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3文 / 昆陽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城市景觀 / 2022 年 / 都市。觀察筆記

專業難以深化:談談我在景觀園藝業界觀察到的無奈

文 / 昆陽

文字大小:

專業難以深化:談談我在景觀園藝業界觀察到的無奈

上篇提到了我在實務工作的經驗【註1】。如果你看完,希望你可以認同:樹木修剪是需要專業的,我認為他的專業定位就像電子業的工程師,專業的師傅,應該要被定為知識工作者。 

但因為產業的問題,樹木的商業需求並不高,市場重視程度也不及日本,我們景觀對樹木的重視依舊還是口號,短時間不會馬上改變。

樹木的價值仍舊要看人們對樹木重視程度,以及市場和專業是否足以撐起這些改變。

我們隨處可見路邊的斷頭樹,護樹團體也罵了好多年,但這問題一直都並非由體制外可以簡單改變的,這是整個產業的問題,甚至升級到,這是全台灣的共業。

(source: unsplash)

就現階段我從業這短短的幾個月觀察,我的意見很片面,大家聽聽就好。

一、市場樣貌

從營造業、土木、建築和景觀才是整個產業的主要商業操作,簡言之,上面那些專業的人才是控制整個產業命脈走向,而非樹木,能在樹木上賺的錢實在太少了。

其實日薪1500還蠻高的,接近樹木工作,大部分都是園藝工開始其實日薪1500還蠻高的,接近樹木工作,大部分都是園藝工開始(source: 作者提供)

營造、土木、建築和景觀的人,真的懂樹木嗎?我覺得有點強人所難啦,能夠碰到邊的景觀系,大多也都在「設計」,而非景觀,自從景觀系從園藝分家,景觀系對樹木觀念就非常非常少,能夠把樹木安排在對的位置上,真的就要靠個人的經驗和修行,意思是畢業後再繼續進修,才能夠完整這個專業。

實務專業上的普遍不足,日本樹醫的發展已經有至少20年以上,而台灣目前推行的植物醫生在分野上仍屬於農業,而非景觀樹木是屬於森林學,有重疊的專業,但本質上的產業是不一樣的,一個是農業,一個是景觀,但也都是剛起頭而已,比較接近樹木的專業,就屬園藝高考出來的園藝師,就真的很專業,我認為不輸日本樹醫。

美國有國際樹藝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rboriculture(ISA)作為專業知識認證,但收費其實不便宜,在台灣有社團法人台灣都市林健康美化協會引進,不過每年仍需花費維持證照,成本其實很高。

我相信也是有非常多零散在台灣各地的好的園藝公司仍在繼續為此奮戰,在工作進修時也接觸到很多專業者,其實台灣景觀潛在的能量是可以期待的,但要能夠被年輕人看到以及真的吸引年輕人進去,這個產業才會慢慢活絡起來。

二、樹木修剪規範寫好看的

政府嘴上說重視樹木,但行道樹的案子大多都是限制性招標。

什麼是限制性招標?

限制性招標係指,不經公告程序,直接邀請廠商就特定購案投標之招標方式。如果邀請二家以上且投標廠商有二家以上,即為「比價」;如果僅有一家則為「議價」。(資料來源:東海大學)

意思是廠商價格開得越低越能夠得到案子,所以,簡單來說,利潤真的不高,在低成本的情況下,要真的「生理修剪」,真的強人所難,專業是有成本的,真的具備專業的廠商是很難進廠的。(大家可以google:限制性招標,修剪)

這可能攸關了政府上頭預算規劃,以及人民集體的意識,人民是否真的願意多花一點錢在路邊的樹,而且短時間還看不出任何的回饋。

所以,這個真的是一個制度、一個結構性的問題。

我們是否願意多花一點錢在樹木上,讓樹木他們發揮淨化空氣、遮蔽熱氣,減少熱島效應,如果願意的話,願意拿出自己辛苦賺的納稅錢來為環境付一點力,請為了我們的環境向我們的政府訴說,一起改變這個制度。

我同樣也看到一群希望,現在新興的產業「攀樹師」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他們大多是年輕人,具備樹木生理修剪的背景知識(我的老師之一就是攀樹師)。

三、最後還是要吃飯啊

我也是很希望這個產業能夠越來越好,但現實真的很無奈,專業廠商越來越難存活,市場就是這麼小,樹木的商業價格如果一直都是低,沒有從經濟面去改變,一切都是白談。

加上環境對年輕人並不是那麼地友善,很難讓有知識背景的年輕人進場鍛鍊經驗和技術,種種的阻力,讓很多口號,聽起來就是蒼白無力。

如果沒有看到問題,只是單純找到戰犯,我覺得再十年,台灣的景觀還是一樣,這個鳥樣。

沒有市場(戰場),擁有再多的學問和技術都沒有用,理想再美好,我們都還是要吃飯。

我一直把我上一份工作(照顧樹木)視為知識工作者,的確我應用了很多大學和自學的理論知識不論是植物醫學和樹木醫學,進入實務後,知識與實務的結合讓我蠻感動的。

但真相是,園藝工比營造工廉價很多,而且長期被視為工人,日薪的漲幅基本上就是看時間長短,在職時很多想法很難被實現,加上自身的工作的發展性,讓我很難繼續下去再撐下去了。

「我還是要吃飯」

樹木修剪必然還有很多很深的知識等著我們去發掘,我也很希望這些知識能夠有個戰場可以應用,這也是很多生科、植物、昆蟲、很多有關生物知識的科系面臨到的巨大問題,我們沒有適合的戰場,最後就只能面臨到現實的無奈,知識是當作興趣,無法繼續深化,也沒有市場需求,就算有,也只是被當成工人,而非知識工作者,不得不說,這真的讓人氣餒的。

想要進入這個產業的年輕人,如果這是你的熱情,上面這些是我所看到的現實面,如果可以接受,但這也是一部份的現實,不代表全部,希望你看到更多更好的面向,然後我希望你可以堅持,然後找到好的利基市場,去讓好的事情發生。

謝謝你。

延伸閱讀:都市流域願景─從磺溪到「磺溪生活流域」,因溪而生的環境行動

 


本文轉載自昆陽發表於方格子之文章,授權《台北村落之聲》網站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註1】〈景觀樹木生理修剪的技術【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