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攝 | SR.WANG
不只是 Green,還要更 Open—Open Green 2.0 空間培力改造計畫
當代的社會裡,受發達的網路科技之賜,各種議題與想法都能即時的交流討論,而Open Green 2.0 則是希望臺北城市裡面多元的議題與社群能量,能夠更深刻地落實在「地方」。如同這次徵件主題「重返場所」,意味著以場所為基礎,回到土地、回到地方、回到社區,在生活空間裡一起創造更舒服、更友善的城市空間。
「Open Green Taipei 是臺北市提供生活空間改造的補助機制,鼓勵有意自主改善生活環境品質的社群與社區提案;讓社區基地透過社群網絡串聯、空間專業者的協助等,以創意發想打開公私界面、回應城市環境議題,營造社區的宜居空間。」
今年的徵件計畫將臺北市劃分為東區(大安、信義、松山、內湖、南港、文山)與西區(士林、北投、中山、大同、中正、萬華),西區由粉紅豹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負責,東區則由孫?榕建築師事務所進行培力輔導。東區徵件通過初選的 8 個提案當中,有過去參與 Open Green 的團隊、在地耕耘多年的里長、社區發展協會,一直到關注城市議題的年輕學生,都來組隊提案;而在地域上也有新的進展——南港區第一次有了入選的提案,讓 Open Green 2.0 在跨世代、跨領域的參與之下,有了更新、更不一樣的開始。
(Open Green 2.0 東區徵件計畫主持人 孫啟榕建築師)
(由孫啟榕建築師事務所擔任輔導團隊展開一系列的培訓課程)
不只是Green,還要更Open
進入初選階段後,提案小組從指認基地開始,向外延伸到以鄰里、生活圈為範圍,討論基地跟周遭生活的關係,接著思考在基地上想要投入什麼樣的議題?由哪些社群來執行負責?從問題中逐步了解實際的需求與需要被解決的問題,並進行基地、議題、社群資源的盤點。
(今年也有臺大城鄉所的學生加入 Open Green 2.0 的提案)
(提案小組從指認基地開始,向外延伸到以鄰里、生活圈為範圍,討論基地跟周遭生活的關係)
東區徵件計畫主持人孫啟榕建築師表示,過去 Open Green 已經累積了非常多元、具有特色的案例,而 Open Green 2.0 計畫的升級,將重點更聚焦在建立一個基地的永續經營。每一個基地隨著條件與提案內容會有不同的問題需要釐清、克服之外,為了避免後續可能發生不必要糾紛,所有人都必須注意提案的合法性,並且了解有權力使用空間伴隨而來的經營責任,在產生共識、溝通協調的過程中,培養共同治理的素養。
(提案團隊分享基地周邊的資源)
(藉由培力課程讓不同提案團隊相遇、交流不同地區的在地經驗、彼此學習)
前期一系列的培力課程除了讓不同提案團隊相遇、交流不同地區的在地經驗、擁有彼此學習的機會之外,輔導團隊將在接下來的課程中協助團隊在過程中慢慢了解社區脈絡,逐步建立屬於自己獨特的改造觀點,在課程培訓同時也持續調整深化,一步步完成參與複選提案的準備。通過複選的團隊就可以在明年進行實際改造,期待 Open Green 2.0在公與私部門、專業者的協力之下,能夠讓大眾看見臺北更加開放、友善、共榮的一面。
Open Green Taipei
以綠生活地方工作坊凝聚社區意識,整備盤點地方資源,藉由事件來串聯多元協力網絡,並建立對話基礎,促進中長期合作計畫,以建立綠生活願景。計畫執行單位為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延伸閱讀
Open Green Taipei 的前世今生 - 孫啟榕
新型態的社區公共空間 Open Green Taipei - 施佩吟
Open Green Taipei 共創共享共治的微型實踐 - 施佩吟、游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