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9文/鄭翔仁 攝影/粉紅豹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文章一覽 / 2024 年 / 文章分類 / 都市。議題行動

【台北都更解壓說實驗計畫】都市再生處方箋|信任、對話、傾聽與共學

文/鄭翔仁 攝影/粉紅豹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文字大小:

【台北都更解壓說實驗計畫】都市再生處方箋|信任、對話、傾聽與共學

「台北都更解壓說概念館」源自大直北安段公辦都更案捐贈之公益設施,「112年度台北都更解壓說概念館空間實驗計畫」便是在概念館中,以輕鬆有趣的方式,透過多元活動,向市民推廣都市再生概念與都市更新知識,期望能促進市民主動探討城市議題、激發對城市生活的想像,以下為112年的空間實驗紀錄。

經過幾代人的經營,城市發展總會到達某個臨界點,面臨危老建築、空間再造、文化保存等,空間硬體與人文底蘊相互拉扯的難題。但若換個角度思考,或許城市就和人類一樣,會隨著歲月流轉而老去,但其中經年累月的閱歷與經驗,卻是無論如何也拿不走、消不掉的獨特印記。

其實,「都市再生」就是這樣的概念脈絡,都市再生既有「社區營造」這般軟性的經營概念,透過音樂、藝術、遊戲、體驗等互動,以社區為單位活絡城市健康運作的基礎;同時也加入「整建維護」和「都市更新」等手段維護硬體,重新塑造失去功能的城市單元。

台北都更解壓說概念館以都市再生為主題,聚焦於城市軟硬體的發展與可能。舉辦了一系列的活動,期待透過遊戲、對談、手作等不同的互動方式探索「都市再生處方箋」,替城市找到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都市更新在手作體驗中打開體感,打開互動的門檻

遊戲相遇、歡笑連結,一場關於「信任」的開幕市集

醫師開立處方箋是為了應對健康問題,以治癒身心,「都市再生處方箋」也是。只是這帖處方箋要面對的問題更加複雜,包含老舊建物的維護改善、地區聚落的組織及再發展。而生活在城市中的是「人」,所以「信任」就成為處方箋裡最關鍵的成分。於是概念館秉持「創造人與人之間自然連結」的信念,著手規劃都市再生處方箋的首帖活動──開幕市集,一場關於信任的「開幕式」。

陽光明媚的週日午後,好幾張長桌搬到場館外頭的廣場,上頭擺滿了水苔球、網編袋、木板遊戲,以及二手物資。藉由這些遊戲或手作構築溝通的媒介,創造人際互動的情境。也邀請居民及路過民眾加入,介紹概念館、認識他們,傳遞「與人交往」的美好,編織解壓說概念館與社區的信任關係。

當天,許多進到場館的民眾還不曉得什麼是「都市再生」,但其實在遊戲的歡聲笑語裡,他們已經參與其中。有位第一次參與活動的伯伯回饋說,「我很喜歡這裡,它不僅是開放大家參與的空間,還讓我有新的看見和收穫。」這不只是和鄰居伯伯建立關係、相互信任的第一步,也是對解壓說概念館莫大的肯定。

來參與開幕市集的人們在體驗中創造更多彼此互動的機會

都更慢.漫談系列實驗行動:對話與傾聽,尋找都更整維的可能性

除了和地方建立連結,都市再生的實務探討也是解壓說概念館重要的任務之一。四月底,我們策劃了一個系列的對談實驗行動「都更慢.漫談」,邀請投入都市更新議題的各方人員一起討論,期待從多元的碰撞之中,發現都更整維的更多可能性。

作為首場實驗行動,邀請在區域發展、都市規劃及社區營造,分別擁有豐富經驗的三位領域前輩──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主持人蕭松年、孫啟榕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孫啟榕,以及深耕社區多年的一碼村創辦人黃芳惠,共同擔任本次活動的與談人。當天前來參與對談的民眾背景也十分多元,有正經歷都更,以及都更成功的都更戶、各大學相關系所的研究生、社會住宅青創戶,甚至還有台北市都市更新處的業務人員,以及都更相關的從業者。

都更漫.漫談邀集不同背景的人們對話,梳理種種都更整維的議題

多元豐富的背景組成,讓對談內容不只兼顧每個角度的聲音,也涉及了都更專業、政策實務、社區利益等藏在刻板印象底下的真實。有趣的是,過程中許多人不約而同地表示,都更難的並非規劃設計的過程,而是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問題。一位在社區裡輾轉耕耘十餘年才終於成功都更的參與者于先生,就特別分享他是如何從不同意戶、轉念同意,再到起身呼籲,成為社區協調者的經驗。

于先生的都更故事:都更就像划龍舟,慢慢來或許比較快

「一開始聽到都更後坪數要砍半、裝潢費用好幾百萬全部打水漂,我就問誰願意?」于先生說,「但那時候因為很多專業者的陪伴,在長久的耐心溝通下,我才終於把視野從數字上慢慢移開,看見其他價值。」

于先生用以前「學戲劇」的例子比喻這種心態上的轉變和領悟。他說,以前要演土匪摔碗,宣示不當土匪的決心,但是同學怕危險、怕麻煩,給他一個塑膠碗。塑膠碗摔落地以後在地上轉圈圈,觀眾就在台下笑。「老師告訴我們,這樣不對。你要用陶瓷碗,摔下去才有震撼力。」于先生認真地說,「什麼意思?意思是我們該注重的是『最後想要什麼效果』,你是要安全、保守、小心翼翼,還是全心全意去嘗試,創造一個理想的畫面跟未來?」

「為什麼信任、整合那麼難?」于先生自問自答,「我覺得這是每個人的心境轉變,一部分是緣分,一部分則是能不能把視野放到更遠、更大的未來。」他回憶說,當時這番深具哲思和體悟的話語猶如暮鼓晨鐘,再加上于先生真誠與不懈的溝通,才終於影響了鄰居們,產生共識,繼續在權利變換這條路上走下去,創造出今天這樣的未來。

故事聽上去皆大歡喜,但為了那份信任、凝聚那些共同的未來畫面,于先生花了五年時間。「以我自己的體會來說,都更就像是划龍舟。」他巧妙地比喻,「有些龍舟人手就是不夠、有些龍舟是有人不上船,有些龍舟則是划出去之後半路吵架,吵一吵龍舟就翻了。」回頭思索這句話,怎樣才算是真正的勝利?不是划得最快的、也不是人最多的,而是一艘船上的人可以一起朝一個目標前進,慢慢划到終點、奪下旗幟,那一條龍舟才是真正的贏家。

從這個角度思考,討論過程中曾參與都市再生學苑多年的學員林孝威就提出了一個「社區營造參與都更整維」的可能性。孝威說,「對生活最了解的就是社區本身,不是專業者。所以怎麼讓社區可以去思考,『也許我們可以討論、發聲』,就是我們社區營造的角色應該傾聽、引導的功能。」對應前述的成功案例,于先生的轉念就像是「社區意識到自己能夠發聲」的契機,如果說沒有社區營造的引導與協助,他們花了五年時間;那麼社區營造的介入,可以帶來怎麼樣的變化?這個問題尚且沒有答案,不過卻也在與會的每個人心中,種下了一種可能性。

都更大富翁:一場遊戲帶你認識都市更新基本概念

除了信任,政策普及也是都更慢.漫談提到的一大論題。當時蕭老師分享了他的親身經驗。「那時候家裡附近社區也在談都更,我就去分享。我跟大家說現在政府有推出一個『公辦都更7599』的計畫可以申請,話一說完大家的反應卻是滿頭問號。」對於這個現象蕭老師也感到困惑,他無奈地說,「公部門也很認真的在做在推廣啊,但現實就是這樣,問題到底出在哪?我也不知道。」

的確,都更議題與非當事者的民眾總是有著一段不小的距離,所以我們也努力嘗試各種媒介,讓不管有沒有都更需求的居民,都可以對都市更新有一個最基本的認識,不以既定的刻板印象看待都市更新。因應而生出多種體驗活動,邀請民眾實際遊戲,體驗合作找答案的共學過程,建立對「都市更新」與「整建維護」政策內涵的正確認知。

有位媽媽閒談道,「上次玩大富翁是小時候的事了,看到『都更』加『大富翁』就更好奇,不知道是要玩什麼,所以就來了。」甚至在遊戲結束後,還有民眾反饋,希望能夠將都更大富翁推廣到他的社區,可見遊戲加上都更議題產生了的化學變化。

話說回來,在資訊橫流的現代社會,政策議題可能難以觸及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或著,就算觸及了,民眾也不見得能夠很好的吸收資訊──因為資訊實在太多了。我們能做的,是將更多的政策像都更大富翁一樣,以包裝、遊戲化的方式打包起來,透過更多如同概念館的社區共享空間,提供這些政策資訊的壓縮檔。當民眾有需要的時候,他們就可以快速、輕易的了解──就像「解壓縮」一樣。

透過遊戲認識都更整維知能,也創造公部門與民間對話的場景

台北都更解壓說概念館

-關於:源自大直北安段公辦都更案捐贈之公益設施,為促進都市更新與市民有更開放的交流、共享,本館以傳遞都市更新知能、推廣都市再生概念為主題,致力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解說都市更新,擴大市民對都市再生議題的參與及討論。

-開館時間:每周二至周六13:00-21:00

台北都更解壓說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