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7文 /編輯部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共享城市 / 2020 年 / 都市。議題行動

共享這一片海:「海幫手計畫」用一張船票,連結鯨豚、海洋與他的子民

文 /編輯部

文字大小:

共享這一片海:「海幫手計畫」用一張船票,連結鯨豚、海洋與他的子民

長年生活在城市裡的民眾,大概很難感受到身為一名海島的子民,與大海之間的連結吧。如果你曾搭火車到東部,通常會發現在火車通過隧道、大海瞬間出現在眼前時,車上多數乘客的目光立刻被吸引、甚至紛紛拿起手機拍照的景象。

為了不讓海上的風景成為虛構故事

位在東部縱谷平原的花蓮市區,確實是一個典型的山海之城,連「花蓮」這個地名,也是由早期先民望著花蓮溪出海口與太平洋激起的浪花,形容此地為「洄瀾」而演變來的。這樣的城市,有許多條馬路連接著山海兩端,常常路的一頭是山林,一頭便是海濱,即使步行,也能在短短的 1 小時左右,從海岸走到山腳下。

花蓮港的港嘴對面便是海岸山脈的嶺頂,這裡也正是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半塊的交界處,展現山海之城的獨特自明性。 (圖片來源:海幫手蘇小傑提供)

這樣的特殊環境條件,使得在地居民的生活長久以來與海洋有很深的連結,當中不少人是與海為伍的討海人,像是國內知名的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老師,便是土生土長的花蓮人,在成為作家前,也是經驗豐富的討海人。

海上許多精彩的風景,並不為多數人所見。廖鴻基曾說,當時他每次在海上工作完,回到岸上,分享他在海上所看到的一切,陸地上的人多半抱持著懷疑的眼光,或是像聽完虛構故事般莞爾一笑。往後為了讓更多人關注海洋,共享大海的知識與資源,廖鴻基除了書寫之外,亦在 1996 年組成尋鯨研究小組,調查東部近海的鯨豚資源,調查結果意外發現,花蓮近海的鯨豚目擊率高達 9 成。

東部近海擁有豐富的鯨豚資源,有時在沿岸就能發現鯨豚的身影,圖片為美崙溪出海口 。 (圖片來源:海幫手蘇小傑提供)

為了進一步從事海洋科普長期研究、推廣海洋文化教育,廖鴻基及其他夥伴於 1998 年成立了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及多羅滿賞鯨公司,以社會企業經營模式,開啟了新形態的海洋休閒活動──賞鯨航程,希望透過軟性休閒的賞鯨活動,引導民眾一起感受過去陌生的海洋環境,並藉由航程體驗中觀察到的海洋現況,回頭思考當代的環境議題。

更重要的是,在現今漁業資源匱乏的困境中,賞鯨活動亦能提供船員、漁民等在地海洋工作者另一個工作模式的想像──或許除了捕撈與獵殺,我們能用相同的專業技能,嘗試與大海建立另一種「共生模式」。

共生,從喚醒和大海的連結開始

要建立一個新的海洋共生模式,須由多方角色共同參與改變及嘗試,包括參與的遊客。

多羅滿賞鯨公司的副總呂世明大哥,就自己長期工作經驗及觀察下來,發現遊客對海洋確實擁有許多想像,有些是美好放鬆的,有些是未知恐懼的,然而真的要去描述海洋的樣貌,卻很難具體給出一個形象,因為大海跟城市一樣,是一個龐大的複合體,很難用單一觀點或是敘述來完整表達。不同的人會以不同的觀點詮釋大海,好比說當船隻在海上遇到 10 米高的大浪,多數人一定會趕緊迴避,然而,專業的船員會選擇將船頭轉向對準浪尖,義無反顧地與眼前的風浪正面交鋒,因為,這是破浪的唯一方法。


每一天的大海都有不同的樣貌,有時風平浪靜,有時如同浮世繪般洶湧絢麗。(圖片來源:海幫手蘇小傑提供)

討海人多年來與大海為伴,多年來的觀察、理解和經驗,讓大海之於海洋工作者而言,就像是家門外鄰近的街廓,是日常的生活場域;然而對於長年處於內陸或城市裡的民眾,當船隻駛離港嘴後,看著船舷逐漸駛入眼前的黑潮,對他們而言,彷彿像離開大氣層,航行在宇宙中一樣充滿未知。

有別於一般單純的娛樂活動,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及多羅滿賞鯨公司,以海洋科普研究及海洋文化教育為核心,並以友善環境為原則規劃賞鯨活動,從出航前到全程賞鯨航程,都有基金會培訓的專業解說員解說,讓對海洋感到陌生的一般遊客,透過這趟航程,了解海洋環境及鯨豚的基本知識。

每趟航程在出發前都會有專業的解說員以詳細的圖片做行前解說。 (圖片來源:海幫手鍾硯丞提供)

賞鯨活動進行時,遊客也會了解並共同維持「友善海洋生物原則」,例如在海上蒐尋鯨豚蹤影時,不以聲納設備干擾鯨豚;發現鯨豚時須保持適當距離,讓鯨豚選擇主動靠近船隻,並且避免長時間滯留在鯨豚周遭以降低干擾等。這些友善海洋生物的原則,試圖與海中的居民建立良善的溝通語言,因為唯有良善的互動,才能維持鯨豚繼續與船隻的互動可能性,而跨物種的交流,正是賞鯨活動持續進行的關鍵。

每次的航程都是由知曉整片海域的船長及船員們以肉眼的方式進行探索鯨豚的蹤影。(圖片來源:海幫手陳昱翔提供)
 

自從第一艘賞鯨船從花蓮出港至今,已過了 20 幾個年頭。這些年,多羅滿的賞鯨船帶領許多遊客到海上,體驗不同空間場域所帶來的啟發及感官經驗,航程中不僅能見到海洋生物最真實的樣貌,也會目擊到環境現況。

例如,縱使東部近海的鯨豚目擊率高達 9 成,有時還是會不幸遇到「槓龜」的窘境,但海上飄流的垃圾總是不會讓人失望──二十幾年來,沒有任何一艘航班,在整趟航程中,沒看過一個海洋廢棄物。當人們來到海上,看見充滿野性之美的生物,與熟悉的飲料瓶共遊的畫面,心裡或多或少會「有些想法」,這正是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及多羅滿賞鯨公司,希望透過賞鯨航程能帶給遊客的另一層海洋體驗。

在大海中遇見的野生鯨豚,所有的活動都未經過排練或是苛求,是他們最真實的樣貌。  (圖片來源:海幫手蘇小傑、陳昱翔提供)

有時候可能整趟航程都沒有發現鯨豚的身影但總能發現來自陸地被遺棄的海漂垃圾。  (圖片來源:海幫手蘇小傑、陳昱翔提供)

利用剩餘船位,串連各地專業者的海幫手計畫

為了擴大海洋科普紀錄及推廣海洋文化,多羅滿賞鯨公司 2019 年發起了「海幫手計畫」,以每趟航程多餘的船位,招募對大海有熱情的群眾培訓成為海幫手。成為海幫手之後就能免費登上賞鯨船出海,協助進行海漂垃圾及鯨豚活動等海洋影像紀錄。呂世明說,原本以為這只會是地區性的實驗計畫,結果卻意外的連結起一個來自各地的特別社群。海幫手的成員來自四面八方,有些人甚至從中央山脈另一頭的臺中前來擔任海幫手,大家的職業、年齡層也不盡相同,卻因為心中同樣迷戀海洋與鯨豚,而來到花蓮,和多羅滿賞鯨公司一起出海。

海幫手計畫,讓空閒的船位成為攝影手的最佳取景位置,同時也讓原本待在防潮箱的相機,能發揮價值,擷取海上的光影。雙方以各自擁有的資源共同合作,並擴大手邊資源可利用性,創造更多、更豐富的可能性與成果。除了航程紀錄成果以外,呂世明說,最大的驚喜是結識一群智囊團,每一位海幫手都是不同領域的專業者,不論是工作或是生活上,時常能獲得從來沒想過的建議與靈感,這更是原先在執行「海幫手計畫」沒意料到的收穫。

原本的剩餘船位,透過共享資源策略,招攬了多元的成員,不僅讓船上的互動變得豐富精采,在每個海幫手回到岸上和原本生活時,也能帶著每趟航程的收穫,與身邊的人分享在海上的所見所聞,讓每趟賞鯨航程所帶給陸地上的訊息,又多了一些。

海幫手計畫,讓空閒的船位成為攝影手的最佳取景位置,同時也讓原本待在防潮箱的相機,能發揮價值,擷取海上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