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1文 / 熊一蘋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城市移民 / 2022 年 / 都市。觀察筆記

《華美的跫音:1960年代美軍文化影響下的臺中生活》| 〈美僑新村〉

文 / 熊一蘋

文字大小:

《華美的跫音:1960年代美軍文化影響下的臺中生活》| 〈美僑新村〉

時間回到 1956 年,《商工日報》上出現了一則來自臺中的新聞,標題是〈中市將建美僑新村〉,報導的內容相當簡單:

【臺中訊】駐防此間的美軍顧問團( MAAG)為使辦公人員與眷屬生活安定,亦實施「住老有其屋」,決定在本市西區土庫里五十五號公有土地,建設美軍集團宿舍。上述土地共計五甲四分六厘,地價及地上物補償問題,亦於昨天廿一日圓滿解決,本月底將可動工興建。完竣後,該地將定名美僑新村,成為本市美國人的小天地。

《商工日報》是以南部工商經濟為主的區域性報紙,提到臺中的消息也挺合理。「土庫里 55 號」這個地址來自日本時代的「土庫町 55 番地」,難以直接轉換成現代的地址,但如果在網路上搜尋「美僑新村」,確實有不少人說,當年的美僑新村就在土庫里的五權西路一帶。

奇怪的是,當我們把搜尋的範圍擴大,居然還找到了不在臺中的美僑新村。以全國性的《聯合報》來說,創報以來提到美僑新村的報導只有兩則,而且這兩個美僑新村都在臺北,一個在木柵的溝子口,一個在長春路附近。可是,當年美軍駐防的時候,確實有許多外國人出現在臺中的街道上;在美術園道、五權西路一帶,至今也還有不少附帶庭院的建築,看起來頗有美式花園別墅的特色,那會不會就是美軍宿舍?

到底臺中的「美僑新村」在哪裡?美軍駐臺時期的那些外國人,又是住在臺中的什麼地方?

 

不在基地的美軍家眷

我們從結論說起:臺中確實有過這座「美僑新村」,也就是《商工日報》提到的這一座,但要談居住在臺中的美軍和他們的家,這是個有點棘手的切入點;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完全是從臺灣政府角度出發的理解,反而不容易看清美軍的全盤規劃。讓我們換個方向,以美軍的角度從頭說起吧。 1953 年,美軍開始協防臺灣的第三年,載著第一批美軍家屬的船在基隆港靠岸。這是臺美雙方的大事,兩邊的軍事高層都到場迎接,臺灣政府還準備了舞獅團和高蹺陣大舉歡迎。畢竟是與身在前線的家人久別,許多夫人一下船就投入先生懷抱,甚至直接擁吻,豪放的美式作風肯定嚇到了不少臺灣人。

在這批美軍家屬抵達以前,臺美雙方只有不到半年的準備時間。雖然有許多軍官表態希望把家人接來臺灣,但美方一開始並不建議,認為目前能運送到臺灣的物資有限,無法保障家屬來臺後的生活品質。美軍顧問團團長蔡斯( William Curtis Chase)甚至直接表態,要美軍轉告家人,來臺之前先做好當個「拓荒者」的心理準備。

蔡斯的發言沒有改變美軍家屬來臺的意願。事情拍板定案後,當務之急就是搞定住的問題。最早來臺的美軍要不是住在基地,就是各自租屋,而往後來臺的美軍和家屬肯定越來越多,勢必得為他們蓋新的社區。

雖然美軍在機場一帶有廣大的土地,但那畢竟是有各種管制的軍事基地,家屬偶爾進去裡頭福利社買個罐頭、洗髮精沒什麼問題,要住在裡面可不行。時間緊迫,臺灣政府這邊趕緊開始準備,為即將到來的美軍家屬規劃像眷村一樣的居住社區。嚴格來說,這些社區是為了美軍家屬蓋的眷舍,但經過多年的口耳相傳,美軍眷舍也逐漸被簡化成我們平常說的「美軍宿舍」,「美僑新村」也成了「美國人的眷村」一樣的代名詞。

第一批家屬抵達後又過了一個月,第一批美軍宿舍宣告落成,分別位於臺北的陽明山、圓山,以及臺中市北區的新北里。

隨著來臺的美軍逐漸增加,臺中也繼續規劃了兩個供美軍居住的社區,一座是前面提到的土庫里美軍宿舍,另一座則是在西屯區的港尾里。在美軍當年繪製的臺中市街道圖中,新北里的社區被標記為「 Old MAAG Compound(舊美軍顧問團住宅群)」,土庫里的則是「 New MAAG Compound」,相當簡單扼要。這新舊兩個美軍社區,成為了美軍在臺中市打造的全新「小美國」。

新北里美軍宿舍鳥瞰,現已全數拆除。(source: 張國樑提供)

土庫里美軍宿舍的配置圖。(source: 張國樑提供)

臺中土庫里的美軍宿舍,為狹長型單層建築。(source: 張國樑提供)

新北里美軍眷舍北向立面圖。(sorece: 張國樑提供)

新北里美軍眷舍東向立面圖。(source: 張國樑提供)

 

聖誕老人來到臺中

在正式的檔案中,大部分的美軍宿舍被稱為「 The BOThouse」 — 不 是 政 府 外 包 的 那 個 BOT( Build Operate Transfer),而是「 Banks of Taiwan」。臺灣政府的計畫是,請四間銀行出資贊助美軍宿舍,在建設完成後負責管理和收租,臺中這邊則是由臺灣銀行負責辦理。

當時的美軍宿舍大多位於不怎麼熱鬧的地區,新北里和土庫里這兩個社區當時依然被農田包圍著。同樣的地點發展到了今天,原本的新北里美軍社區位於今北區錦新街、一中街、育才北路包圍起來的這一塊街區,目前已經全數拆除,只有當時緊鄰著社區的土地公廟福德堂還留著。土庫里美軍社區規模較大,位於西區存中街、忠明南路、五權一街和中美街之間,社區內還有網球場、棒球場等運動空間,其中的美誼游泳池至今依然在營業。原本的農地到了今天都成為熱鬧的商圈,可見美軍社區對臺中都市規劃的影響力。

雖然同樣是美軍宿舍,但以社區形式規劃的住屋和基地內的宿舍可是大不相同。基地內宿舍的平面圖呈 H 型,由空心磚、混凝土和鐵皮屋頂建成, H 型的兩邊各有一間房間,中間則是共用的衛浴空間。由於住的是單身美軍,基地內宿舍格局和設計都相對簡單很多,但基地外的美軍宿舍住的是攜家帶眷的美軍,格局自然要以一家人一起住來規劃。

美軍社區的宿舍都是由美方統一提供設計圖,再交給臺灣的建築師建設,彼此之間可能有些執行細節上的差異,但大致上都是固定幾種格局,新北里的美軍宿舍就和天母白屋的美軍宿舍屬同一型,土庫里宿舍也和陽明山的一部分美軍宿舍同型。這些宿舍大多是 3 房 2 廳,還有專門讓傭人使用的傭人房、車輛進出的車庫、開放式的外廊和寬廣的前後庭院,設計上完全體現了當時美軍的生活習慣。

新北里美軍宿舍外觀,可見方便排水的斜屋頂鋪滿水泥瓦片,現已拆除。(source: 張國樑攝影)

保留在清泉崗基地內的美軍營舍,外觀可見 H 型樣式及傾斜對稱的屋頂。(source: 陳珮寧提供)

從外觀上來說,最早完工的新北里美軍宿舍是木造建築,晚一點興建的土庫里、港尾里社區則改用磚造。宿舍都是狹長型的單層建築,外牆則是用日式建築也會用的雨淋板覆蓋,方便排水的斜屋頂也鋪滿了水泥瓦片。這樣的房子如果出現在美國南部鄉村,看起來就是某戶人家的小屋,但當它出現在臺灣,第一時間還真會以為是日式或中式的建築物。不過呢,美軍宿舍有一個絕對不會認錯的特點,那就是煙囪。

即使是在亞熱帶的臺灣,美軍宿舍還是設計了壁爐和煙囪,這一點很容易讓人感到困惑。如果說在緯度更偏北、海拔較高的陽明山,或許真的會冷到需要燒柴取暖,但這些蓋在臺中的美軍宿舍,真的有機會用到壁爐嗎?答案是,這些壁爐和煙囪的設計不只是用來取暖,更是為了緩解駐臺美軍的鄉愁。

在美國的傳統建築中,壁爐是讓家之所以是家的重要存在。想像一下一個美國家庭的溫馨夜晚,畫面中間幾乎都有一座壁爐,地毯、搖椅等家具的配置也以壁爐為中心向外延伸。對重視戶外活動的美國人來說,在室內進行的大部分活動,都是以壁爐為核心。即使在臺中使用的機會不高,壁爐依然是美式建築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而從壁爐延伸到屋外的明顯特徵,就是臺灣民宅相當少見的煙囪了。

即使來到異國,也盡可能保有原來的生活方式,這也是美軍社區之所以能稱為「小美國」的原因。換個更有生活感的角度,對美國人非常重視的聖誕節來說,煙囪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當年與美軍為鄰的臺中人印象最深刻的,也是聖誕節前後掛滿屋子和庭院的聖誕佈置,平安夜甚至會有牧師帶著拿著蠟燭的孩子,在村里沿路唱著聖誕歌曲。當孩子們隔天起床,看到客廳的聖誕禮物時,要是沒有煙囪和壁櫥,爸媽要怎麼解釋聖誕老人從哪裡偷偷溜進來?

看來,在美軍宿舍出現以後,聖誕老人要趕路的地點又多了一個臺中。

土庫里美軍宿舍內的壁爐。(source: 張國樑提供)

美軍眷屬會參與駐軍在地的活動,圖為在臺中的美軍眷屬慰問當地孤兒。(source: 余如季攝影)

 

真假美軍宿舍

當年的美軍社區並不是開放的區域,而是圍牆圍起的獨立社區,就算是生活在 1960 年代的臺中,一般人也沒什麼機會看到美軍社區的生活— 除非你是一名「 Amahs」,也就是美軍僱用的幫傭。

對在臺灣生活的美國人來說,僱用臺灣幫傭的情況非常普遍,除了幫忙家務,有個本地人幫忙打點總是比較方便。美軍本身就有一個互相介紹「 Amahs」的情報網路,為初來乍到的同袍介紹可靠的在地幫手,來自美濃的鍾春麗就是其中一位。

從 1966 年來到臺中以後,鍾春麗就一直為住在這裡的美國人做幫傭。當鍾春麗走進美軍宿舍,看到的是各種幾近全新的家電,廚房擺設井然有序,日常出入都靠汽車代步,生活品質在各方面都比當時的臺灣現代不少,儼然是個未來世界,就連薪水也比在外面工作優渥。

除了感嘆「美國人真有錢」之外,對鍾春麗來說,印象更深刻的是美國人對待幫傭的態度,不只工作安排有條有理,相處態度也不像是上級對下屬,更像是朋友一般的關係。有次她平常通勤騎的腳踏車弄丟了,讓她難過了好一陣子,僱用她的飛行員不只趕緊安慰她,還在隔天牽了一臺全新的腳踏車給她。

強盛、富裕、友善,在臺灣生活的美軍大多保持良好的形象,逐漸成為令人嚮往的存在,許多臺灣人都嚮往著用美國貨、住美國房子,過美國人一樣的生活。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誕生的其中一項產物,就是「仿美建築」。這些建築大多在美軍社區周邊,或是鄰近水湳、清泉崗等美軍出入的基地,雖然並非依照美軍設計圖所建,但設計上大幅參考了美軍宿舍,目的就是要吸引嚮往美式生活的臺灣人。

那麼問題來了,目前在臺中保留的建築物,哪些是仿美建築,哪些是真正的美軍宿舍?答案或許並不出乎意料:包含美誼游泳池、美術園道一帶,那些兩層樓、附帶庭院,看起來有些異國感的民宅、咖啡廳和餐廳,全部都是仿美建築。這些建築物被戲稱為「阿啄仔厝」,在當年被視為有錢人的象徵。而隨著來臺的美軍逐漸增加,原有的宿舍數量不夠,有些美軍也會選擇租一間「阿啄仔厝」來住。於是乎,看起來像美軍宿舍,實際上也住著美軍的「偽美軍宿舍」在臺中大量出現,逐漸深入臺中人的記憶,這也是「美僑新村」真相如此撲朔迷離的原因。

有趣的是,當你在西區的街上發現這種仿美建築時,偶爾會看到好像建築物被切了一半,另一半變成了更高的大樓。這是美軍宿舍在煙囪之外的另一個特色,左右兩戶建築通常是拼接在一起,組成了「雙拼」的結構。而隨著西區的發展,曾經象徵著富裕的仿美建築被更現代的大樓取代,有時左右兩戶只有一戶重建,就變成了黏在大樓旁邊的「半邊厝」光景。

土庫里周邊的仿美建築,具有紅磚面、斜屋頂、白水泥、水泥瓦等美國南方鄉村的建築特色。(source: 廖志墭攝影)

 

最後的美僑新村

美軍離臺之後,留下的宿舍回歸臺灣銀行管理,雖然也曾經做為員工宿舍使用,但隨著西區的發展,這些老建築幾乎已全數拆除,目前只剩下最後的幾棟,屬於當年被稱為「美僑新村」的土庫里美軍社區,位置就在美誼游泳池隔壁,可惜並沒有對外開放,若是從圍牆外細看,還能看見宿舍的煙囪。雖然原先的美軍社區已蓋起一棟棟大樓,但社區裡還是有幾棵老榕樹被保留下來,在林立著嶄新建案的街區靜靜保留這段歷史。

美軍離開了,但「小美國」留下的影響依然可見。在土庫里的美村路、中美街等路名,正是這一帶農地因為美軍而發展的重要標誌。「美僑新村」這個稱呼雖然不是出自美軍本身,但也是臺灣人對美軍的見證,證明了他們確實在這裡生活過。

 


本文圖片與文字由蔚藍文化出版社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