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4文/林佾萱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共好城市 / 2021 年 / 都市。國際經驗

在地老化:橫濱市青葉區邁向地域共生社會的「次世代郊外造町」計畫

文/林佾萱

茨城大學人文社会研究科.地域研究コース

文字大小:

在地老化:橫濱市青葉區邁向地域共生社會的「次世代郊外造町」計畫

相較於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的期程,日本早在2007年就已成為高齡人口佔比超過20%的超高齡社會;截至2021年,日本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比例已經達到28.8%。 [1] 面對高齡社會帶來的照護與醫療課題,1970年代日本民間已開始推動「在宅醫療」構想。原先是為了降低高齡社會的醫療負擔而生,不過至今日,這個概念已更進一步擴展到在照護的同時,重視並維護長者尊嚴,並且在熟悉的生活圈內就能滿足長者生活需求的「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構想。

實際上,「在地老化」也開啟了地方如何陪伴我們一起變老的思考:當我們在討論高齡社會時,往往會將「老化」的討論環繞在個人身體的退化現象上,然而隨著人們的老化,我們也要看到高齡社會中的「地方」也正在漸漸凋敝老化。此時,如何讓社區在高齡社會的變遷中,和老化共存並永續發展?
 

從「在地整體照護」到「地域共生社會」

日本政府重新檢視了長者的生活型態,發現原本在宅醫療政策單方面挹注醫療資源,僅能夠維持長者生命存續,但若能夠讓長者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變老,實際上更能維護長者的尊嚴,同時也能夠減緩失能的速度。為此,日本厚生勞働省在2012年開始推動「在地整體照顧」(地域包括ケアシステム)政策,整合了醫療、照顧、保健預防、居住與生活支援等五個面向的資源,並且強調這些資源要讓長者能夠在30分鐘的車程之內[2]近用,以實現在地老化的目標。

日本厚生勞働省「在地整體照顧(地域包括ケアシステム)」政策構想(Source:厚生勞働省

此外,近年地方政府及民間組織也嘗試在在地老化的基礎上,鼓勵長者重返工作或實踐其他社會參與,讓長者與社區的互動關係能夠更積極地建立,也讓長者能從勞動中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價值,並將長者與地方居民共同產出的工作成果再次投入地方,實現公助自助的「地域共生社會」。

那麼具體而言,要怎麼在都市中實踐這些藍圖?

橫濱市與東急電鐵共同推動的「次世代郊外造町」(次世代郊外まちづくり)計畫始於2012年,第一個選定的實驗場域位於橫濱市青葉區,至今已經在各個面向發展出許多實現地域共生社會的機制與作法。我們可以從這個案例的策略軌跡,具體而微地看見日本如何調整腳步,從「在地整體照顧」逐漸邁向「地域共生社會」。
 

橫濱市青葉區的「次世代郊外造町」計畫

隨著 1960 年代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東京周邊有許多地方被開闢為大都會區的衛星社區,橫濱市青葉區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近年來,都市郊區逐漸浮現居民高齡化、住宅老舊、地方動能不足與閒置空間漸增等議題。東急電鐵為了讓自身開發的鐵路沿線(田園都市線)區域得以永續發展,在2012年4月宣布與橫濱市政府共同推動「次世代郊外造町」計畫,目標是構築讓老人安心居住、吸引年輕人搬入的社區,延攬學界及地方居民共同探討未來社區改善的方向。

橫濱市青葉區位於東急電鐵營運的田園都市線上(Source:Toshihiro Gamo/CC BY-NC-ND 2.0)

橫濱市青葉區之所以被選定為實驗場域,不僅是地理位置位於鐵道沿線而與鐵道公司有利害關係,而且,青葉區的居民很多是在都會圈上班的專業人才,假日不需要往返通勤,往往願意積極參與地方公共事務,相對容易構築起地方的造町網絡,多元專業也能促進地方議題討論的多樣開展。此外,由於人口減少及高齡化,當地出現越來越多的空屋、閒置空間,這些看似是地方萎縮顯影的危機所在,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卻也成功地釋放了空間原本單一的使用樣態,讓地方政府能夠根據社區的需要,重新活化成為新社區公共空間。

青葉區將人口萎縮的危機,化為高齡社會社區再生的轉機,同時善用地方優勢建立起綿密的地域共生網絡,也讓5年一期的「次世代郊外造町」計畫於2017年4月與橫濱市順利續約。就讓我們來看看青葉區種種面向高齡社會的努力,以及枝蔓葉散的在地網絡,在社區處處角落裡生了什麼樣的花。

「次世代郊外造町」(次世代郊外まちづくり)計畫構想圖(Source:横浜市役所

➤ 延伸閱讀:從萎縮都市到折疊都市:在城市變老變小之際,重新思考城市再生可能
 

運用小而綿密的網絡,打造「在地整體照顧」系統

為了使長者安心生活於原本的居住環境,隨手可得的醫療資源與容易交流的保健資訊,是建立在地整體照顧系統不可或缺的一環。

為了串連醫療照護體系,青葉區各類醫療設施與照護機構皆能夠即時同步病例,從就診的醫院到社區鄰近的藥局,乃至提供沐浴服務的機構,各個單位在社區之中都能夠快速地掌握長者的身體狀況。倘若長者因身體不適就診住院,過程中所需要的醫療支持,或是返家休養所需要的照護支援,皆能夠無縫接軌地相互支援,從而以更細膩、更靈活的方式實現在宅終老。

除了機構間的協作之外,也有一些透過公民參與而產生的構想,例如「多摩廣場守望相助計畫」(たまプラーザ・みまもりあいプロジェクト),即是透過APP媒合志工及認知障礙者的家屬。若認知障礙者不慎走失,家屬便能夠在第一時間於APP發出通知,社區志工也能把握時間在走失的區域協尋。

在地整體照顧系統除了軟體面的串連之外,也開展於社區原本閒置的硬體空間當中。以「3丁目カフェ」為例,該咖啡店催生自次世代郊外造町計畫裡的創業子計畫,負責人承租了原本空下來的店面,除了作為營利的咖啡廳之外,平日白天也將場地租給社區活動使用,使原本完全私人的場所開放成為社區的半公共空間。另外還有「SPRAS AOBADAI」,則是活化青葉台郵局搬遷之後空下來的二、三樓,將其改造成能夠容納不同社區活動及小型共同工作室的空間。

青葉台郵局搬遷後,該棟建物曾一度荒廢(Source:Wikimedia

青葉台郵局搬遷後閒置下來的空間,在次世代郊外造町計畫中再生成為「SPRAS AOBADAI」社區空間(Source:横浜市役所

由於這些公共空間是將社區內原本就有的閒置空間活化再生,雖然各處的規模都較小,但鑲嵌在各個角落的社區營造,對於居民來說更可親便利,多點開花也讓在地整體照護系統擺脫過往在機構當中的侷限,在日常生活所在的社區建立照護節點,讓居民的老化能夠踏實、在地。
 

促進長者的社會參與,邁向「地域共生社會」

於青葉區開展的「次世代郊外造町」計畫,從2017年的第二期開始,更聚焦於促進長者的社會參與。

青葉區每年都會舉辦的「美しが丘團體健走活動」(美しが丘健康ウォーキング),除了鼓勵長者運動之外,也設計了促進長者社區參與的機制。在健走活動籌備時,便會邀請社區長者共同發想健走路線,同時一起討論健走路途中的景點介紹;健走路線的終點,則會安排在社區裡的公共空間或是照護據點,讓長者們的休息不是只能回家,而是可以一邊擦著汗,一邊聊聊生活的大小事。

美しが丘團體健走活動(美しが丘健康ウォーキング)設計了各種不同難度的路線(Source:横浜市青葉区役所

健走路線也與橫濱市的活動結合,若登錄指定的計步器或APP,將累積的步數存入指定商店的話,除了可以換取禮品外,市政府也會提取一定比例捐款給聯合國糧食計劃署和橫濱夢基金,讓參加者「有感」自己正在做的事直接對社會有益。

在促進青銀交流上,青葉區成立了「多摩廣場便當社」(たまプラお弁当部),秉持著「在社區裡利用吃飯時間互相交流」的發想,多摩廣場便當社定期都會在再生後的新社區空間中舉辦聚餐,透過交換便當的方式讓長者與年輕家庭、小孩子們互相交流,不僅是共享家常美味、分享烹飪技巧,更希望透過長者的手藝,讓年輕一輩認識地方的飲食文化。

該計畫也舉辦了面向長者的創業培訓。2017年青葉區役所及次世代郊外造町計畫共同舉辦了第一屆青葉第二事業論壇,當時的青葉區長小池恭一在開幕大會致詞中提到:「青葉區有許多有能力及有經驗的人,然而,我也看到他們退休之後卻就這樣一直待在家裡。」 [3] 區長的觀察,也與都市高齡社會研究者澤岡詩野的研究相符:就業是高齡者們僅次於運動與個人興趣之外,第三想參與的活動。若能夠讓長者與社會保持有品質的社交連結的話,甚至比戒菸還要更能延壽。[4]

當人們因屆退年齡到來而被視為老人、離開工作崗位,儘管能享受清閒,無法勞動卻也意味著一種社會排除,此時所謂的失能不只是在討論身體的退化,更指涉長者無法參與社會的困境。當長者想要為地方做點事的時候,受限於資訊缺乏、沒有參與管道,以及缺乏參與的自信心,而遲遲無法跨出第一步。這場創業論壇,正是希望能夠幫助長者發展退休後的事業第二春。

直到2021年,該論壇已經發展成稱作「SECOND CAREER」的系列地方創業培訓課程,並擴及到橫濱市其他區域。參加者資格不限,但大多是想要在這個地區創業的人,其中也不乏想要實踐個人理想的長者。主辦單位在論壇與培訓課程中也設計了經驗分享的環節,請地方頭人(有許多同樣是長者)給予創業輔導與建議。像是2019年度的學員中川真由子,就分享他參加課程的動機是因為「想成為又時尚又聰明的阿嬤!」他認為參加該計畫後認識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得到了許多務實的創業建議,也更深入了解高齡長者在地方的困境等。在未來,他想經營一個由長者作為照護者,協助離開兒童養護設施(按:日本的兒少收容機構)的孩子回到社區後的輔導照護,建立一個跨世代的照護交流空間。[5]


 

尊嚴與生存意義,相伴終老

近年,日本在地整體照顧的服務對象,也從原本著重的社區高齡者,進而擴大到各類需要幫助的生活困難者,持續想像更包容的「共生社會」。不只橫濱市青葉區,其他地方也開始跟上了這個潮流。

日本有一種名為「生きがい」 [5] 的恆常人生觀,源自平安時代為了生存所換取的薪資(貝殼貨幣),後來引申為「生而為人的存在意義」。能夠包容更多人的都市,也許就能夠讓更多人直到終老,都能實踐、獲得「生きがい」吧。

➤ 延伸閱讀:這座城市能否陪伴我們老去?面對超高齡時代,城市空間需要更有包容力的想像/專訪「為為設計」龔紋莎

參考資料

辻哲夫監修(2019)まちづくりとしての地域包括ケアシステムーー持続可能な地域共生社会をめざして、東京大学出版会、CH1、3、8。

宮本太郎(2017)共生保障 〈支え合い〉の戦略、岩波新書、CH3。

株式会社浜銀総合研究所(2014)「大都市圏の郊外住宅地における持続可能な地域づくりを通じた孤立予防に関する調査研究事業」調査実施報告書

「次世代郊外まちづくり」計畫官網
 


[1] 内閣府(2021)『令和3年版高齢社会白書(全体版)』(https://www8.cao.go.jp/kourei/whitepaper/w-2021/zenbun/pdf/1s1s_01.pdf

[2] 原文為「日常生活圏域(30分でかけつけられる圏域)」。當然,各地的生活圈不同,偏遠地區的生活圈範圍一定大於開車30分鐘,因此這是一個大概的檢視標準,也是為了實行政策而量化的分法。

[3] 2017年「青葉第二事業論壇(あおばセカンドキャリアフォーラム)」第一屆開場致詞節錄(https://massmass.jp/project/report_aobaforum2017/

[4] 澤岡詩野(2019)高齢者がいきいきと暮らせるまちづくり・住まいのしかけ~『第三の居場所』と『つながり』から考える~(https://www.mlit.go.jp/pri/kouenkai/syousai/pdf/b_191127_1.pdf

[5] 2020年「キックオフイベント」分享會第4節影片,18:00開始(https://massmass.jp/project/den-en_20200606/

[6] 這個概念於2014年開始受到英語圈學者矚目,時至今日已經發展出一套初步定義──同時滿足自身擅長、喜歡、社會需要,以及能夠獲得報酬的事就是「生きがい」。

首圖來源:Toshihiro Gamo/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