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2文/陳玠汝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共好城市 / 2021 年 / 都市。議題行動

致我們能一起變老、一起變好的未來:在臺灣第一間投入長照議題的書店歇業之後,來自「書店惦惦」的長照告白

文/陳玠汝

來自漁村的小漁婦,以成為更少的人為目標努力著。

文字大小:

致我們能一起變老、一起變好的未來:在臺灣第一間投入長照議題的書店歇業之後,來自「書店惦惦」的長照告白

有一首歌暖暖唱出那個不太暖甚至潮濕多雨,過了一條河在過港寧靜街的他方。2017年的10月,出現點亮巷口的一盞燈光。喔,或許時間沒有走的那麼快,故事得從燈亮的前一年說起。那時候的書店空間,二樓還沒有屋頂,長滿了荒煙蔓草。尚無後續想法的我們開始動手整理起廢墟。

在書店惦惦成立以前,仍未被整理的廢墟空間(Source:作者提供)

很少事情可以像做工整理這樣,做多少便有多滿的成就感,這是單純舉辦活動參與社區擾動時,很難體會到的經驗。動手打理空間有股神秘的力量,而親手打造出來的基地,即便只是在裡面做著自己想做的事,卻因為空間對外開放的性質,可以和在地以及人產生關聯。這是一路依循體制求學就職的我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有點不同的時刻。

沒有屋頂、長著蔓草的二樓空間(Source:作者提供)

當時的空間有時開、有時不開,端看週末有空的人可不可以到現場開門,也會在當天昭告粉專歡迎大家來聊天,或是沒什麼目的性地投影大久野島兔子群曬太陽的直播影片一整個下午。也可以什麼都不做的窩著,期待與在地人的不期而遇。
 

喘息咖啡:日常交往裡的片刻喘息  

就那樣在暖暖窩著,以為是一輩子。直到當地的社福機構「天下為公」找上門,想合作喘息咖啡。在這個契機之下,我們才了解到原來國家的長照系統建置,其實背後預設著每個家庭都會有位照護者;而當長照落到實際的家庭處境時,照護者往往會是家裡錢賺得比較少的成員,尤其又以女性為主。「喘息咖啡」的服務,就是看到了家庭中照護者的困境,派出居服員到家中照護被照顧者幾個小時,讓日常24小時待命的照顧者可以有些時間去休息、建立自己的社交網絡、進修更多照護知識等。    

於是2017年我們與天下為公聯手規劃一系列喘息咖啡活動。喘息咖啡活動實際上並沒有固定的形式,更不一定有咖啡。譬如我們邀請社區內的照顧者帶著被照顧者到現場製作紅糟米趜,透過簡易的手工組裝,一邊混合煮好的糯米和紅糟,一邊聊聊彼此的生活近況。當時有位已輕度失智的阿嬤,帶著自己約莫20出頭歲的孫女一起參與。那位阿嬤驕傲的說這是他孫女的表情,至今依然清晰。除了像這樣輕鬆交流性質的活動之外,透過天下為公的照護網絡,我們也聯繫了物理治療師開設簡易的照護按摩、關節保健等,對於照護者而言立即有用的課程。  

與「天下為公」共同舉辦的喘息咖啡活動(Source:作者提供)

翻身示範(Source:作者提供)

每位照護者參與喘息咖啡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位年過四十的先生,每次推著被照顧者經過書店空間的時候,總是往內部張望,如果空間內正在進行活動,即便多次前往邀請參與,但他總是沉默而友善地搖搖頭後離去。後來有次機會發現,這位先生其實和我們的店長無話不談,才了解或許在他休息的時刻能這樣和店長閒聊一些看似日常的瑣碎,便是他喘息的方法。這也更讓我們理解到,有時候不用做什麼,存在的本身就充滿力量。
 

書店惦惦:全臺灣第一間以長照為主議題的書店  

在接觸到第一線的照護者、認識到照護者面對的困境後,我們得以更深切地發現那些不斷往家庭內裡積壓的長照責任,以及目前長照體系之中所存在的漏洞和剝削。有一天我們都有可能成為照顧者,或被照顧的人。長照議題是如此的切身相關,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長照議題與喘息服務的重要性,我們起了個大膽的想法:開一間以長照為主議題的獨立書店!    

既然位於寧靜街,那就叫「惦惦(tiām-tiām)」吧。曖昧不明的空間變成書店,書店惦惦,唸起來很順又容易記憶。在書店成立之前從廢墟一磚一瓦撐出的空間,原本也是期許在裡面能做些夥伴與自己都喜歡的事情,剛好團隊夥伴個性諸多的稜稜角角,都有孤老終身的可能。在找到安老的可能之前,先拉回視角關注我們必定面臨自己家人的老化和照顧問題。讓更多人看看長照的問題,結合我們都喜歡看的書。在沒有走過市場調查也沒有前導問卷之下,決定要開書店的我們七人,因為相信每個人都很重要,以合作社型態,約好以一年為期,看看在這個潮濕多雨的土壤裡,能否開出我們所深信不疑的花朵。  

惦惦是全臺第一間以長照為主議題、也是基隆第一家的獨立書店。最初我們七位團隊成員將自己每月本來計畫用來出國、購買奢持品或投資的費用,集結起來作為書店開張所需的資金基礎,並決定以一年的時間與行動讓空間長成能夠陪伴社區成長的書店。開幕營運時我們沒有大張旗鼓,沒有張燈結綵,但是每場活動依然爆滿,也收到了很多善意滿盈的回饋。甚至很多從來沒有到過暖暖的各路人馬,在步出暖暖車站後沿著基隆河一路走,在踩進門的瞬間大喊著:「你們這邊也太遠了!」,卻又大把大把地將店內的書買走,並說著下次不會迷路還要再來的約定。這些都非常感謝,而最初我們也期待用經營書店和販售飲品的盈餘,為照顧者撐出一席喘息角落。    

惦惦的七人團隊,決定要在暖暖潮濕多雨的土壤裡,開立全台灣第一間以長照為主議題的書店(Source:作者提供)

開書店的同時我們也與「家庭照護者關懷總會[2]」(後稱家總)合作,透過家總的照顧者網絡讓我們的據點可以被有需要的照顧者知悉。在書店惦惦的空間裡,我們也規劃了一個供照護者喘息的角落,讓照護者可以擁有靜靜閱讀一本書的空間,或是與自己對話的時間。  

書店惦惦規劃給予照顧者的角落(Source:作者提供)

然而,在書店開業後與照顧者的相處之中,我們發現相對於獨處,照顧者更喜歡與人群對話。在喘息咖啡的活動中,照顧者也並非是被動的參與者,而是教學相長地帶領著我們一同參與各類活動。畢竟照護並非是照顧者的全部,在照護之外的他們各自有著獨一無二的經歷,也有著無人能夠取代的技藝。喘息咖啡的意義,或許就是讓照顧者能夠暫時卸下身為照顧者的身份與責任,重拾照顧者以外作為個人的其他可能。在這樣的脈絡之下,書店惦惦正是提供一個場域,讓交陪、互助支持與學習萌芽。    

這一年半之間,書店除了日常的開門,更與讀者討論著勞動權利、性別與婚姻平權、原住民與土地正義等,最後我們以「讓照顧者發聲:長照2.0使用者經驗審議會議」作為告別惦惦的終局之戰。在這場告別中,體認到營造一個放鬆的空間和開放的討論態度,溝通會如此多元且遠超過本來所想。當初想著我們要給照顧者一個舒適的空間,以及來書店的讀者一些接觸長照議題的機會,沒想到收穫最多的卻是我們。  

不再惦惦告別式(Source:作者提供)
 

在書店惦惦「畢業」之後:致我們能一起變老、一起變好的未來  

照顧者總是會以「畢業」來稱呼自己離開照顧者身份的時刻,照顧之路其實是看著親人逐漸邁向死亡的一條路,不太會有痊癒嶄新的可能。因此照顧的過程是否有好好的陪伴,以及被照顧者生而為人的基本尊嚴是否有被好好滿足,都影響著照顧者可否驕傲宣告著自己的「畢業」。 從書店經營的角度來看,這是一條多雨書店的失敗之路,但如果以身體力行的實踐與陪伴來看,人與人之間產生關聯的當下。就像照顧關係,不需要也不可能天長地久,只要彼此在能相伴的時刻能不愧於心。      

獨立書店、長照或社區工作都不是輕鬆的議題,而我們自認不是小孩子所以全都要。我們想做的東西很基進,能完成的往往很平淡,但如果不開頭,永遠也抵達不了那個他方。目前惦惦的成員們正在變更強的路上,期待我們能有個一起變老、一起變好的未來。

➤ 延伸閱讀:照顧人很累吧?來杯咖啡,換我照顧你──東京照顧咖啡館「墨豆咖啡」
 


[1] 財團法人天下為公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2] 喘息咖啡其實在全台灣的咖啡廳都可以看到蹤跡,有些是自行提供持有長照證明可以打折。而與家總合作的店家則是擁有限額免費兌換咖啡或飲品的待用券。以及店內店員可以對於現行體制下的長照服務,提供照護者諮詢或是轉介更適合的社福機構。更詳細與目前依然開業的喘息咖啡可以上家總網站,了解目前依然持續提供喘息咖啡服務的店家。

[3]惦惦其他報導:專訪書店惦惦【社區篇】:人生地不熟的青年團隊,如何經營暖暖在地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