是「很髒」、「好臭」、「很危險」、「媽媽說不要靠近」等對大坑溪一致負面的評語。面對社區國小對於環境疏離,甚至是負面抗拒的認識,我們首要的目標便是要將舊莊國小的師生帶回溪畔。

被舊莊國小生們視為「臭水溝」的大坑溪(Source: 南港茶水間

(一)溪流踏查:培養一生「帶著走」的環境知識

透過社區導覽、空間五感觀察,與親自取水的水質檢測等活動,我們帶著舊莊國小的師生們共同踏查社區,在這些親身實作的過程中,同學們開始近距離認識溪流,發現了許多平日中不曾關注的事物,例如颱風來臨前渾濁暴漲的溪水、白鷺鷥在垃圾中覓食的畫面,顛覆了原本師生印象中大坑溪只是一條「水溝」的認知。豐富了同學的環境經驗,並從此與生活經驗連結起來,開始關心社區環境。

城鄉所團隊於舊莊里的社區行動軌跡是在農園、國小兩個場域進行,包含政策分析及檢討,進而舉辦工作坊、課程,令社區的韌性得以彰顯(Source: 舊在里山與南港茶水間繪製)

這樣著重環境體驗與感知的核心概念,2020年秋季在「舊在里山」團隊加入後的課程設計中延續:像是舊莊山水綠生態公園(能源議題)闖關活動、舊莊茶山導覽(山區空間)與溪流互動實作(溪流與社區農園)等,都帶領著學生深入社區其他環境,透過學習建構出屬於他們經驗中的地方感。我們相信這些社區與在地環境的互動經驗,將成為同學們一生「帶著走」珍貴知識。

(二)從國小課程開始的社群串連

國小課程不只促使人們重新發現自己生活的地方,同時也連結了原本生疏的在地社群。在近兩年的課程發展中,南港社大一直是我們和國小最堅實的夥伴。在團隊成員缺乏環境教育背景、國小老師缺乏社區環境知識與經驗的情況下,南港社大不僅協助提供環教教案,也在社區導覽、水質檢測上提供專業師資的支援,並一同舉辦了多次工作坊。此外,為了國小課程在未來能持續延續,2020秋季起南港社大於舊莊國小開設環境志工培訓課程,整合有意願支援國小課程的在地居民、志工與退休教師,培力並深化國小氣候變遷教育的人才與其知識經驗。

舊莊國小學童透過山水綠闖關遊戲認識環境知識(Source: 吳竹君攝於2020/12/24)

實際上,透過國小的氣候變遷教育課程及實地溪流踏查,我們更長遠的目標,是藉由教育觸及到同學們的家人,畢竟這群人平常可能因工作難以積極參與社區事務,但若是由同學們回家轉述自己的學習經驗,或多或少能將這些環境與社區的議題觸及到社區的壯年家長,從而擴大在地居民對各項環境議題和社會韌性的關注。
 

行動方案二:連結人與環境關係的農園實作

「今日澆灌情形!第二組你們的小黃瓜要摘了喔。」叮咚(震動),群組裡傳來幾張照片交代農園情況。這是店仔口農園春季班群組每天必定會收到的訊息,點開群組相簿,每個月的農園紀錄都在裡面。

2020年春,在經過一連串的環境盤點以及與里辦公室的討論之後,我們選定位於市區和郊山的交界處,緊鄰著山豬窟溪、同時也是公車終點站的一塊小廣場,作為開闢社區農園的地點。我們沿用了此地的舊地名,將其命名為「店仔口農園」。雖然農園面積不大,但我們認為它能使在地居民近距離接觸自然,同時促進人際交流。

社區公共農園「店仔口農園」(Source: 南港茶水間)

(一)店仔口農園種菜,也種出社區

能夠想見的是,社區的交陪以及對環境的認識,並不是將農園闢建出來之後就會自己長出來。農園空間成功拓出後,需要更多資源一同投入才能夠讓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乃至人與知識之間的交往真正發生。於是,我們與南港社大合作,在南港社大師資的支援下,透過不定期導覽與周末農園課程等活動,讓農園的認養人[1]認識里山生態的觀念[2]以及有機耕作的技術,並且兩度舉辦農園成果展。

農園的維護與活化,需要的是社區共同的參與,才能打造出有著在地味的社區農園。「來坐,咦?來做!店仔口農園改造分享會」正是鼓勵居民一同參與的行動。在分享會中,我們一方面邀請居民分享對舊莊的集體記憶並蒐集農園認養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在會中舉辦特別活動「木工工作坊」,由南機場的「一碼」虞葳老師帶著社區居民共做板凳。工作坊結束的那天晚上,附近的居民經過,見到我們做的板凳時這麼說道:「謝謝你們,這邊很多老人家會出來走走,但是來到農園都無法久留,現在有椅子可以坐,真是太好了。」

農園認養人參與木工工作坊(Source: 吳竹君攝於2021/05/02)

農園的實作也與舊莊國小課程有所連結。在今年(2021)的課程中,我們在農園靠山豬窟溪側佈置桂竹棚架,再由舊莊國小的學生製作生態拼貼,將在地的自然物種張貼於紗網上,試圖還原出水泥工法出現之前的溪流生態。這是店仔口農園與舊莊國小在溪岸合體實作的第一次嘗試。

搭好溪畔竹棚架後認養人的合影(Source: 高鉦詠攝於2021/03/27)

無論是做農園、做木凳還是做竹棚,都是在舊莊里做社區的實踐。社區透過親身參與耕種、環境維護與農園設施建置,豐富了原本所欠缺的與自然環境互動經驗,也認識到了氣候變遷下的食農教育與里山精神。除此之外,將農園結合課程的方式,能讓認養人們在獲得農耕知識與技能之餘,與其他社區居民產生連結,為將來拓展里內的綠色空間和強化社會韌性打下基礎。

於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是,在農園的田土之間、板凳的組構之中、竹棚的拼貼之餘,注入的都是對於社區不分老少的認同與參與,眼前手作出來的成品,是讓社區更多的交陪能夠開展的未來。

(二)疫情時的線上農園,仍舊豐收!

面對面的交流是社區參與的基礎,在疫情來襲之後的確也面臨了很大的阻礙。不過社區農園的相關事務並未因此停擺,而是改由線上進行。在農園的管理上,使用通訊軟體與其他認養人的互動更為頻繁,認養人的輪值照料也並未停下。

原本的農園課程也改在線上授課。六月底連續兩個週末,四堂線上課程分別由不同講師,講授了香草植物的妙用、分享酸豇豆炒肉的滋味、解析舊莊的能源設施發展,以及關於氣候變遷下能源在地化的討論。不只是線上聽講,示範製作豇豆炒肉的林明淑老師,也在課後與認養人相約農園,在遵守疫情守則的前提下,提供她製作好的酸豇豆,分享好滋味。

社大林明淑老師於線上示範製作酸豇豆炒肉(Source: 店仔口農園線上課程)

南港舊莊的社群能量並未因疫情而減弱,認養人以社區為尺度,在線上、線下都展現韌性。綿密的社區網絡所發揮的社區照護效果,更在這個非常時期表現地更加深刻,原本以農園作為共通話題的社區居民,在疫情當前更多了看照與協助的關心,社區正在彼此照應著。
 

在日常生活實踐中的韌性社區

在舊莊里的行動中,我們看見越來越多人在農園的實作與國小的課程中,了解都市農業、空間環境、生態與在地知識,重新建立起舊莊里有山有溪流的地方感;農園社群的建立,創造了能夠因應疫情自行調整的社會網絡,在社區中建構出能讓不同族群分享知識、互相幫助的橋梁。這些關於地方感的重塑、社會組織的建立和親水親山空間的再造,提升了舊莊里的社會韌性,也說明社會韌性是一種與日常生活結合的動態過程。

我們認為都市防災真正要面對的不只是暴雨、乾旱等氣候災害,更是各種來自社區尺度以外的可能改變。譬如這次新冠疫情的席捲而來,便是傳統防災工程無法防範的,卻有可能在未來不斷上演。我們在舊莊里的行動,除了建立抵禦災害的韌性設施外,更串聯起社區的網絡,讓在地居民能夠運用在地資源,朝向能夠回應未來未知風險的韌性社區邁進。

➤ 延伸閱讀:不怕水淹,更要與洪水共生!打造具有「承洪韌性」的城市培養指南
 


[1] 店仔口農園認養制度:農園認養人是透過南港社大田園的課程招募,由舊莊里辦協助店仔口農園的登記認養。現行制度是農園認養人即為課程學員。將來會發展為長期認養制度,令農園自主運作管理機制。

[2] 里山:里山(さとやま,satoyama)最早由日本提出。 描述一種介於奧山(高山)與里地(都市)之間,包含社區、森林、農業的混合地景,並且發展出其兼具生產與自然的生活型態。茶山到南港都會區的地形剖面,顯示舊莊位處里山論述中的「奧山」與「里地」之交接地帶反映舊莊地理環境之特殊價值。因此舊莊具備發展里山教育場域的潛力,使居民透過對在地環境的認識,實踐社會與自然共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