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6文 / 雄本老屋規劃有限公司 蕭定雄、徐菀臨、鐘佳陵、吳欣融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2023 年 / 文章分類 / 都市。觀察筆記 / 台北好好生活

違章建築議題初探(下):反思臺灣違章建築的空間行動

文 / 雄本老屋規劃有限公司 蕭定雄、徐菀臨、鐘佳陵、吳欣融

文字大小:

違章建築議題初探(下):反思臺灣違章建築的空間行動

臺灣的違建亂象有目共睹,就連近期風行的AI繪畫,一旦輸入「Taiwan Street」的關鍵字,就會出現顏色、形狀紛亂的招牌,外推的鐵窗與陽台,以及建築物上的各種鐵皮等紋理增建。

以「Taiwan Street」為關鍵字生成的臺灣街道意象AI示意圖。
(Source: Cheap 臉書. https://reurl.cc/M8KL9p)

在社群平台上,臺灣的市容也是熱議的話題,網友們週期性的會詢問:有沒有臺灣市容很醜的八卦?下方留言也多會提到上述的幾項違建亂象,認為臺灣民眾缺乏美學教育與公德心,臺灣的街景特徵是「亂、擠、醜」。而日本作為臺灣人最喜歡旅遊的國家之一,其和諧、整潔的街道景觀更經常被網友們作為臺灣「醜街景」對比的對象,满腹疑團的發問:「為什麼日本可以這麼漂亮」、「為何我們做不到?」

相較於路上紛亂的街景,臺灣人對室內空間的規劃卻非常重視,不僅有專門的室內設計網站、室內設計的電視節目,就連室內的風水佈局都是備受關注的主題。臺灣人對於建築物內、外的關注比重看起來並不平衡,對居家內部空間、私領域的重視遠超過了公領域。我們可以認為此種對建築物內、外關注的失衡,是造成臺灣如今街景不堪入目成因嗎?

高雄貓宅以貓咪行為習性為室內空間設計重點 。
(Source: 小本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提供)

而網友口中,造成街景醜陋的主要原因之一——「違建」,又是怎麼樣在臺灣形成一股難以遏止的從眾行為?該如何反思、重新理解「違建」?本次我們邀請到中原大學地景建築系的吳振廷老師,與我們分享他對臺灣「違建」的看法,並一探人們改造建築物的「行為」與「空間形式」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對人們參與「空間」行動的反思

在前一篇違建科普文中,提到臺灣人對「違建」議題的關注,最早開始於 1960 年代。現行《違章建築處理法》第二條定義「違章建築」為在建築法規適用的地區內,「依法應申請當地主管建築機關之審查許可並發給執照方能建築,而擅自建築之建築物」。[1]意指任何沒有執照,擅自對建築物結構的增建,皆屬「違章建築」。在法規明確的規範違章建築之前,人們並沒有「違建」的概念,也並不認為對建築物結構的增減有何不妥之處,皆依據自由意志去增建個人的居住空間。對建築物改造的「行為」,不過是個人對「空間形式」想像的落實過程。

「空間文本」的爬梳:需求蘊含的能量

在違章建築初探(上)篇文章中,我們分別從歷史因素和居住需求角度,分析臺灣違建形成的原因以及違建不同的治理視野。本輯我們特別邀請到中原大學地景建築系吳振廷老師,與我們進一步深究臺灣違章建築形成的現象,並且試著從剖析違章建築空間行動的過程討論中,找尋可能的違建治理模式。

吳振廷老師認為,應當注重「違建」現象背後的生成脈絡,空間與人的網絡關係無比密切。吳老師藉此與我們分享北部地區一處步登公寓案例,該住戶長期受頂樓漏水問題所擾。為了改善居住環境的品質,過去並不曾掛心公共事務的住戶的開始積極參與社區活動,遊說大樓管委會與住戶同意於頂樓建造雨披,更主動查閱頂樓加裝雨披的相關法規,避免成為「違建」加蓋,以確保雨披的施作能順利執行。

從上述步登公寓案例可反映出,違建「家戶」其與公共、社會關係網絡的連結,形塑出特有的空間文本。然而若從「街區」的空間文本角度進而思考違建的「作用」是否有可能呢?

吳振廷老師認為從建築的模式語彙探討違建背後生成的空間文本有其必要性。
(Source: 雄本老屋規劃有限公司提供)

中部一處臨河畔的青年住宅區,依據他們對於空間的多種想像與使用需求將住宅改造、整建為有趣型態的商業空間。其中一處空間經改造完後成為瑜珈教室,經營者將立面改建為單色牆體,從一樓的木地板空間延伸至頂摟開放的空間使用模式,其不僅延伸瑜珈教室空間的機能性外,亦帶出「違建」之於「整體建築」的生活空間文本。

透過吳老師與我們分享的臺北步登公寓案例及中部瑜珈教室的觀察,明示了人們對空間的需求,甚至能成為他們主動、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的能量。因此,由不同角度去思考「違建」及違建的「行為」,將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違建反映人們對「生活空間」的想像,是由居住需求出發而採取的自主行動,在違建的行為中人們展現了極高的「能動性」。

「違建」的兩面性

談論「違建」議題,必須將視域範圍擴大,把建築物與街道做區域性一體的考量。「違建現象也是一種文化上的傳承」,吳振廷老師點出,「違建」的行為具有模仿效應與誘因,鄰居之間會互相影響。大家都希望能增加私人空間,陽台外推、頂樓加蓋遂成為普遍的現象。而為滿足居住生活的需求,建築物外部也經常增建各項構建,如遮雨棚等。違建行為中能見到居民積極的去改造建築物,以因應個人需求的正向意義。但違建也隱含了許多的風險,將私人空間擴大佔據公共空間,不僅損害了公眾的利益,未受檢驗增建的建築物結構也隱含高風險致災因子。[2]該如何同時滿足居民的空間需求、對家園的想像,又不讓「違建」發生?

臺灣違建的增建現象除了反映私領域空間擴張的公共性議題外,亦增加其公共安全性的隱憂。(Source:Pexels, Photo by Jimmy Liao.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16059813/

生活空間的「有機編修」:公、私領域的串聯

「公領域與私領域機能的整合,或許可以帶領我們走出新的生活形態。」吳振廷老師認為,讓人們「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由空間專業者引導他們進行參與式設計。將街道、社區做整體的考量與規劃,「家」與「公共空間」應當視為總和來進行調整。將違建的生活領域需求,釋放到公領域當中,打開生活的新模式。

大安區古風里的小白屋維修站,便是空間整合指標性的例子。2014 年臺北市都更處推動 Open Green 空間媒合計畫,開放民眾自主提案,相關單位協助挹注資源,以具規劃背景、社造專業者作為中介角色,與社區居民們一起協力打開空間環境與人際社群的疆界。古風里小白屋也受益於此計畫,設立至今成為了當地居民重要的社區維修站。

古風里維修小站以「有機編修」的角度不斷調整空間文本的策略。
(Source:臺北市都市更新處授權提供,攝於2020年)

古風里居民維修機具的私人需求被整合到公眾空間的維修站內,也促進人與人的互動交流,維繫起社區居民的人際網絡。人際關係的建立、妥協、調適與溝通,正是處理違建的重要行動。而透過公共空間與私人住家的整合,重新梳整人們對於居住空間的認知,對生活空間「有機編修」,便能從根本上解決違建的問題。       

「違建」的出口

將人們一部分的私領域空間需求,釋放到公眾領域。將家與街道、社區串聯,或許能成為「違建」的解方。而過去疫情期間,促使大家重新思考「家」的功能,以及個人居住的需求,發現人們對於戶外空間的渴望比設想的還高。「陽台」作為室內與戶外整合的特殊空間,滿足居民在疫情之下對外在環境的渴求。吳振廷老師認為,回歸到社區設計的理念,陽台即是與街區生活、公共生活聯繫的最佳場域。陽台空間的規劃與改造若能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營造好的生活情境,居民更容易去接受私人空間與公共區域的整合,也能從源頭改善臺灣「違建」的現象。

 


[1]中華民國內政部營建署。《違章建築處理法》,於1958年2月10日起生效。

[2] 違章建築的法規定義中,特別強調其未受當地主管建築機關「審查許可並發給執照」的特性。而違建的結構、設計等未經過專業者的檢核與評判,隱含著非常高的致災風險。以臺灣人必備的冷氣機為例,住戶經常在外牆裝設冷氣室外機,若沒有經過檢驗、確認安全性,冷氣室外機從高樓墜落的後果不堪設想。2021年 4 月 22 日,台北民生社區的違建的冷氣室外機鐵架老舊而鬆脫,導致冷氣室外機掉落至店面的遮雨棚,釀成災害。(差一秒砸人!5冷氣機突崩塌 壓垮遮雨棚)2023 年 5 月 8 日,台中西屯區一處違建冷氣支架倒塌。(違建物冷氣室外機掉落市府:開罰6萬元、限期改善)2023 年 7 月 20 日,新北大樓因裝設冷氣操作不當,冷氣機掉落砸傷等公車的女大生,導致其身亡。(冷氣砸死女大生 專家曝「灰色地帶」:任憑住戶做違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