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聲投稿】迎風狗運動公園
台北市計有1,692個能提供給犬隻散步及活動的狗公園,在適當的防護下提供犬隻盡情奔跑、消磨體力。迎風狗公園啟用於民國95年,也是台灣首座狗運動公園,總面積1公頃,位於松山區迎風河濱公園金泰段,由民權大橋下塔悠路由基6號水門進入迎風河濱公園,入水門後左轉後,沿堤邊道路行駛即可到達。
狗的社會跟人類相似,存在著好狗緣、邊緣狗,當然,劃分出不同的小團體也是一定要的。靜靜的坐在長椅上觀察著狗群,會發現牠們就像小學校園中的孩子們,先是小心翼翼的走向對方,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釋出善意,若氣味相投,只要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點到即可,兩狗便會如孩子般歡欣鼓舞,快樂的在草地上奔馳。當然,頭頭跟小嘍囉這種令人頭痛的關係也是存在的,當誤闖惡勢力時,看著自己的寶貝被欺負的飼主就如同孩子的爸媽,心裡既是焦急又是心疼。
人際關係是門了不起的課題,有些人操作起來易如反掌,有些人卻始終跨不過這道門檻。而旁觀者則是一種微妙的角色,似乎中立但也不怎麼中立,就著群眾意識的變化隨坡逐流。身為飼主的人們就某種程度上也是個旁觀著,望著這群狗孩子、心頭肉,心情起起伏伏。當然啦,當爸媽的怎麼可能中立呢?孩子被欺負時當然有無畏犬牙利齒衝鋒陷陣、勇敢救子的爸媽,人們吵歸吵,場邊的狗孩子全看在眼裡,也造就了日後地方狗群大老以及地方弱勢,這類紛爭幾乎天天上演。
不過,這些爸媽們其實也很容易受影響,場邊三姑六婆交頭接耳的,聽完一輪的育兒經後,自己曾經堅信的理論也已搖搖欲墜啦!人心嘛,誰有氣勢誰就有道理。
不過,這些爸媽們其實也很容易受影響,場邊三姑六婆交頭接耳的,聽完一輪的育兒經後,自己曾經堅信的理論也已搖搖欲墜啦!人心嘛,誰有氣勢誰就有道理。
看著看著才發現,狗公園不就是人類社會的縮影嘛,多?清晰、多?犀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