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4文 | 曾稚驊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2019 年 / 都市。議題行動

都市美學再進化:專訪張清華建築師/曾稚驊(下)

文字大小:

都市美學再進化:專訪張清華建築師/曾稚驊(下)

 

健康公宅的設計

對於公共住宅與社會住宅來說,許多設計已經成為基本的必備項目,不管是住宅單元的混居、公共空間的留設或管理的效率等。然而,在不同的設計案,建築師仍然可就在地特色與生活方式的創新挑戰。

健康公宅的興建方式採取設計監造標,提供了建築師一個更加創新揮灑的空間。「設計監造相較於統包,較不會受到營造廠的干涉而限制了全案創意的發展,營造廠將本求利或特殊創意不願深入,設計監造標則是建築師要付全責,當然掌控預算的能力也很重要。」而設計監造標的招標對有經驗公共工程的建築師有更大的意義,他才能完全發揮,尤其是在社會住宅這樣公共性很強的社宅設計上。

而混居是社宅設計很重要的配置方向,垂直、水平都可混,建築師說,水平混居會增加很多設計難度,此時模矩很重要,未來重新組合的彈性,及安排鄰居的生態多樣性。

除了混居之外,鄰里互助和共居的空間氣氛也是重點。「盡量創造公共空間,創造為一條開放的街道,如街屋兩邊是單元,在街上跟鄰居見面、打招呼,兒童、老人都可散步。」

另外社宅的公共空間應開放,並顧及周邊社區的居民共同使用的權益。「公共議題可以因此被創造出來」,張建築師說,「私人住宅的議題都是以銷售及市場為優先考量,無論放入的設施或規劃,原始的意義就是要提高房屋的附加價值有利銷售。而公共設施不是只為住在社宅內的人所做的,政府的預算理應住在附近的人都可以享用。」

但公共設施也不能無限擴張需平衡政府維護管理的開銷。「我覺得公共空間應集中並儘量靠地面層,未來的維護者、不只是政府,希望可喚醒使用者共同監督,設計者及政府要思考這棟建築未來數十年的維護管理費用,如何降低全民納稅人的成本。」換言之,建築師的自由揮灑還是要建立在理解各種使用者、關係人的思維上,「集中的公共空間在管理上比較清楚,而且效益會比較高,空間開放還可達到自然通風、採光的目的」。

另一方面,在個別的住宅單元中,也有公共/私密的考量。「其實有一件事我比較在意,那個時候做陽臺之間分隔是視覺不穿透但聲音可穿透,讓住戶之間可以在陽臺聊天、打招呼,但市府認為需確保住宅的私密性,因不知未來鄰居是誰,所以就全部把它隔起來」,建築師略帶無奈地說,「日本的住宅甚至是可以從自家陽臺走到其他住家,因為那還帶有逃生功能。」在社會住宅,這樣的設計讓人們不是只有在走廊或劃定的公共空間才能交流,而是讓人們彼此交流的機會透過細節的設計也能增加。

另外,考量健康公宅的基地較為狹長,以及周邊民眾的意見,建築師也在景觀上做出調整。「健康公宅在建築之間的平臺,一來是住戶可以走到戶外互動,另一方面也是不要阻擋其他里民的視野」,建築師強調,健康公宅的平臺上的活動更容易被看見,對於管理維護上也會相對容易一些,可減少監視的死角。

12-二區老樹廣場與屋頂農園
                                   (健康公宅二區老樹廣場與屋頂農園)

 

綠建築與新思維的摸索

健康公宅在建築設計上從綠建築的思維也帶動目前許多社宅在設計中希望達到的目標。「綠建築社宅,最大的目的就在於節能與幫助使用者省錢,為了通風我們設計更多百頁窗,然後每層平面透過走廊端點的喇叭口利用物理的白努利定律增加空氣對流,廁所也多對外,住宅單元內的通風良好,到夏天可以減少冷氣消耗,到處自然採光讓白天不需要開燈,完全從節能來幫住戶及政府省錢。」

綠建築的另一重要的目標,是如何讓使用者舒適。「其實要取得綠建築標章很容易,「然而,不管是綠建築或國內各種建築相關標章,都要讓使用者能理解,設計者用的心力做出的規劃,使用者好好利用並珍惜」。建築師也分享當時一個有關綠化的夢想,是希望一併將附近停車的巷弄都綠化、成為人行步道,將停車都收到地下給周邊里民多加使用,如此可增加人行穿越和散步其中的戶外空間。然而,最終這樣的方案在政府與里民的壓力下難以達成,大家還是喜歡道路和停車。

從使用者觀點出發的規劃設計,藉由使用後的檢討。一同前往訪談的原典創思同伴提及,綠化與景觀保存留下來的老樹廣場就提供了鄰里居民與住戶之間的互動機會,此外建築內留下來的綠化空間、菜園等,也在住戶的要求下逐漸開放。「大家對於種菜其實是非常有興趣,出乎我們的意料,居民幾乎是搶著登記」,原本都發局基於維護管理考量不希望一次開放,在居民的要求下政府也逐漸把空間的主導權交付到居民的共同使用上。

循環經濟在建築設計上,也是張建築師關注的重點之一。2018 年 7 月的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上,張建築師就曾撰文討論循環經濟的重要性,不只是工法、建材,或新興技術如BIM的使用,更在於使用權概念的轉變,以租代買的方式來增進空間與設施的共同使用。「我會鼓勵政府在設計、施工與營運更多委外,讓全民主動參與並降低政府執行的風險,建築師舉例,施工的營造廠應至少未來5年參與營運,由廠商協助確保建物品質,五年內因需自己建造自己營運才會蓋出不要太多維護的建築。

09-二區老樹廣場
                                   (健康公宅二區老樹廣場與活動中心)

 

公共的都市美學

談到對現階段公共住宅的整體觀察,建築師將最終的重點放在公共住宅的美學上。「我覺得因大量建築菁英投入社會住宅的產業,讓臺灣的居住產業提供了除房地產的建築與美觀之外另一種選擇,而且還因此提升公共美學。」極端私有化的豪宅與過往品質惡劣的國民住宅間的另一種可能性,讓住宅既可以是公共的,又可以是相當美妙的。建築師強調,「過去談論到『公共』,都是說要蓋得很堅固、很永恆,可是我想說的是,不要忘記最後面還是要美麗,美麗才會成為永恆」。

「現在的都市美學其中一環就要透過公共住宅,因為公共住宅的推動目前是都市裡面一個影響力很大的平臺,在小坪數下動輒數百戶,集中了更多的市民,公共住宅的品質與使用經驗,就是這些美的感受如何對外傳達。」建築師不避諱談及許多現有的瑕疵,但是還是強調最終需要回到美感體驗上,影響了建築與居住如何被理解與討論。「不管是綠建築、社會參與,最後做出來的東西還是必須要漂亮,人們才會注重建築設計的理念與實際結果」。

對建築師來說,公共住宅的美學正包含在都市品牌和自我定位中。「這是政府品牌、都市品牌的行銷,要透過這種公共的社會住宅的興建來傳達都市的定位,不要說他只要是公共就好」,建築師說道,公共性與美學的同步提升,才會避免讓公部門的建築只被當作實用的產物,卻缺乏對於都市的自我定位,連帶影響到對於公部門建築的支持。「如果品牌有打造起來,大家願意支持,那資源的分配與再分配只要合理就更能被接受,還能留下參與者有發揮的餘地」。

公共住宅既不能在美學上落後於房地產,還要能比私人擁有的房地產有著更普及的公共性。建築師提及,在興建健康公宅的過程中,曾經因為建築損鄰的爭議而到一些豪宅之中檢查,「我們就進去,大廳就很封閉,圖書館也沒人,做的就形式化的show off」,對建築師來說,環境品質、通風與採光,乃至於屋頂或公共空間,公共住宅既然是都市美學的新典範,就應該要走得更前端。相較於現在臺北市公共住宅的建築設計,建築師更不斷發想,是不是除了現有的、乾乾淨淨的空間,還能夠留下一些空白與粗糙之處,讓人們有共同發揮與創作的機會,也許是社區留言板,也許是菜園、川堂、平臺與公共空間,也許是更開放的都市景觀。「這是社會住宅,你要讓來的人很inspiring,你一定要留白給他們去做創作,不要把空間都做完。」

「我覺得很重要的是,此次臺灣社會住宅的興起讓人重新認識什麼是居住,不然想到住宅就想到房地產,公共議題彷彿不存在。」建築師更讚賞了現階段如青年創新回饋計畫等社區營造活動,「辦那些活動我覺得是很棒的,去帶動、去使用公共空間,這些公共空間如果沒有被帶動與使用就只會被空在那邊。」建築師強調,不同於被動地觀察住戶如何使用空間,這些社區營造、透過引導讓使用者能夠捲動起更多人,這樣的社會設計是更積極介入人們的觀念,透過專業者去幫助非專業者,來激發人與環境的互動,最終朝向促成人們共享、認可公共空間與公共生活。

01-全區建築外觀
                                           (健康公宅全區建築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