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1採訪、文字 / YS. HSIEH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2017 年 / 都市。觀察筆記

〖基隆老屋偵探社〗探索山城老屋的現況與未來/詹益忠

採訪、文字 / YS. HSIEH

image / 基隆老屋偵探社
現場攝影、協助 / 蚯蚓整合文化

團隊成員特別感謝 / Chou Yo Yo

/

基隆老屋偵探社

老屋偵探社 成果展覽

老屋實驗室 得獎揭曉

文字大小:

〖基隆老屋偵探社〗探索山城老屋的現況與未來/詹益忠

經過首發基隆老屋調查團、連續三場基隆老屋講座、基隆老屋實驗室(空間活化提案競賽),「基隆老屋偵探社」正式於基隆市新店里民會堂開張,在頒獎典禮隆重登場後,將持續一週 Pop-up 打開偵探檔案室,展覽調查與實驗成果。

令人印象深刻的偵探社文案寫著:
每個人的想法都是顆星星,一閃一閃地照亮著基隆這座城市。

手裡拿著成果發表會的地圖走向崁仔頂漁市,一步步爬上至善大樓階梯,闖入鐵捲門微開的偵探社。這裡真的有點隱密,一顆顆微小閃亮的燈泡溫暖地映入眼底,遠處檔案資料的盡頭是一大片鏡子,越往前走得越近,就越能清楚看見自己身在現場、身處老屋裡的模樣。

最後壓軸登場的講座,是老屋偵探社長大人游智維邀請老屋建築師詹益忠對話,帶著大家重回基隆山、海、城市裡的老屋聚落間探訪。社長游智維說,偵探社開張了,在這個地板好不容易拖乾的房間裡,原本成員攤平夾好的檔案資料在佈置好的幾小時內全都吸飽了水氣,紙張彷彿觸摸得到基隆的溼度,轉眼變成現在「皺皺的」模樣。

004

拿好麥克風起身,詹益忠建築師順勢從「時間的價值」充滿奧秘打開話匣子,笑著說現代人對時間的認知差異,可以從人們怎麼定義、形容、對待老屋的「老」窺知一二。因為無法同意僅以建築機能的角度看待老屋,這位建築師提出假設,把老屋比喻像人生經歷衰老病死,他好奇質問我們的建築教育是不是也該具備老人科與老人精神科門診,專門針對建築機能退化和無法延續適應時下社會環境演變的建築狀態進行診療。

同身為本屆老屋實驗室的評審,詹建築師認為產生「好設計」以前更重要的得先思考要怎麼成為一個好的設計師。道理就像運動員鍛鍊身體、醞釀實力、反省參賽經驗再重新調整策略反覆扎下厚實的基本功,他鼓勵大家提出問題也互相討論交流彼此在提案中學到的經驗,並說明本次競賽評選指標,比起圖面設計精緻會更加著重於整體提案內涵的完整程度:包含提案策略目標清楚明確、設計的手段方法符合經濟成本考量且能靈活實現、在充分考慮城市制度和環境現實等多重限制條件後,提案方針仍能最大程度自由行動與執行。

005

談及以往修復老屋的經驗,詹益忠建築師誠懇道出自己仍持續思考,我們的思維模式是不是過度強調「再利用」老屋。的確,「再利用」老屋的過程有機會使老房子重新生產創造出新價值,就此,我們該更深刻檢視的是到底這份重新產生的價值內涵實質上是什麼?是商業資本價值?是社會公益價值?是留存歷史教育資產?甚至是基於轉型正義應當揭露曾經違反國際法或人權保障行為的普世人權價值?

話鋒一轉,詹益忠建築師從專業角度切入,告訴大家他偵察到建築量體佔地面積百分比(建蔽率)所衍生的社會現象。他發現在高齡化社會中人們需要更具彈性的地面層空間,因應北台灣的氣候環境,若在建蔽率縮小且容積率增加的情況下,人與人交流的空間將會減少。老人家幾乎不可能長時間待在戶外開放型的公共空間(比如:四四南村廣場);如果加上網路物流直接方便點對點運送貨品,又更少了踏出家門逛街買東西的理由,人與人在城市空間裡的見面互動很可能愈來愈少,實質社會關係連結漸趨導向簡化而薄弱。

006

經由真實理解與碰觸而對老屋產生打從心底的尊重,就像萌生未來價值認同地種子。這回「基隆老屋偵探社」帶著調查員走訪踏查,仔細凝視、感受、思考、察覺、交流、討論、查證進而提出關於老屋的多元價值、社會需求與策略方法,這些得來不易的素材和集體智慧,會逐步累積著這座城市想像的藍本,等待時機成熟,都可能化為未來基隆都市再生的養分。

實地訪查後,往往屬於老屋和周邊社區人不顯而易見的需求,能在抽絲剝繭後整理出不偏離現實處境的頭緒。結語,詹建築師仍不忘強調,當面對整體聚落的老屋與人群,相較於過往都市更新上位計畫式大規模開發思維,位處山海之間與大自然關係緊密的基隆,聚落特色分明,會更合適以小規模因地制宜的方式治理。

終場前,偵探社長提醒大家,如果尺度回到聚落,我們可以充分延伸思考這裡生活、生態和文化珍貴的價值,並且仔細考慮這裡的人原本生活的需求是否獲得滿足?如能設法從問題中找到改變城市的契機,當我們開始著手修補當代現狀的疏漏,所有反思與投入的努力將持續不懈地成為留下片刻永恆的磚瓦,百年回首,這城市嶄新的歷史事業正悄然築起。

【延伸閱讀】

聊聊老屋,讓我們回基隆開始生活
如果留下了老屋,我們要一起做些什麼呢?
時間深處的禮物─老屋的生活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