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2文/林承毅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2023 年 / 文章分類 / 都市。議題行動 / 台北好好生活

【2023台北村落之聲年度主題總論】從激烈改造到有意識的溫柔整備~一段屬於這座城市的新生活與未來(下)

文/林承毅

林事務所 執⾏長

文字大小:

【2023台北村落之聲年度主題總論】從激烈改造到有意識的溫柔整備~一段屬於這座城市的新生活與未來(下)

在台北,房子不年輕,人也有夠老,但我們總是不甘於此,努力尋求可能的改變,因此,我們高舉「都市再生」這把魔杖,期能讓一切活化,甚至讓人地之間也能因此而活絡並改變。而「都更」成為人們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選項,讓人們習慣以一動不如一靜來面對並處理與房子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這樣好嗎?真的要嗎?還是堪用則用,可以生活就好?隨著生命的遞延與前進,總不該是如此消極,縱使大環境有所局限,但能否把握時間,多做點什麼?

這樣做,不見得能達福國立民的願景,但總是因為行動讓我們更貼近「Well-being」的核心與定義,確實,不見得需要大興土木,就來一場城市的微整形,讓「整備」的觀念更為普遍,期待能引動更多的人,為了追求生活品質,就這樣動起來。

無論是針對三十、四十,甚至五十到六十歲,都有各自的選擇及價值觀,但能否透過以下三則仿真的情境案例,深入臺北城內的真實,為迎向這樣狀態後的台北預作準備。

3-1.Case1 情境案例之一:王啟祥。58歲。中正區臨沂街。為老後未來預做準備

回到五六零年代的台北,許多人把台北視為人生進化的舞台,就如同1989年,林強紅透半變天的成名曲〈向前行〉,裡頭歌詞訴說著台北是一處,讓人寄放理想、施展抱負及希望之地,這首歌也唱出了大多數外縣市年輕人當年北漂打拼奮鬥的心情。

因此,許多人就這樣赤手空拳地來到台北,而後在此讀書、工作及生活,而後落地生根成為新台北人,因此,擁有一棟台北的房子成為許多人的目標,而三四十年過去,當年那群屬於戰後嬰兒潮世代的年輕男女,已經進入即將退休的階段,面對也跟他們一樣有年紀的房子,不論是華廈或步登公寓,下一步該如何是好?

是要瀟灑地把房子賣掉,順勢到外縣市置產,這確實是過去多年來許多市民的決策;還是想辦法留著房子,也留著與台北的緣分,讓這座一起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老宅隨之變身?為自己與另一半未來二十、三十年老後生活,進行超前部署?

王啟祥先生,今年58歲,老家在嘉義,當年如同當時的優秀年輕人,考上台北的知名大學,畢業後考上高考就開始公務人生。目前於中央部會擔任參事,預計三年內退休,而這幾年與另一半(國小教職退休)多次討論著老後生活,因為台北市民的平均餘命為84歲,不意外的話大約還會有20年的健康老後生活,身為一位計畫控,無不想著如何預作準備

由於住在中正區華廈,交通生活都無比便捷,房子雖然屋齡四十,但狀況還不錯,也有電梯。但考量子女不是在竹科工作,就是已在海外定居,所以一度認為不需要那麼大的空間,何不把房子賣掉,到中南部買地完成回歸山林的心願,畢竟從小在農村長大,對於自然與土地有一份依戀感。而現在住家的空間格局,停留在一二十年前小孩成長階段,那時的空間使用極大化,因此,隔間很多,空間零散,但相當具集約感,以致於與目前空巢期的使用習慣有相當大的落差。也想過要改變,問問周邊熟悉建築的朋友,都說改建需要投入一兩百萬,想想也是個大數字,那就維持現況就好,確實過去也有鄰居來約一起都更,但從上次詢問至今也隔了十年,看來應該不容易,而當時間不斷地推移前進,面對未來,該如何是好?。

諸如這樣的案例,應該遍及台北市區,三四十年前來到台北工作及買房,隨著家庭組成的改變需求也改變,加上屋齡累積,還有主要居住者的生命歷程等,幾個相應變數的交疊,房子也到了該進行調整,但缺了最後一哩的狀態。考量到機能性的改變需要花費相當大的資源,而往往讓住戶因而卻步,因此,何不從一小地方的調整來做起?

早年為了爭取空間極大化,許多的陽台因而進行外推工程,確實是爭取到了不少額外空間,但也讓室內外空間從此隔離。因此能否就從陽台的復正做起,讓這個連結內外的空間能讓整個生活的場域更具有開放性,採光也更為明亮,為居家的設置找回了新的重心,也許未來可以在這邊做做操、泡泡茶、呼吸室外的空氣,而我想這樣的「整備」,也確實是為了迎向未來的老後生活所進行的預備。

當陽台外推的「復正」整備,迎入陽光與空氣,除與自然重新互動外,也能作為泡茶與談天的療癒場所。

3-2.情境案例之二:廖子鈞。38歲。文山區忠順路二段。為兒女就學成長築巢

隨著時代演進,當年的X與Y世代,儼然成為支撐起整體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而晚婚晚育,也成為一個見怪不怪的現實狀態。根據最近的調查數據,台北女性的初生年齡為34歲,乃至於40歲當爸爸也早已不是奇怪的事情,而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必然會讓一個家庭的模式及功能產生許多的改變,為了迎接「有子後」的新生活,穩定且有品質的育兒支持系統成為絕對關鍵,尤其曾被視為自由度很高的租屋模式,反而成為一種彷如不定時炸彈的存在,選擇自購就成為多數有子女父母們的必然選擇。

確實在有一定經濟能力之下,能擁有一棟屬於全家人共有的房子,必然能讓育兒的過程中更顯得安定有品質,尤其生活在房價持續高漲的大台北生活圈裡,可能買不起位於精華地段的新成屋,甚至連老舊公寓都是個障礙。但在台北的周邊,依舊有著一些離城不離塵的區域,如文山、北投甚至內湖,在這些區域仍有不少屋齡在35年以上的老公寓,而這些步登公寓在坪數上相對友善,對於育兒階段的家庭,較有餘裕用低價在台北市打造一處合適孩童成長的空間,尤其能懷抱著整備的心情,著手打造未來成長的共同居所。

廖子鈞先生,今年38歲,任職於某大媒體,與在金控工作的太太,在十年前結婚後,就居住在接近公司的林口,曾經考慮在那邊置產,但也考量不想離太太在新店的娘家太遠,所以就還是維持租賃的狀態。因此第一胎之時,一家三口就居住在林口高齡層的精品小豪宅,而等到第二胎即將要誕生,老大也即將進入小學就讀,這時開始思考回台北置產的可能,而有地緣性的文山區就此成為首選,那裡有大片的河濱綠帶、典型文教區,加上熟悉的生活圈,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區域內仍有買得起的老公寓。因此,位於木柵忠順廟不遠處的二十坪左右的四樓公寓,就成為一家四口的新家。

過去的屋主,長期將這個空間分租給政大的研究生們,且因為擔心用火安全,廚房呈現未使用狀態,也因而兩房一廳的空間,一共住上了四個單位,分別是兩間房間,以及廚房及客廳,到晚上都會變成行動臥鋪。雖然學生還算愛惜空間,但整體空間,必然呈現不同的使用狀態。所以如何重新定位各空間,優化並進行空間整備,打造以育兒為主體的親子宅,在絕大多數預算已投入購屋的前提之下,成為一個重要議題。

入住新宅,多少需要添購一些新傢俱,但絕大部分還是來自舊家,而如果以「整備」並「營造」一處具溫馨感,合適於家庭的生活場域,到底還可以多做些什麼?不須花費太多金錢,也能獲得顯著的效果?硬體之外的軟體,可以怎麼做?

也許,就從空間的配比與區隔定位開始,並可嘗試透過牆面的色彩計畫來營造不同區域的錯落感以及空間的層次性,當然打開彼此空間之間的隔閡,讓起居、休閒、學習的主要需求可以在家戶的中心地帶被滿足,也考量到子鈞工作模式的改變,遠距工作也成為一種可能,所以如何打造有一定隔音效果的輕隔間,讓空間雖然小,但可被交叉使用,並保有一定獨立性,最終能不能以五年為一個持續優化、調整,讓每一寸空間都能有效被發揮,可說就要考驗使用上的靈活性,但整備勢必是行動過程中的關鍵核心。

當一家四口居住在坪數不大的空間,雖然此處曾經作為租賃使用,造成一個空間有各自不同使用紋理,經由空間規劃與設計的「整備」後,方能滿足住戶育兒、工作與休憩需求。

3-3.情境案例之三:林宜恬。26歲。中山區合江街。便利好機能獨居生活

「不婚」、「獨居」、「同性」等過往被許多傳統家庭視為洪水猛獸般的人際關係與居住型態,也隨著潮流演進成為台北的一種新常態。根據統計在台北人群稠密的中山及萬華兩區,每3戶當中,就有1戶的住民正處於單身狀態,也許是一人獨居,或者是頂客家庭,或是年輕甚至熟齡族開始流行的多元共居。不僅如此,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未婚但擁有不動產者有近55萬人,其中六都之中,雙北及台中更是女力天下,而台北市的單身女性比例就是1.4倍強於男性,從以上種種數據與趨勢,相信打破你我既有的認知,也提前預告著城市,社會及群體的發展,都將隨著潮流迎向一種嶄新的結構狀態。

確實,因為社群發達,競爭壓力,造就許多躺平族的出現,但另一面也有更多年輕人,有著自己獨特的世界觀與價值觀的在城市的一隅過著自己想望的美好生活。當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誰還想走入感情的墳場-婚姻,當即使願意走入婚姻,但誰規定一定要因循傳統每天生活在一起,偶爾才見個面,保有各自生活不是也很美好,種種不同的生活模式及關係尺度,讓這座城市多元又具生命力。

林宜恬小姐,今年26歲,在南方的頂大完成學業後毫無懸念回到台北,但早已獨立習慣的她始終不願意回家與父母同住,而選擇在台北四處租屋。幾年前曾經聽過某共居公寓的品牌分享深受吸引而遷入生活,透過居住在這裡的外地人的視角,重新認識她總是感到熟悉且陌生的台北,也享受著與四面八方的房友不期而遇,但隨著疫情,展開了遠距工作,讓原本戀家的她更想家了,而隨著疫情逐漸解封,退休的父母決定回南部鄉下,因此把位於中山區合江街有著五十年歷史,三房兩廳的公寓交給她。

成為老家的擁有者,且信奉單身主義,她所想的就是要把充滿許多記憶的這裡,打造成一處可一直住下去的宜居天堂。當一個人可以擁有將近三十五坪的空間,除了保留一間必要的孝親房之外,能否把空間盡可能地打開並重新定位,讓陽台可以大大打開,讓空氣與陽光進來,可以在半室外的空間處練瑜伽,也可以直接拿出筆電與千里之外的客戶進行連線,而對於宜恬來說,這裡的一景一物都曾經是她人生階段的重要一部分,所以與其說硬是要改變,不如說期待能為這處收納著她人生無限記憶的場所,賦予嶄新的「場所精神」。其實要做也不算太難,不需勞動機具進場,而是發揮一些的巧思,先收掉陳舊的物品,換上喜愛的個性小物,或是將儼然泛黃的牆面貼上有著華麗紋路的壁紙,最後把當年為了照明而裝置的日光燈卸下,換上彩色燈泡與一個個造型燈具。

這樣微小但卻有感的改變,沒有想要迎合誰,只是為了自己的生活來整備,創造一處自己開心,自己滿意,自己定義的美好結界,也許更是想以身為度的證明,一個人,更可以,好好生活,就因為我始終在做自己。

當年輕人返回記憶中的「老家」定居,透過「斷·捨·離」的生活態度,放置個人喜好之物、壁紙等「微改造」,重新定義屬於自己的空間。

結語

居住空間的存在,是為了滿足人類休憩的需求而來,但往往多數空間總是未能與時俱進地軸轉,人們總是將就而過,或是等待都更這樣立效手段的降臨?而關於美好生活之夢,是否就如同南柯一夢般的存在?因此「整備」成為相對務實且可行的進步起手式,讓「活化」成為一種重拾美好生活的任務,透過空間改造、氛圍形塑,有效提升生活品質,相信只要有感,生活才算是真正的展開。

我們不相信在台北要擁有一段真正的好好生活,會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求,因此,透過三個改變的真實案例,嘗試梳理並說明著,無論處於那一個生命階段以及模式狀態,重要的是如何有意思的即刻展開改變。無論是26歲的年輕人,選擇過著她所嚮往的生活,或是38歲的年輕爸爸,營造空間場域好好育兒,甚至58歲,即將走向第三人生的熟齡大叔,編織一段可期的老後未來,不同年紀,不一狀態,只要願意給自己,2023.05.還有你的空間一個改變的契機,也將預約著一段未知但迎向美好的全新可能,當整備的齒輪如儀式般的被轉動,一步步將迎來屬於人與空間以及這處城市三者之間的全新關係。

台北好好生活,不須等待,不須盼望,不須搞破壞,不須花大金,須要行動派,當下做起。

【延伸閱讀】

【2023台北村落之聲年度主題總論】從激烈改造到有意識的溫柔整備~一段屬於這座城市的新生活與未來(上)

【2023台北村落之聲年度主題】台北,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