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2文 | 王俊雄、李彥良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2014 年 / 都市。再生政策

從 URS21 看城市問題的整合視野 / 王俊雄 李彥良對談

文 | 王俊雄、李彥良

王俊雄
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李彥良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文字大小:

從 URS21 看城市問題的整合視野 / 王俊雄 李彥良對談

「2014 年 6 月,中山創意基地 URS21 在營運期滿後宣告熄燈,正式回歸政府進行後續規劃,《後都市的共生╳共創:中山創意基地 URS21》是基地經營三年的成果記錄,邀請你再次參與其中。」
 

在 URS 計畫當中, URS21 是一個奇特的發展……

王:在都更處所推動的 URS 計畫當中,URS21 是一個奇特的發展。URS 的基地大多像 URS127,是可以由學校或學會透過公益模式經營起來的小型規模,但中山創意基地其實超越了一般 URS 基地的尺度。忠泰基金會的經營模式不像學界的游擊戰形式,不管是在經營方法、內容以及與社會發展的關係上,都是正規軍的打法,這是比較值得被推廣的方式。

李:也許是因為 URS89-6 的互動經驗,讓都更處認同基金會在城中藝術街區的作法,於是設定 URS21 作為創意聚落。不同於城中藝術街區單純提供藝術家聚集,URS21 被期待成為有產出的創意產業中心。都更處同時也認為應該鼓勵企業投入這樣的工作,於是引出一條介於 OT 與學校經營之間的新道路。


可經營的 URS 模式

王:透過前期的工作坊達成對 URS21 作為設計產業發展基地的設定,若起初沒有這樣的指認,我相信後來的中山創意基地可能也不會有這樣的定位。當時捷運中山站周邊的設計和文創能量已經開始發生,並且往雙連站方向擴散,但基本上還停留在年輕族群的產業,富有設計力但卻並不明顯,所以我們認為這個據點非常適合進行設計產業的思考運作,與中山站周邊商業性質做出區隔,在雙連站這一帶形成新的狀態,我認為如果中山創意基地若可能繼續經營,一定可以發生這樣的效益。

 

這裡的能量,來自不斷發生的人與事?

李:有些人認為這裡只是「舊空間再利用」,但既然這裡是 URS 基地,關鍵應該是「Regeneration」(再生)的功能,這與單純的再利用有著程度上的差異,因此我們也以此期許自己,所有在此發生的案子不能只是維持它被帶來時的原始狀態,我們會希望能使討論再進階,以激化其下一步的變化。

為了鼓勵各界人士的參與,基地不能永遠侷限在專業社群的活動,也不能只是選擇面對一般社區民眾。但是兩者應該如何兼顧,甚至讓彼此之間產生交錯與連結,其實是這2、3年間還無法完全做到的。

 

城市問題,需要更上位的整合視野

李:城市的發展應該要有一個更上位的計畫和整合視野。6 月底當中山創意基地必須依合約結束後,或許正是一個機會,讓大家真實感覺中山創意基地的從無到有,又再度從有到無的過程,在這種差異上,確實地研究與討論:到底居民對這塊地的期待是什麼?這樣的期許是否能夠反應到政策上?實際操作一次真正從民意反推回來的開發到底是會如何?

final-2

bookLIST-0730-01_620           (完整內容詳見《後都市的共生╳共創:中山創意基地 URS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