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6文 | YS. HSIEH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2018 年 / 都市。空間活化

〖基隆老屋偵探社〗熱血大叔觀察:基隆青年創生與老屋活化 / 吳宜晏

文 | YS. HSIEH

cover、photo / 基隆老屋偵探社

採訪、文字 / YS. HSIEH

現場攝影、協助 / 蚯蚓整合文化團隊

特別感謝 / Chou Yo Yo、吳宜晏

基隆老屋偵探社 FB

基隆老屋偵探社 網站

基隆都市再生報導

 

文字大小:

〖基隆老屋偵探社〗熱血大叔觀察:基隆青年創生與老屋活化 / 吳宜晏

週五夜晚緩緩走進金豆咖啡不少人正安靜等待「老屋偵探社」最後一場演講登場。

當晚的講者——吳宜晏,乍看是位充滿活力又熱愛基隆的大叔——他是兩位男孩的父親,是基隆社規師計畫的輔導老師,也是欣建築的媒體主編。或許因為和家人定居基隆的緣故,這位父親時常細心帶著孩子前往正在萌芽的社區空間,熱血精神令人印象深刻,演講中他流露真摯且毫不遲疑的神情告訴大家:

「假日我會和兒子說:走,我們去『86 公寓』換積木。確實只是到現場換積木、聊聊天,這麼微小的動作,我想每個人也一定能找到自己參與或關心地方的方法。」

談起近年基隆的大事紀,宜晏決定從「西二西三碼頭倉庫」說起:

2014 年 2 月初,基隆博物館館長王志仁發現碼頭倉庫即將拆除的消息迅速傳開,經勘查現場確證公告,「反對拆除基隆港西二三號碼頭倉庫」的臉書專頁在 24 小時內爆炸性集結超過 1500 人響應關注。

這股能量應該是基隆人對地方產生認同,進而延續、擴散、轉變的開端。 

宜晏說,這是近年來第一次強烈感受到平日忙碌的基隆人群起關心地方文化資產保存,事件非同小可,身為專長建築的媒體工作者,他決定透過報導對比呈現與海科館同時代的兩座碼頭倉庫歷史,凸顯倉庫獨特的鉚釘鋼梁結構工法確實值得啟動文資審查,列入歷史建築保存,且從長規劃後續利用。

DSC00034

同年,太陽花學運讓一群年輕人組成〈基隆青年陣線〉把更多時間、行動和思考留給基隆,從最基本的「整理」環境做起,號召大家一起打掃許梓桑古厝。隔年,由四位女生發起的第一本在地專刊「雞籠霧雨」獨立發行、民間「基隆市生活記憶保存協會」正式成立、田寮河旁的舊警察宿舍改造為「86設計公寓」、微笑基隆「基隆市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首度啟動。

KYF 01                                   (〈梓桑文化祭〉/ 基隆青年陣線)

回顧 2015 年,宜晏敘述,基青陣的「整理」策略帶給他啟發,拋開建築人求好心切期待一次到位的思考模式,他觀察發現「86 設計公寓」和「微笑基隆社規師輔導計畫」也是類似的道理:先整理環境、舉辦活動,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分階段進行。如此對於公私部門資源得來不易的基隆而言,反而提供更多參與機會,一筆經費可以拆成 10 場活動,產生 10 次共創過程,而每場活動除了能彼此分享經驗、逐步修正再延續推進,其中的參與者也會引介新的參與者加入行動,形成地方資源的串連,滾動出更多元的能量和發展。

該怎麼印證能量滾動的事實?接著,宜晏開始舉出更細節的故事和案例。

keelung old house                   (〈基隆老屋偵探社-老屋調查誌〉/ 基隆老屋偵探社)

2016 年,西二西三碼頭歷史建築工作坊正式打開倉門,讓民眾進入港邊現場,為建築未來的願景展開對話。年底,「老屋偵探社」開跑,這個概念化的品牌帶著市民走入老街巷弄、探索老房子、拍攝紀錄、畫地圖、舉辦老屋活化徵件提案比賽,透過系列深入淺出的行動,引領 人們重新感受老屋的價值,更深度思考老屋的未來經營。

2017 年,探索港區邊緣時空過度可能的「現場介入」展,選擇在昔日基隆警察局第二分局以植物共生、藝術導入的策展手法,呈現基隆舊空間場域獨有「灰暗黑濕」之美。

informat keelung       (〈現場介入/港區邊緣,策一種時空過渡的可能〉/ INFORMAT DESIGN)

另一邊,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和孕育,位於山上的太平國小逐漸成為「社規師輔導計畫」與「山海工作營」的重要基地,兩項計畫各自培育熱衷手作的夥伴,前者運用木工技巧改造空間,後者採取裝置藝術創作介入空間,實驗場域未來可能。
 

說到這,宜晏認真指著他採集的影像,鄭重宣布:

「這些人有可能都是未來讓我繼續說故事的人! 」

在後續他分享更多採訪以及社區規劃師輔導的案例中,確實能感受到前述能量所孕育的種子找到對的土壤,開始落地發芽。兩個比較具體的例子是過港警察宿舍出現在地組織「小暖蛋」,他們曾參與「微笑基隆社規師輔導計畫」改造空間,目前持續深化社區醫療照顧討論,在原改造據點隔壁成立「書店惦惦」,不定期舉辦喘息咖啡讀書會。

另一個,是近期即將展開的「星濱山-正濱港町共創藝術節」,熱愛自然和藝術的召集人林書豪先前有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實習和參與「山海工作營」的經驗,如今選擇在正濱漁港創立工作室,集結志同道合的地方人士與藝術創作夥伴,一起策畫各種形式的共創活動,再現漁港歷史與生活文化。

苔客上岸 - 正濱港灣共創藝術節               (苔客上岸:正濱港灣共創藝術節〉/ 星濱山共創工作室)

演講尾聲,宜晏總結對「地方創生」的看法:當身為地方的一份子,就盡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能做的事,這份熱情自然會吸引相同理念的人加入行動,雖然基隆人口不多,但積沙成塔,終能以小博大。

最末,老屋偵探社長游智維親切提醒「一個地方的美好可以從分享開始做起」,或許生活中微小的力量會需要花上不少時間累積,這些從小地方做起,不慌不忙、不求立竿見影的變化,就像跑一場讓自己變得更好的馬拉松,轉眼一瞬,基隆會慢慢拉開和其他城市的距離,感受到自己。

【延伸閱讀】

【老屋調查誌】鍵盤時光基隆小旅行
【老屋調查誌】星濱山-參入藝術共創期待未來的正濱漁港
【老屋調查誌】阿戴商號-在委託行舊街區找回全新閃耀的光芒
【老屋調查誌】Tzaba喳吧-在老屋裡取捨的皮革工作室

基隆老屋偵探社 探索山城老屋的現況與未來/詹益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