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0文 / 王秀娟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城市景觀 / 2022 年 / 都市。議題行動

從臺北城市景觀探討景觀認知與共識

文 / 王秀娟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教授、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常務監事

文字大小:

從臺北城市景觀探討景觀認知與共識

編按:景觀法在臺灣自2002年推動迄今已逾20年尚未立法通過,即使中央與各地方政府訂有相關法條規範,然而景觀涉及環境之整體仍需一個更上位的視野。景觀法與都市更新政策同樣關注人們居住生活環境的提升與公眾福祉息息相關,需要你我更進一步認識,誠如本文作者王秀娟教授所寫「城市景觀品質提升需要建立景觀認知與共識」。都市更新政策透過具體作法改善都市建物外觀,而王教授將帶領大家從景觀治理角度,從常被忽視的現地與周邊存在的山、河、農田水圳、老屋群落等地貌切入,找到「山水是臺北最獨特的景觀與城市名片」。

 

前言

作為景觀專業教育者,長期參與中央與地方相關政策擬定與規劃設計審查,常有「應該推動什麼」的期待與「難以推動」的失落,作為在臺北市定居已逾30年的市民,對城市的發展同樣經常萌生身份參雜的複雜情緒。具前瞻性與理想性的城市發展藍圖必須有充分的民眾共識支持,才能理解環境品質非一蹴可及,需踏實逐步落實,其中市民對於自身生活城市特質的認識與理解應該是成就一個優質城市的重要關鍵。本文擬以景觀專業者與市民身分從臺北城市景觀探討景觀認知與共識。

景觀專業在臺灣的挑戰

景觀建築(Landscape Architecture)作為十九世紀末期在美國因應城市快速開發而成就的專業,其重要性在先進國家早已廣受認可並有證照制度,一百多年來隨著全球環境議題的愈趨嚴峻,專業範疇除早期以人類福祉考量的公園綠地開放空間,二十一世紀在積極回應氣候變遷、高齡少子、產業轉型與環境正義等等的諸多議題上,全球已有許多具前瞻與創意的專業行動與實踐案例。

可惜這樣的認知在臺灣尚未形成共識,絕大多數民眾與少數政府機關仍以狹隘的空間綠美化、都市公園綠地,甚至房地產價值視之。過去曾經兩次推動「景觀法」均無疾而終,反對者認為「景觀」定義不清,意圖包山包海排擠其他既有專業執業權利,殊不知景觀原本就是一個環境長期變動所形塑的地景,其受各種自然與人為力量的驅動與改變,因此難以切割成細碎空間或技術分工獨立討論。而景觀專業訓練強調兼具科學理性與藝術感性的環境敏銳感知、整合分析、策略規劃與實踐設計,唯有與相關專業在彼此尊重的共識基礎上進行團隊合作,才可能產出回應環境議題的優質空間。

➤延伸閱讀:極端氣候下的環境治理,為什麼我們需要景觀法?

景觀確實包山包海,各國將山脈、溪流、海岸地景與海洋等大尺度、具有高度獨特、稀有且無可被取代的景觀指定為國家公園,同時也將代表人類文明發展的遺址、古蹟、聚落建築、文化地景等等視為文化資產,因此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襲產的甄選機制,此些國家級與世界級景觀須因應環境變動持續進行保護復育與經營管理之規劃設計。景觀也是眾人的生活場景,各種樣態與規模尺度的地景提供民眾日常工作與休閒所需的場域空間,其整體品質與穩定性關乎民眾長期記憶或短期感知所獲得的綜合感官體驗,甚至成為心靈歸屬,對民眾的意義可能超越國家公園與世界襲產。

正因為景觀探討範疇可以大如國家公園,小至私人造景,有些是梳理環境系統提供民眾感知體驗,有些則是改造環境成為適居場所,但所有的應對策略都須尊重環境生態、理解歷史脈絡、回應目標需求,專業者長期在業主與使用者對計畫的期待中進行歷練,期許完成整體環境協調永續的專業成果。

 

城市景觀的形成與意義

城市為人類聚居地區,相較於自然地區與農業地區,其景觀內容與品質的管理相對複雜。臺灣早期開發城市多數呈現街區紋理複雜、建築新舊並存、人車動線混雜、加建增建突兀與公私領域難分的環境景觀,此些被視為品質低落且非短期可以改變的狀態使城市的歷史街區常被汙名化。過去多試圖以道路拓寬拉直等交通建設打通任督二脈,重劃整齊街區帶動建築更新的策略並不成功,近年在文史保存及地方意識帶動下的街區再生行動,反而凸顯人性尺度的歷史街區可以是體現社會多元價值與在地發聲的場域,藉由空間整理、建築整建與交通管理,讓居民與街區的故事成為豐富樣貌的人文風景。

「人定勝天」觀念造就理想城市的憑空想像,現代城市的全球化現象更是如此,既有地貌紋理一夕間不復存在,交通路網與高樓建築取而代之,其間也少不了新闢的公園綠地。嶄新、秩序、效率、富足的理想城市想像在許多都市計畫願景中被描繪,意圖創造政府、民眾與產業的多贏局面。理想城市模式被複製貼上在海邊、在山坡,無中生有成為衛星市鎮,也可能出現在既有城市的外圍農業地區、軍事工業釋出地區,甚至洪氾沼澤,成為城市成長競爭所需的新興發展街區。

本文並非貶新揚舊,新舊城市街區的景觀議題原本就不同,歷經長期發展且為民眾情感寄託的舊城區,最重要的是人與地互動產生的景觀-廟埕、商街、老屋、大樹、前庭後巷、歲月刻劃的各種痕跡與熱絡的互動,空間載體中人情故事的保存延續是景觀關注的重點,著重場域的發掘、整理與再現。但計畫造就的新市鎮與街區缺少時間慢慢醞釀,景觀的形塑優先考量道路與公園綠地等公共建設,期能帶動建築開發成就都市景觀。都市計畫企圖引導的城市建設一般有其開發必要性的論述支持,但長期以來,城市開發對既有地景及聚落拆遷的衝擊缺乏檢討,現地及周邊存在的山、河、農田水圳、老屋群落等地貌常被忽視,無從成為城市詮釋景觀的潛力資源,也使景觀淪為都市建設的美化手段。

繁華都心街景與山水綠幕(source: 王秀娟提供)

臺北城市景觀如何被觀看、認知與解讀

臺北市作為臺灣首都城市,一直是各類建設的重點地區,從淡水河畔開始的城市發展一路向東,盆地中心已完全都市化,近年眾所皆知的西區再生東區再生計畫即反應了臺北市面臨的再發展議題。

1.臺北城市的認知與感知

臺北城市的空間認知應該有不同的理解,一般民眾習於行政治理劃分的臺北市,位居盆地核心,周邊為新北市圍繞;國際旅客則對「Taipei City」與「New Taipei City」的行政劃分無感,對臺北城市的直接感知來自環山盆地的城市地景,淡水河系流經其間,東南邊高聳直立的101在盆地密佈的建築群落中成為商辦中心區的地標,這樣的認知無分臺北或新北。早期直轄市與縣市的不同行政層級讓共處盆地的兩個城市產生附庸關係,甚至造成生活環境品質的落差,河流兩岸不同使用與管理坐實了行政分界的景觀差異。新北升格多年後的現在,淡水河兩岸建築開發競逐模糊了城市發展秩序,去中心化的態勢使日常感知的臺北超越認知的臺北市。

淡水河畔回望臺北城市(source: 王秀娟提供)

2.山水是臺北最獨特的景觀與城市名片

一個盆地城市的絕佳景觀就是周邊山岳。臺北建城由淡水河畔,以七星山為準在盆地平原上奠基城市發展基礎與風水軸線,周邊良田提供由農業進入工商發展的廣大腹地。行經東西南北主幹道都可以看見山,雄峙淡水河口的觀音山與大屯山更是恢弘展現其優美的山形天際線,「山就在眼前」應該是臺北最具代表性的地景特徵。盆地邊緣的依山地區因山而有豐富的自然綠意,幾處山稜脊脈與水相交處也成為進出城區的門戶意象,因山水而成就的地點特色讓臺北容易被辨識指認,是自然賦與臺北的身分識別,難以模仿複製。

山水保護應是臺北城市治理的核心價值,陽明山國家公園使臺北成為擁有國家級自然資源的城市,半小時車程可以由繁華市街抵達寂靜山域,清晨登頂,傍晚觀夕陽、夜晚仰視星空,日夜眺景恍若城市就在伸手可及處。實質的可及性讓山水成為城市的生活景觀,筆者早期執行親山親水計畫,調查整併盆地周緣由北而南的大屯山系、七星山系、五指山系、南港山系與二格山系的步道系統,日常提供郊山休閒與生態觀察,近期則成為各山系步道串接並跨基隆河的臺北大縱走路線,途經的聚落與產業地景,可以感受臺北的多元風景。

「山就在眼前」應該是臺北最具代表性的地景特徵(source: unsplash)

地理區位與盆地地形導致的風災洪患讓臺北的親水環境受到極大限制,早期的水緣文化因防洪設施阻隔而逐漸消失,幸而近年水岸自行車活動的興起讓民眾重新接近臺北的溪流河川,乘風疾行或快走慢跑,橫跨兩岸的橋樑、灘地草原、運動場地與堤後連綿的建築天際線讓城市地景一路展開,偶見輕艇帆船行經,匯流開闊處的景觀體驗舒緩城區擁擠與壓迫的情緒,灘地植生與天空群鳥讓水域重回民眾生活經驗,並從而獲得萬物和諧共生的啟發。

基隆河濱的開闊悠閒(source: 王秀娟提供)

3.街區人文景觀賦予城市情感與記憶

臺北得利於山水條件,造就可感知的城市範圍、容易指認方位且山形優美的城市地景,但城市人為環境與全球知名城市相較,仍有極大進步空間。如同多數有歷史的城市,臺北城市既新且舊,都市景觀應善用保存、改善與創造等不同策略以保有新舊並存的質感與價值。除了保護修建的古蹟歷建,許多歷史街區、工業廠房、軍事園區的整建活化與釋出再生早已是顯學,如同大稻埕歷史街區、華山藝文園區、松菸文化園區等成為臺北熱門的文化觀光與文創符碼。但在地價高昂的臺北,仍有不少新舊轉換銜接的建築與空間再發展應持續被關注,避免開發利益最大化犧牲原有的在地記憶,造成都市景觀的同質化與仕紳化。

➤延伸閱讀:找回巷弄間的人情味—以老屋新用計畫共創富有溫度的城市

除101的城市地標象徵外,臺北都市建築其實難以成就都市景觀特色,主要是私有建築受制於市場競爭,普遍仍有爭奇鬥艷或潮流跟風現象,公有建築則多與民眾生活經驗脫離。臺北市為臺灣最早實施都市設計制度之城市,陸續劃設重要地區以都市設計審議強化個案基地開發品質,並著重街區活動延續與公共利益的保障,但對個別建築外觀設計的參差不齊影響有限。因此街道空間的尺度與綠化成為改善都市景觀的重要策略,行走在有綠蔭的街道,連續綠帶可以緩衝車行交通帶來的不適感,偶有退縮廣場、座椅或行至公園,開放空間的停留休憩提供心情的轉換。因此都市景觀著重沿街建築使用條件、步行空間的連續性、設施與氛圍友善性、節點空間特色與綠化程度,藉由街道串接臺北的文化、行政、產業與休閒活動,開放空間系統與各式地標建築共同形塑對臺北生活的印象、情感與記憶,西門町、龍山寺周邊、圓山與北美館、信義計畫區、中正紀念堂與兩廳院、寶藏巖藝術村、心中山、大安森林公園等就成為民眾共同認知的臺北城市特色景觀。

街道空間的尺度與綠化為改善都市景觀的重要策略(source: unsplash)

 

城市景觀品質提升需要建立景觀認知與共識

城市景觀無法切割自然環境獨立存在,除城市的各種基盤建設與建築開發外,城區開放空間與擴及周邊的自然系統必須被同時考量。「landscape」在前文用詞有「景觀」與「地景」的不同中譯,依關注尺度不同可以是視覺當下感知的環境特質,也可以是廣域整體環境元素組成的地貌特徵。「Landscape Architecture」則是景觀(地景)的營造,以景觀品質為目的進行的各種調查指認、規劃設計與施工維管。

由於景觀具備高度公共性,景觀品質的認知就需要有共識,優良者保護保存,不良者積極改善。臺北城市景觀最具代表性且不可複製的是由城市觀看的群山,因此依山地區與郊山的開發行為應以不損及坡地生態保護與山景可及性為原則;街區建築在持續更新再生過程應致力於整體協調性的提升;街道、廣場與公園等人造開放空間應優先綠化,藉以緩衝各種開發使用衝擊;被堤岸侷限的溪流應以還地於河的思維再造其自然條件,這些都是保障並提升景觀品質的指導原則。

但目前的景觀認知與共識仍然不足,造型炫目、色彩對比性高或所謂的亮點設施依舊是多數民眾觀看環境的習慣,因此景觀成為景觀設施,不斷被增建在山坡、河邊、開放空間,或直接以建築行為成為街區中突兀的存在,而真正優美和諧的景觀卻較少民眾感知並珍惜。就像景觀法推動的必要性一直備受質疑,主要原因應在於國人對甚麼是景觀、景觀是公共財、為保護重要景觀需要對開發行為進行必要限制、創造性的景觀需要與環境協調並強化生態條件等等在先進國家的共識,在臺灣仍需持續溝通與推廣。

 

結語 

短時間感知臺北景觀特色的最有效方式應該是搭乘兩段高架捷運,偏東的文湖線東南北貫穿整個盆地核心,從東區再生嶄新的經貿園區、櫛比鱗次依山住宅、開闊水域的大湖公園、略顯壓迫的商街高樓、滑行起降的松山機場、都心轉乘的人來人往、眼角餘光的敦南林蔭、穿山突現的郊山住宅,捷運緩行越過景美溪抵達終點,木柵動物園與貓空纜車提供更多的親山遊憩與景觀體驗。

搭乘高架捷運感知臺北景觀特色(source: unsplash)

偏西的淡水捷運更是架構在建城初期知名的北淡鐵路風景線上,搭乘捷運在圓山與劍潭間一覽基隆河與劍潭山交會造就的自然與人文地標、士林至北投向東眺望的壯闊山景與自山麓而下密佈的市街建築,捷運轉西行時向南遠眺,眼前平原延伸的淡水河面、城區建築與後方層疊起伏的山形天際線。在關渡穿過大屯山輕觸淡水河的指尖,一路臨河行經關渡大橋、水畔紅樹林、對岸觀音山至河口淡水。此段旅程應是市民與觀光客對臺北城市地景最深刻且全面的感知體驗。

捷運觀賞山、河、大橋與河畔紅樹林(source: 王秀娟提供)

臺北城市的交通系統建構了城市的基礎輪廓,也提供步行至車行的各種觀看機會,藉此感知臺北的過去、現在,並思考可能的未來。日本在許多城鎮實施景觀自治條例形成共識後,2004年為促進城市與農山漁村形成良好景觀而制定景觀法,以「景觀計畫」劃設「景觀地區」增益大城小鎮的自明性與宜居性,更因此大幅提升地方觀光旅遊效益;加拿大溫哥華市為保障城市難得的港灣水際線、市區建築天際線與遠方山形天際線,不獨尊經濟發展而犧牲山海的獨特條件,從1970年代保護街道端點的山景、1989年指認受保護的27個公眾景觀,至1997年設定一個拱頂狀的城市天際管制,並以視覺廊道來指導市區重要地點建築的高度與退縮,均是為強化城市發展與大地涵構間的協調與互動。

借鏡此些確保城市自明性與競爭力的政策,不論是永續臺北、生態臺北或是承載民眾各種願景的臺北,盆地山水作為重要景觀敏感地區(帶),相關開發利用行為都應審慎評估;主要交通路徑作為重要視覺廊道必須確保觀景條件;城區建設的景觀策略則需加強回應氣候變遷的各種挑戰,讓民眾在臺北的天空下不僅只看見城市建築,而是天候與季節變換中的生活場景與山水地景。

山水是臺北最獨特的景觀與城市名片(source: unsplash)

 


➤延伸聆聽年度主題「聽見臺北的聲音」:臺北的2條高架捷運不僅是視覺欣賞城市最快速的方式,沿途聆聽的捷運警示聲「左側開門、右側開門」也在來臺法國人Divyns創作下變成一首首法式臺味電音歌曲,成為耳朵裡的風景。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