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9文 / 林冠文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2022 年 / 城市展演 / 都市。觀察筆記

城市裡那些屬於誰的節慶展演

文 / 林冠文

中華大學觀光與會展活動學系助理教授

文字大小:

城市裡那些屬於誰的節慶展演

編按:本季最後一篇文章由林冠文老師帶領大家從「城市文化治理」反思展演奇觀與城市為何需要展演?誠如作者所說:「如果說策展是一種溝通的邀請,那每位觀眾就是一個發聲體;展演的核心不只是設計與美學的火力展現,而是內容價值思辨機會的創造與其中的民主自由表述可能。運用節慶展演活動的機會,作為一種城市治理與官民溝通交涉的政策參與方法,遂成為可能。」

打開網路各種社交媒體,滑幾下就是一個展覽節慶活動或演出,尤其是在臺北這種大型都會區,狂飆的城市展演數量,何時開始逐漸佔據了臺灣人生活的重心與注意力?節慶展演是否已經成為當代一種治理城市的手段與工具?而這些劇烈加速度的城市展演數量,對居住在城市裡的人們,滿滿的知識正能量是否總是大過其負向影響?

 

以展演回應時代需要

隨著經濟成長與時代推移,臺灣是如何逐步變成「月月有節慶展演、周周在狂歡」的嘉年華之島,有此一說是在1980年代,文化部的前身文建會設立,一場連續5天在臺北青年公園的文藝季「民間劇場」,集戲劇、音樂、民間藝人和工藝家展演,被認為是臺灣現代新興節慶的源起。在中央政府率先出資、政策推陳驅動下,「文化下鄉」、「社區總體營造」、「觀光客倍增」與「二十一世紀臺灣 發展觀光新戰略行動執行方案」,一系列由硬建設轉軟建設的施政計畫典範轉移,文建會有「全國藝文季」、「縣市小型國際藝術節」,農委會有「一縣市一特色、一鄉鎮一特產」,觀光局推「每月一節慶」,客家委員會推出「客庄十二大節慶」,2000年前後的推動週休二日制等等,都對各城市狂飆節慶起了很大的總體環境影響。

過去政治人物的施政績效只能由十大建設、六年國建種種鋼筋水泥的有形硬建設彰顯的年代,風潮轉向文化建設、活動等軟體內容展現。臺北101跨年煙火、宜蘭國際童玩節、臺灣燈會、平溪天燈節、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與臺東熱氣球嘉年華等等目眩神迷的城市節慶展會活動,填滿了臺灣人的生活。2006年由資深媒體人、時任職於中國時報的何榮幸與眾媒體評論人,以七大篇【全臺飆節慶】專題系列報導強力監督、批判華麗背後潛藏的危機,今日讀來仍有若合符節之感。種種當時的警語如「節慶不僅與文化產業連結,也與政治行銷掛勾」、「挪用業務費,排擠基礎建設」、「徒具國際虛名」、「淪為人數比賽」、「缺乏長遠規畫」、「拚政績迷思」與「在地文化失根」等等觀察,均道出節慶展會活動狂飆下的時代亂象與挑戰。

臺北101跨年煙火(source:unsplash)

 

城市展演服務了誰?

但這些迥異的節慶展演活動舉辦目的、主辦單位意圖及籌辦經費來源,真能一概而論的總體批判嗎?人類可以透過一個個事件(events),來標注構成生活的里程碑,節慶、展演與活動是事件的不同種面向,透過舉辦者的形塑,而有不同的意義。例如討論城市治理與願景的博覽會型展覽,就與促進經濟貿易為主軸的商業交易會展覽相異,也與探討美哲學的當代視覺藝術展覽不同,當然也和為了促進觀光與城市行銷的節慶展會活動有差。然而,這些展演活動的內容策展方法,也經常彼此混用對方的概念,造成了分析與評論上的困難。相同的是,這些展演活動的策展,大多都會透過設計(design),來把內容與人們的生活符碼連結,以開啟有形與無形討論對話的空間,也因此策展(curation)浪漫地來說,可以被當作一系列對話溝通的邀請。

展演的核心不只是設計與美學的火力展現,而是內容價值思辨機會的創造與其中的民主自由表述可能。運用節慶展演活動的機會,作為一種城市治理與官民溝通交涉的政策參與方法,遂成為可能。然而這種理想性的陳述,在面對臺灣公共行政部分事項委外、標案由專業機構執行的現實政府治理慣性下,離節慶展演活動公共領域內容,開放公共參與的理想國,仍有一段距離。而運用展演內容裡的地方文化藝術成分,來遂行部分城市治理所需要的都市形象與品牌認同、符碼意義建構等等面向,被認為有助於凝聚居民對於城市光榮感與治理共識感的形塑,對外也能收旅遊目的地行銷(destination marketing)之效。

實體現場展會活動本身就是一種社會交流機制,它能吸引注意力進而行銷城市、吸引投資、增加就業率與遊客來訪,建構城市形象,匯聚城市居住者對城市的認同感與共識。且許多公辦免費展會演出活動,以類社會福利政策實踐的方式,介入當今以資本主義、貨幣價值交換掛帥的生活日常,這種不具排他性地與城市每一個居民接觸的方法,有助於逐漸改變都市裡逐漸階級涇渭分明的社會對話紋理,也能進一步促成許多如城市更新議題共識凝聚之效。

然而,由於這些節慶展演產生的無形社會價值效益往往難以衡量,又經常排擠了其它文化藝術相關預算,在相對剝奪感之下,經常遭到「放煙火」式、長期效益缺乏的批判聲浪。學者認為都市以節慶作為文化政策治理的策略實踐,唯有當參與市民被賦權,來主動在節慶裡展現都市裡扎根的社會與文化脈絡,讓公民有自覺和主動注入改變的力量,才會有比較正面的結果產生。而賦權過程中,還需要思考在地公民的異質性,期望民眾人人具刪選素材、勾勒脈絡的參展力培養,並能將複雜脈絡與理論轉化為直觀、大眾可共同沈浸於中的觀展體驗,卻非一簇可及。但這又是中央集權式、由上而下的策展人菁英篩選資訊觀點,與眾聲喧嘩、由下而上式的嘉年華場域鬥艷、串聯集結,各成典範、沒完沒了的各說各話。對城市展演活動的批判,仍需要回到個案舉辦目的、功能與服務對象,才能夠較有意義地討論。拿雞蛋跟雞蛋比,石頭跟石頭比,才不會有張飛打岳飛,殺得滿天飛的時空錯亂感。

新北市歡樂耶誕城每年人潮帶來龐大商機卻也引發周遭居民生活不便(source:unsplash)

 

展演促成對話與抗議的機會

單一而短期性的都市節慶展演活動,「不是解決各種都市結構性問題(如貧窮、犯罪、就業、住居、區域發展失衡、社會族群問題)的萬靈丹」(劉俊裕 2013,第377頁)。但節慶展演活動卻有網路性、關聯性與公共性,具延伸空間與時間概念的可塑與啟動能力(邱坤良 2012)。以這次2022年臺北城市博覽會為例,這些由公部門透過策展人團隊來體現的城市治理「關鍵議題」與價值,是被提出來供與民眾對話,甚或是提供抗議的可能機會,由負責城市治理公務的專辦人員在場解說,也面對批判。確保透過節慶展演活動溝通機會的雙向性,這樣的城市治理與願景說明型展覽,才能夠為自身存在價值來辯駁。

➤延伸閱讀:城市的未來,是由現在的每一個進行中的行動所建構的 / 專訪2022臺北城市博覽會總策展人龔書章

城市裡一個個展演,代表著一個個有話要說的價值主體,我們或許不需要擔心這些主體的數量是否急遽上升或過量,而是要去檢視每一個耗用資源的展演,是如何被架構與形塑其與目標族群的對話機制。雖溝通不見得一定得透過現場活動展演來達到目的,但當代人與社會氛圍對現場體驗與五感資訊吸收慣性的偏好,卻讓這種對話方式,成為一種當代現象與潮流,被越來越多治理機構擁抱。需要留意的是,這些現場活動展演,是一種極為消耗參與大眾的注意力動員,成本與效益間的平衡,主辦單位得依個案,事先細細思量划不划算。

現場節慶展演活動總帶著些歡慶(celebration)特質,內在具有一種驅力,能使人感受到從日常生活抽離,有反抗現實生活既定慣性的能動力。有一種社會心理學的觀點認為,節慶展演活動的氛圍,能解放個人長期受社會約制的行為,先回到真正的自己,並允許讓人探索、翱翔在多種自我認同裡,再重組一個想望的自我。民主自由的臺灣,無怪乎特別獨鍾現場展演活動,但展演原生就是一種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種種透過限時非尋常專屬時空的夢幻、對話或抗議,終需回到現實生活日常來面對或循序漸進地變革。推薦一首1991年優客李林的《認錯》,來代表短期展演並無力立即、完全解決都市結構性問題的輕愁,但歌聲一如享受節慶片刻時的優美愉快與清亮,充滿希望。


參考資料:

邱坤良,2012,<紅塵鬧熱白雲冷─臺灣現代藝術節慶的本末與虛實>。戲劇學刊(15):49-78。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

何榮幸、陳嘉宏、黎珍珍、高有智、何博文、林諭林、范姜泰基、曾薏蘋,2006/3/6-11,<全台飆節慶專題1-7>,中國時報A6版。

曾柏文、臺灣設計研究院,2022,《觀點》,臺北:經濟部工業局。

劉俊裕主編 ,2013,《全球都市文化治理與文化策略:藝文節慶、賽事活動與都市文化形象》,高雄市:巨流。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