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5文 | 劉盈孜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2019 年 / 都市。觀察筆記

〈藝居—家的進行式〉原來我們這麼近:散居在木柵的東南亞移民

文 | 劉盈孜

照片提供/陳正成

地圖繪製/丸同連合 UN-TONED Media

文字大小:

〈藝居—家的進行式〉原來我們這麼近:散居在木柵的東南亞移民

前言:社群是抽象的詞,但是在文山區,打開家門,走進市場,臺國越印粵聲道譜成的交響曲,東南亞社群是那麼實際的存在。搬到木柵,我們成為社區的新住民,一起探索和鄰居的距離,生理和心理上的。

「哥哥 18 歲,跟叔叔去,偷渡船本來載 200 個人,最後載了 400 個人,到外海就沈船了,後來連續很多都沈船。那船上很多我都認識,同學家裡八、九個人,全部都罹難,剩一個回來。叔叔跟我哥他們是坐在艙裡面,沒有辦法出來,我聽回來的人講,400 個人回來 90 個左右而已。」

聽起來像上個世紀的事,其實距今不過三十幾年前。越南商店第二代老闆陳正成,越南華僑,父親厭惡共產黨,國共內戰時,從海南島到越南,南北越分裂,他們一路向南。陳正成有記憶以來,他都在搬家的路上,光幼稚園就換了五個地方,求學過程中,班上同學一個一個減少,「突然就不來了,偷渡不能讓人知道。1978 年,我唸高中,一個班 50 人,原本 10 個班,畢業時只剩 3 班。」

哥哥和叔叔搭上偷渡船,一人付了 12 兩金子,越南政府抽一半,偷渡船成本提高,所以才超載。好一陣子,沒人敢想偷渡,直到陳正成 20 歲,他跟弟弟才又找上偷渡船,在柬埔寨的荒島 KAMPOT 上等了半個月,又被抓回越南。

陳正成右上來台前拍攝的全家福                             (陳正成(右上)來臺前拍攝的全家福)

最後他們是搭飛機離開 1976 年到 1990 年,僑務委員會啟動仁德專案(又稱空運專案),專機接送越南難民,從西貢到泰國,再轉到灣,超過 6,497 個南越華僑成功申請。陳正德一家人,1982 年申請,1988 年到灣,「1980 年申請的,1981 年就到灣了,我們 1982 年申請,等了六年,蔣經國過世,政局有些變化,很多事發生。」

越南難民總數約 12,534人(1975 年到 1988 年)

1.九曲堂接待站 3,939 人(南越越華為主,海漂)

2.仁德專案 6,497 人以上(南越越華為主,空運)

3.澎湖越南難民營 2,098 人(南北越華及越南人,海漂)

當時他 26 歲,飛機行李限重 20 公斤,一卡皮箱,除了簡單的衣物,最重要的是黃金。到灣兩年後,他們申請到安康平宅,被外界稱作貧民窟的地方,14 坪的空間,住著一家六口。

安頓後,母親在安康市場開了越南商店。1990 年代末,灣政府開放越南移工、婚姻移民,1999 年越南入境灣人口為 5,953 人,2000 年飆升為 26,792 人,雖然木柵一帶的移民人口沒有明確的統計數字,兩間越南雜貨店的老闆最能感受人口的增加,市場內逐漸出現越南金飾、唱片、紋眉的店舖,平日附近的越南移民常來串門子,週末假日同時段可達數百個移民聚集在此,連在桃園的東南亞移民,都聽過安康市場的「越南街」。

2006 年,安康市場拆除,群聚的店面四散,越南商店搬到木柵市場附近的指南路,陳正成從母親手中接下雜貨店的生意。在灣,陳正成搬過五次家,「房東要賣,那時候賣兩百多萬,買不起。」陳政成從父親的出生講到上一個住所,大概兩個多小時,越南商店來過三個送貨的司機、七個客人,有用國語、廣東話、越南語的,有問辣椒醬、烤餅、生米的,已經不只越南人會來,印尼人、灣人、華僑都有。

2                                               (文山區越南移民事紀)

「興隆也好、安康也好,裡面的人群非常多元,這對人類學比較來講是個寶庫。」政大民族學系的高雅寧教授在政大教書 12 年,剛開始只是到越南大食館吃麵、文如食品行買些南北貨,後來都成為朋友,「這幾年覺得時間成熟,開始做研究。」居民被簡化成東南亞移民、越南華僑、婚姻移民、新二代,但是每個居民從哪裡來、和社群如何互動,實則有著不同路徑。高雅寧開授公共人類學課程,由學生組成研究團隊,聚焦在安康平宅其中五、六個越南華僑,研究者和受訪者是合作關係,共同完成書寫與紀錄,研究者的蹲點,更像陪伴。

陳正成學生時期的剪貼簿                                        (陳正成學生時期的剪貼簿)

陳正成右和高中時期的死黨                                   (陳正成(右)和高中時期的死黨)

安康市場拆除,北市政府透過社會局輔導安康平宅住戶搬遷,繼而興建的是興隆公宅D1、D2,D2 剛於 2018 年啟用,510 戶進駐其中,其中 153 戶是本來的安康平宅住戶。公宅提供托嬰、老人照護空間,希望回饋周遭鄰里。青創住戶、都發局的公共藝術計劃都嘗試和附近的學校與社區有更多交流,但是除了共處同個時空,心理的距離很難在短時間內拉近。透過已經長期駐點的團體或學校,例如伯大尼、食物銀行、明道國小、文山幼兒園等,興隆的新住民對社區有了初步的了解,幾項計畫都在進行中。

我們都是某個地方的新住民,誰都無法保證會待多久,在第四次拜訪越南商店時,陳正成拿出一本老相簿,一張高二時期的合照,每個人的頭只有半片指甲那麼大,「她們家四姐妹都在美國了、這個英文老師嫁給丹麥人,這還在越南,我上次回去有找他。這三年開始用臉書,有聯繫 到。這個是死黨,一直找不到。」他們相處的時間可能連三年都不到,但是 40 多年過了,彼此還繫著一條隱約的線。不知道 40 多年過了,繫著興隆、安康的線,會不會更堅固?

map                                        (越南商店陳正成移動地圖)


地圖繪製 / 丸同連合 UN-TONED Media


參考資料
黃雋慧 《不漏洞拉:越南船民的故事》,衛城出版(2017)
張子午〈台北市最後的貧民窟──安康社區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王志弘、沈孟穎《疆域化、縫隙介面與跨國空間:台北市安康市場「越南街」族裔化地方研究》


完整閱覽《興隆移動誌》第一期 Chao Ban!你好!

版權聲明:《興隆移動誌》為臺北市公宅公共藝術計畫《藝居─家的進行式》之《藝居社區報》針對文山區區域特色規劃製作。刊物檔案僅供瀏覽,照片、文字、設計版權屬於各創作者,如有下載、重製、竄改等情事,創作者將保留法律追訴權。
 

臺北市公宅公共藝術計畫《藝居─家的進行式》主辦|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執行|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