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雄本老屋 林小渝、王丞希
拾光境好:與你一起享受退休生活的陽台
「拾光境好」是一對已邁入退休生活的夫妻,為了未來所規劃的無障礙生活空間。這對夫妻居住在大安區已有近30年,隨著退休後生活步調的改變,空間使用的重心也有所改變,加上希望能未雨綢繆為老年生活做規劃,讓他們重新思考如何讓家中空間更符合目前的需求。
台北村落之聲邀請到拾光境好的屋主,分享改造的過程
| 退休後生活重心的轉換成為改造的契機
屋主潘小姐舉家遷入時曾改造過一次,當時格局為四房兩廳,為求更多使用空間來照顧小孩,便將陽台外推,考量先生喜愛種花草,所以保留約三分之一的陽台空間,不過先生需要跨出窗戶才有辦法澆花。夫妻兩人皆為醫生,早期事業繁忙,時常需要大量閱讀資料、撰寫論文,因此夫妻較常使用書房空間,當時客廳反而較少使用,也因室內隔間較多,整體空間採光較不足,尤其是廚房較為陰暗。
剛入住時將陽台外推,保留三分之一來擺放盆栽
近年夫妻相繼退休,雖然仍在醫院做兼職工作,生活仍然忙碌,但相對也多了很多喘息的時間,已經不須再產出論文或研究報告,因此居家空間的重心漸漸由書房移置客廳與廚房。在兒子的建議與推薦下,夫妻決定進行第二次改造,並以無障礙空間為主要設計要求,希望改造出符合現在使用需求,同時隨著夫妻倆老化,仍能維持身心健康與尊嚴的空間。
| 無障礙設計與室內設計的平衡
無障礙設計在這次改造中成為了改造的核心理念之一,而這一理念的背後,源自於屋主潘筱萍自身的專業背景,身為一名復健科醫師,她深知無障礙設計對於年長者生活便利性與安全性的重大影響,因此在改造時,她以專業的角度向設計師提出了多項具體需求,確保家中每一處都能夠適應未來可能出現的行動不便情況。
潤澤明亮設計事務所的林宥良設計師負責了這次的改造,在思考整體空間風格與無障礙設計之間的平衡下了許多功夫,如家中大門以及室內所有門扇,皆需要加寬至輪椅可輕鬆出入的寬度,室內改為滑門方便開關;除了浴室及陽台因需防水而施做斜坡,室內所有地板高度都整平;在家具的規劃上,讓沙發椅背、餐桌椅子、桌子皆為移動路徑上的「扶手」,以家具的設置取代多數人排斥的、像療養院或醫院的鐵扶手。
在室內移動路線上,設置了可以作為「扶手」的家具
格局上,改為2+1個房間,除了夫妻與兒子各自的房間,客廳三角區設置另一個小臥房,以落地透明拉門作為隔間,這個空間主要是希望未來作為照顧生病的家人使用,不論是在客廳或是在廚房,皆可輕鬆觀察房間內狀況,同時也有設置窗簾及隔間,保留病人的隱私權。
客廳的三角空間規劃成能照顧家人的地方
| 將外推陽台還原成半戶外空間
考量到兒子長大、夫妻皆退休,生活型態及空間使用都已改變,加上旅遊時看見歐洲的小陽台,儘管空間不大,人們依然能夠在這裡享受生活的畫面,讓潘小姐對陽台空間有了生活的想像,因此在這次改造時,便要求將陽台空間復原,除了將陽台空間還原至半戶外空間外,為了能更好的使用陽台,還要求退縮室內空間將陽台加大。
重新恢復為半戶外空間的陽台帶來充足的採光及通透感
現在,陽台不僅提供了與自然接觸的機會,還成為了潘小姐與另一半享受愜意時光的地方。在天氣美好的早晨,鋪上一條漂亮的桌巾,夫妻兩人在陽台上吃早餐、喝咖啡,靜靜地感受陽光灑下,這樣的生活讓他們重新感受到與自然的連結,也放慢生活的節奏。這個陽台不再只是住宅的一部分,而是他們生活故事中的美好篇章,為每一天的時光增添了溫度與情感,也為他們的退休生活創造了歐洲般的愜意與浪漫。
鋪上桌巾,配上先生擅長的手沖咖啡,一起享受靜靜的美好
| 不只安全,也是越住越開心的空間
潘小姐笑著說,雖然生活依然繁忙,但退休後有了更多自己的時間,開始培養爵士舞和爵士鼓等興趣,加上改造後廚房機能大幅提昇,讓他愛上鑽研廚藝,現在招待朋友可以端出好菜,也能帥氣地調一杯好喝的馬丁尼,現在的生活讓潘小姐有更多和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改造後,無障礙的設計與規劃,讓他能少一分對未來的擔憂,恢復的陽台空間,除了為室內提供採光與通風,也有了一個能與另一半好好享受退休生活的空間。
與另一半一起享受退休生活的陽台
希望更多的住戶能從這些案例中獲得靈感,讓老房子注入新的生命與活力,透過陽台改造提升居住品質,更能為生活增添更多的可能性與美好體驗。陽台的轉變,將不再只是一個小改造,而是改變生活方式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