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2蔡億諠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共享城市 / 2020 年 / 都市。國際經驗

2020 共享城市系列講座:面臨當代變遷,如何以共享概念重組城市的空間與制度

蔡億諠

共享城市系列講座第三場:從都市規劃談共享

演講主題:面臨當代變遷,如何以共享概念重組城市的空間與制度
講者:黃麗玲

文字大小:

2020 共享城市系列講座:面臨當代變遷,如何以共享概念重組城市的空間與制度

 

一、從三本書反思「理想城市」

在切入正題以前,講者以三本影響都市規劃學界的重要文獻談起。作者們在不同時空中面對貧富不均、過度開發、生活品質低落等城市議題,各自在書中描繪理想城市應有的樣子,也帶給後人在城市空間部署與制度設計上的啟發。

或許每個人心中「理想城市」的樣子不盡相同,但隨著三本文獻的鋪陳,似乎在提醒我們,要以批判眼光省視當代社會,並不忘思考我們與心目中「理想城市」的距離。

首先是出版於 1516 年《烏托邦》(Utopia),這本書距今已有五百年之久,卻已能瞥見當代社會面臨的貧富不均等議題。作者 Thomas More 在書中首先批判當時英國社會體制,如圈地運動的「羊吃人」現象。並在書中描繪一個理想國,透過行為規範與公民教育建立起重視平等、財產共有、自給自足的社會。

第二本為 1898 年英國學者 Ebenezer Howard 的《明日:一條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本書時代背景為第二次工業革命後,面對城市人口急速成長造成城市擴張、生活條件惡化及貧富不均等社會問題,Howard 在書中提出「田園城市」的概念。本書更於 1902 年再版時,改以《明日的田園城市》為題,淡化掉的財務管理機制,以「市有農田」作為每個城市單元自給自足的基礎。

最後是由 Edward Bellamy 撰寫並出版於 1888 年的《百年回首》(Looking Backward: 2000–1887)。作者以小說的形式描繪心中的理想城市,故事裡主人翁從 1887 年的美國穿越到 2000 年的未來世界。在新世界中,國家是資本的分配者,階級問題已不存在,人人平等。其中有趣的是,這座城市非常重視公共空間的營造,從書中的片段描述,可以想見公共空間的完備:「蔓延數英哩的寬廣街道」、「長滿樹木的大型開闊廣場」以及「巨型公共建築與華美建物」,任何生活所需與休閒,都能在公共空間中得到滿足,甚至雨天時也用不著擔心,城市會為你打開傘。

 

二、「共享城市」,不只是共享經濟

三本 20 世紀前出版的書籍,皆是在邁向資本主義的道路上,提出對「公共性」的批判與省思,包含財產與土地的公私有程度、資源交換與分配的方式、公共空間的使用模式等等。在當代社會中,「共享城市」概念的興起,除了同樣回應資本主義運作下產生的種種課題,還承載了什麼樣的課題?21 世紀興起的各種通訊網絡、社群組織、資源媒合平台,哪些可以算是「共享城市」的一環?

「共享城市」一詞經常為各界所用,但其實它尚未形成具有共識的理論典範(paradigm),多數人經常以「共享經濟」一言以蔽之,在這裡容許我們先跳脫這樣的框架。從 McLaren 與 Agyeman 編寫的《Sharing Cities: A Case for Truly Smart and Sustainable Cities》(2015),可以打開我們對「共享」概念更多元的討論與想像。本書的導言中,作者以象限圖呈現幾種共享的範型與之間的關係。在X軸兩端為 Communal/intrinsic (公有的、互助的)與Commercial/extrinsic(商業的),y軸的兩端為inter-mediated(個人的、小規模社群的介入)與socio-cultural(社會文化、制度)。若將生活中的案例套用到此模型中,可以這樣理解:社區菜園、以物易物可歸類為左上區域;共有財制的宗祠則是右上區域;以色列的集體農場kibbutz可以是右下區域的代表案例;大家熟悉的共享經濟則屬於左下的區域,如主打共乘的Uber。

 
圖 共享的範型
(資料來源《Sharing Cities: A Case for Truly Smart and Sustainable Cities》)

由此可知,「共享」意涵是多重的,「共享城市」更是如此。在典範形成的過程中,我們不妨放下對定義的爭辯,打開討論的可能,並尋找什麼樣的「共享」更貼近心目中的理想城市。

 

三、通往「共享城市」的路上:國內外案例分享

「共享城市」並非遙不可及的理想國,仔細檢視國內外案例,已有許多公私部門或民間組織,試圖以不同途徑開啟共享之路。

在國內的案例中,我們能從 ubike 以及南機場的社群組織窺探一二。「YouBike微笑單車」由台北市府與捷安特公司合作,從 2009 年起初不被看好,如今已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位於南機場一帶的方里長,為了照顧社區弱勢居民,從與家樂福募集資源開始,打造「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並搭配「點數制度」搭起社區內更多的連結。同樣為於南機場的還有新型態空間「南機拌飯」,我們很難用辦公室、活動中心、廚房、托兒所等字眼定義它,因為它不僅具備上述功能,更重要的,它是培養社區裡資源與人際網絡連結的基地。

在國外的案例中,首爾市早在2012年便頒布「首爾共享城市」宣言,將「共享城市」視為城市發展的策略,改革過時的法律規範與系統、支持共享團體與企業並鼓勵市民參與。老師以「恩平區社會創新中心」為例,它的目的為讓街區再生組織以及延伸的社區經濟體,有良好的育成環境,其中包含社造支援中心、社會經濟中心,以及支援年輕人創業、提供共享空間的youth house。  


圖 由疾改局改建的恩平區社會創新中心
(資料來源:講者簡報)
 

四、新冠病毒如何再打開城市中多尺度的社會連結

不論是國內公私協力與民間組織的努力,或是韓國由上而下推動的政策,都可以看到大家致力於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互助互信,以及資源共享網絡的建立。2020 年全球共同面臨新冠病毒,疾病與防疫措施切斷許多我們在生活中建立起的鄰里聯絡基礎。然而面對被圈禁的社會生活與資源的匱乏,各國城市中展開的行動與空間改造,似乎再一次展現了社群互助的韌性。

像是在口罩取得困難的斯洛伐克,發起「為您的鄰居縫個口罩!」行動,呼籲家裡有縫紉機的民眾,為鄰居製作口罩;因為網路普及而逐漸為世人遺忘的地方性廣播電台,在偏遠地區重新作為傳遞訊息的重要媒介;以及在超市、商店紛紛關閉之際,結合線上線下服務交換平台的德國網站nachbarn-helfen。

而在疫情嚴峻的隔離時期,「陽台」更成為與鄰居互動的唯一場所,因而發展出各式各樣可以共同於陽台從事的休閒行為,也重新賦予建築設計中陽台之於家屋的意義。這些迸發出來的創意行動與新社會連結,讓我們在危機面前,彷彿也看到城市生活的轉機。
 

圖 斯洛伐克Prievidza市的「為您的鄰居縫個口罩!」與墨西哥Sonora州的社區電臺復興
(資料來源:上圖https://reurl.cc/EzZpAv 下圖https://reurl.cc/WLXknO)

 

五、「共享城市」的關鍵:政府的創新治理

演講的最後,講者分享台北市政府近年具有創新性的政策,如都更處的都市再生學苑、都市再生前進基地,以及由台北好好看轉型而來的 Open Green 計畫;兼顧教育(Education)、經濟(Economy)、生態(Ecology)、公平(Equity)及都市進化(Evolution)的整合性都市發展策略(EOD);以及台北市社會住宅青創計畫。以上計畫在政府與專業團隊的努力下,有效帶動社區社群凝聚、空間再利用、資源的共享與交換,讓台北市醞釀著一股新的城市文化與氛圍。

透過台北市與首爾的例子,講者強調「共享城市」要成為可能,地方政府的都市治理策略尤其重要。唯有一套足夠開放、包容的制度,才能讓城市有持續滾動、創造新可能的空間。重新檢視《Sharing Cities: A Case for Truly Smart and Sustainable Cities》提出的共享範型,其中缺乏的是國家與政府的角色,而這正是亞洲社會中不可忽視的,因為社會改革與民主化歷程的不同,我們必須正視政府政策對社會生活的直接影響。其中法令(regulation, incentive)、治理模式(governance)、規模尺度的擴增(Scaling up)、領導模式 (Leadership)是幾個我們可以切入檢視的面向。最後講者分享一段話,提醒在座的各位,我們的城市,需要的是這樣的制度:

「我們真正的任務是試著想出本身具備動態改變的能力、能夠回應人民真實需求的制度,而不是去想出一些完美而無須改變的制度。」
—Erik Olin Wright ,Envisioning Real Utopias

*本文為 2020 共享城市系列講座<從都市規劃談共享> 講座側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