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6文/盧沛文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共享城市 / 2020 年 / 都市。議題行動

第三空間:以共享為原料,閱讀日常生活的「地方」

文/盧沛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助理教授

文字大小:

第三空間:以共享為原料,閱讀日常生活的「地方」

「你哪裡人?」
「我臺北」。

這學期的第一堂課,同學們戰南北戰得興奮,中壢算不算桃園,鹿港算不算彰化,新北算臺北還是臺北算新北,苗栗到底是不是一個國,說宜蘭是後花園該不該生氣。生活中的領域分野從來不等於行政區界,用一座山、一條河來分別你和我自然不讓人滿意,若再加上時間的向度,過去的我統治了現在的你,現在的你又成就了將來的他,興衰與更迭就像呼吸一樣的,剛剛好而已。

是的,空間閱讀就是如此樸實無華而複雜。

 

雨夜的街頭、飄香的廚房⋯⋯總是離不開人的「第三空間」

有很長一段時間,關於空間的理解都是二元相對的:非黑即白,非善及惡,有用與閒置相對,好與壞該有明確的邊界,在教室就應該正襟危坐,在廣場就應該雄壯威武。這樣的理解雖然給了明確的定義,卻沒辦法說明空間中細緻的、交疊著的情感連結——

比如說,下著毛毛雨的傍晚、濕濕亮亮的路面、路燈的小黃光、車子開過去的紅色光影和窸窣聲,再加上路燈下離情依依(或是正在吵架)的情侶,變幻莫測的場景,悄然而生的情愫,若真要找一個特定的定義將任一空間分門別類,可以肯定的是,最後一定會徒勞無功。

 
雨夜街頭(Source: Jack Cohen on Unsplash)

20 世紀思想家昂希·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在他的名著「空間的生產(La Production de l’espac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中,揚棄了非黑即白的二元立場,以空間生產的三元論(或譯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conceptual triad of production of space)來解釋空間與人的連結:(1) 空間實踐(spatial practice)、(2) 空間再現(representations of space)與(3) 再現空間(或譯活現空間,representational space 或 space of representation)。

列斐伏爾跳脫了空間作為能夠各別歸類的「個體」概念,從建構主義來理解空間裡的各種「關係」。相較於執著在單獨的空間個體,探討空間中的部分(parts)如何與整體(totality)產生關聯總是使人目眩神迷。

比列斐伏爾稍微晚一點點的後現代政治地理學學者,同時也是都市理論家的愛德華·索雅(Edward Soja),則以「第三空間(Thirdspace)」的概念,延續並深化了列斐伏爾在空間三元論中再現空間的論述。

第三空間作為揉合了物理與心理象限,再加上時間與使用者的混合體,比起物體層次的空間實踐與精神層次的空間再現,更關注空間如何融合了實體、感官、情緒、經驗與記憶等各種「關係」。比方說,週末和媽媽一起做菜,酒足飯飽後和好朋友一起洗碗不小心創造出了一整缸泡沫的記憶;每週三隔壁鄰居的屋子總是飄來混雜著烤雞與大蒜麵包的香氣,抽油煙機的轟隆隆的聲音,隱含著媽媽忙碌中請勿打擾的警示;搬著高腳椅洗手兼玩水的小孩、打破碗的尖叫聲、泡沫溢出或菜翻倒等各種意外,這些都是具體而微、很重要卻無法被歸入第一或第二空間的事件與情境,都可以放在第三空間的範疇中感受。

 

所以我們懂了:有生活、有共享,才是「地方」

第三空間關注日常生活與空間彼此形塑的關係。(Source: Chinh Le Duc on Unsplash)

第三空間關注日常生活與空間實踐的不平衡發展,而這種不平衡與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有關。從第三空間的視角,由資本主義生產出來的消費空間,不能完全涵蓋因人們生活而有意義的「地方」——

地方是堆疊在歷史更迭與人類社會活動中的空間,正如不同群體會因為不同目的而賦予地方不同的含義,地方的模樣反映出社會的輪廓。同時,地方也是一個不間斷的成形過程,權力關係與社會文化不停地勾勒出空間再現,並藉由個人生命歷程與生活經驗展演一齣新的再現空間。

地方有著「共享」的本質。若從第三空間的概念來看,日常生活中的共享,自然也不會只存在於專業者所建構的空間實踐,像是不同型態的共同工作空間、單次付費無限閱讀的書店等。舉凡資源的活化與交換,活動的發生與更替,或是人與人單純的有機連結,這些空間中的對話與交流,都是構築一個地方的材料。唯有不間斷地在空間中分享並書寫,物質的空間才會成為對你我有意義的地方。

所以我們終於懂了,臺北究竟有多大,苗栗有沒有獨立,這些發問從來不會有標準答案。地方的建構像是一場和你和我和他都一起參加的接力賽,只要共享的價值一直在,空間的再現就不會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