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9採訪編輯 / 劉修岑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城市修護 / 2022 年 / 都市。網絡經營

修復城市空間也復育人心 / 專訪一碼IMMA—人與物的再生基地

採訪編輯 / 劉修岑

文字大小:

修復城市空間也復育人心 / 專訪一碼IMMA—人與物的再生基地

 

回到家關上門,都市的住居空間分隔出「自己」之外的人們,切出了階層與疏離,一個隱身在臺北市南萬華早期整宅地下的一碼村,創造出讓人們相遇的「空間」,同時也創造機會讓「人們」得以再生,不僅修復了城市空間也復育人心。城市的未來想像不應只有外觀硬體建築的實質改變,也必須照料人心、復育人情關心。在城市快速運轉前進的同時,也需要放慢腳步聆聽微弱卻堅強的生命聲響,聽見臺北的聲音、聽見人們的心聲。

 

因空間而不期而遇的人們:一碼村民們

在萬華南機場忠恕社區地下室裡的「一碼村」,原先是一處廢棄的國軍福利社,2016年臺北市都更處推動「老舊街區活化駐點計畫」之下,吸引許多NGO組織進入這裡開始凝聚,2020年一碼創辦人之一的黃芳惠因緣際會之下來到這個地方,決心承租下來,在此進行近400多坪的空間改造,就此催生出一碼村,讓社區居民、社群工作者、無家者、一般大眾等在此匯聚,集結公私部門、團體與個人的力量,成為城市中人與物的交流節點,以有機型態的網絡關係產生社會正面支持效力。


初次抵達的人可以發現一碼雖然位處地下室卻讓人感受不到一絲潮濕、霉味,反而是一個通透、舒爽甚至有些綠意盎然的地方。有賴當初建築規劃為傳統市場之用,設計出的下凹式中庭讓陽光得以進入並保有透視感,再加上一碼村民的巧手改造使然,隨處可見的植栽、排氣通風的規劃,也讓這裡從堆滿雜物的破敗地下空間搖身一變,成了奪得2021年臺北老屋新生大獎社區空間類首獎的殊榮。

➤延伸閱讀:【2021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從「老屋新生」到「社區創生」:以社區為概念的整建維護型都市更新

一碼位處忠恕社區地下空間,原為傳統市場已於2015年結束營業。(source: 劉耘桑拍攝)

走進室內可以發現各處妝點著不同風格的空間,有適合多人開會的大長桌區、也有讓小團體討論的小方桌、更有許多適合一個人發懶的沙發區,好似在招手歡迎所有人在此找到一個舒適的角落留下來。空間裡所有可見物品舉凡傢俱桌椅、燈泡、電線等近乎90%都是捐贈品再經過村民們巧手改造而來,沒有任何牆面隔間的設計,明確宣告出空間開放的態度。一碼團隊以空間協作、協進的角色自居,讓關心不同議題的人們在此聚集,而空間的開放性也讓討論、交流、串連變得自然與可能。

室內空間綠意盎然(source: 劉耘桑拍攝)

一碼所在地萬華原先就匯聚許多關心各種議題的NGO,而團隊最早於2016年與「南機拌飯」【註1】就有互動連結只是尚缺乏共同場域,黃芳惠說:「一碼不是先預設好工作夥伴,而是因為空間環境而互相認識、進而關注對方的議題,從事情中長出事情、再產生倡議與後續行動。」目前在一碼村裡有全國社區大學促進協會、大水溝二手屋、人生百味、夢想城鄉協會、社區實踐協會、五角拌、大腳印關懷協會、職人平台等組織與個人進駐,即便每個組織關注的議題都不相同,但透過開放空間的特性,都能自在交往,延伸凝聚出更大的力量。

➤延伸閱讀:來一碗「南機拌飯」—深入勞力和權利共享的地下社造勞動合作社

此外,一碼的開放性空間設定也包含鄰近居民,讓每個人都習慣使用這個空間,熟悉了空間的居民也從生面孔變成熟面孔,自然而然成為一碼村的一份子。黃芳惠補充說:「像是這裡有年輕的村民因為自己居住的空間比較小,向外尋找活動空間而來到這裡的法國人與他熱愛烘焙的女友,也有因為在家裡與家人關係較緊張的小畫家村民,時常來到一碼畫畫,洗手間牆面就是出自他之手。」採訪這天也遇到許多村民正在「使用」這個空間,像是因為外面下著雨而在室內空間散步運動的居民,也有剛剛才從浪人食堂工作回來的木作與電器修理達人,在此喘氣休息。

洗手間牆面的彩繪出自一碼村民之手(source: 劉耘桑拍攝)

 

以空間會友、發展議題、催生行動、形成網絡

關注一碼臉書的讀者可以發現每個月都有許多活動在此發生,如手做工作坊、講座、放映會、市集等不同類型,對一碼來說策辦活動更像是為了交朋友,從與大水溝二手屋合作的免費市集吸引鄰近的居民參與,到主題性的TRY TRY市集聚焦各種不同議題的社群,黃芳惠補充說:「今年4月17日舉辦的蓋亞世界地球日市集,吸引到一群關注生態環境保護、無痕登山、友善農法、綠色療癒議題的群眾來到一碼」;另一位創辦人吳婷婷也分享在2021年3月一場讓兒童當攤主的TRY TRY市集中,除了匯聚臺北各地關心兒童青少年議題的單位參與之外,在現場看到所有小朋友友好地玩在一起,那個場景看不到社會附加的標籤,而是人與人之間最真誠的交往;此外,有許多參與擺攤的團隊事後回饋分享說到,藉由市集的場合讓平時各自分散奮鬥的組織有機會認識彼此,也促成未來合作串連的機會,讓個別團體關心的議題可以擴展成更宏觀的倡議與行動。黃芳惠認為,正是因為一碼具備一個「大的實體空間」,進而可以看出議題與網絡平臺的效果,形成一張支持社會關懷的網。

而讓一碼真正面向公眾始於2021年募資企劃的嘗試【註2】,這是團隊首次走出同溫層向廣大群眾訴說他們在這個地下異托邦累積的點滴故事,並期待攜手眾人一齊邁向更大的夢前進。吳婷婷表示,一碼成立之後以成為社區社會支持的平臺角色為目標,讓個人或是個別團體單一力量無法解決的社會問題,透過群眾之力就有機會可以解決更多社會議題,而這也是他們決心做募資的想法跟態度。團隊也在募資過程中連結到許多企業基金會,透過相互認同理念將社會交往裡軟性的訴求與結合,真正跨出更大的一步。募資達標之後,一碼團隊說他們現在在等待大家的到來:「沒有實際來過一碼很難知道這個空間到底怎樣、說不清楚、沒有來參加過幾次活動、或是待在一個角落觀察一個下午很難看到它的全貌,因此很期待大家的到來,來了才能感受到這邊的真實,以及社會裡的各種真實的事件,每個人來的機緣遇到的狀況都不同,來了就有機會連結!」

兩位創辦人吳婷婷(左)、黃芳惠(右)分享村民們的點滴故事。(source: 劉耘桑拍攝)

 

從修物到修人:物的改造到人的再生

來到一碼的人應該都無法忽視整理的井然有序的工作站,舉凡家電維修、木工、舊衣回收、手做肥皂、切割玻璃、水草瓶綠手指等各種聚焦「手做」的資源再利用工作坊。黃芳惠發展出一套「物品手做溝通術」,藉由動手做的過程,讓個人與物品進行對話並達到自我療癒。啟發來自過往在做社區陪伴的過程中,往往要花許多時間溝通,但講話的過程很容易不小心讓對話陷入二元對立,為了說清楚、反而讓聽者產生壓力甚至反感。但是她發現在手做的過程,物品像是無聲的協作者,讓每個人都能專注在與物件的相處上,沒有限制成品必須是怎樣,而是代表一段自我修正、療癒的過程,也讓團隊從物的再生中看到了人們自我修復的可能。許多參與者當下的回饋分享到,在動手做的當下可以很安靜只專心在自己手上的物件,敲敲打打的勞動過程感覺應該是辛苦的,但不知道為什麼在看到做完的成品之後,卻有一種療癒感產生!大家都應該來一碼體驗一次。

一碼分享來自合作NPO社工的回饋,他們發現一碼村民跟過往陪伴輔導的個案長成相當不同,以往輔導個案需要5至10年時間,但可能沒有太大轉變,或是好轉之後又恢復到原先的狀態,但是當他們來到一碼之後,感受到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都是村子裡的一份子彼此互相關心,可以選擇工作、休息、交朋友、或是轉變身份當志工,讓他們從中慢慢長出自我認同的力量,進而找到屬於自己的未來,像是採訪時才從浪人食堂工作回來的木作與電器修理達人,在剛來到一碼某次聊天時,團隊知道他小時候辛苦的故事,也在幾次相處發現他手巧的特質,漸漸地從刷油漆、音響修理、到廢棄電器線路重整,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可以發揮的一片小天地,整個人也都跟過去不同、散發自信;另一方面,對於社工與助人工作者們來說,在一碼也獲得了喘息與充電的機會,從前總是分散、各自努力工作的NGO夥伴們,也在此匯聚成為支撐彼此的力量。

黃芳惠認為人們本來就是在社會群體中生活,由於現代居住方式、工作型態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疏離,讓人喪失自然交往的能力,一碼希望可以找回這種人與人之間友好的連結。吳婷婷謙虛的說「我們其實也沒有做什麼,只是把空間整理好、打開它,將調性調整好讓每個來到這裡的人都能自在、有可以自我介入協助的地方,因此就長成現在這個一碼村的樣子!」

 

互助是一場接力賽:每個人都有某個時刻是需要被協助的

黃芳惠認為不是只有弱勢才有需要協助,每個人都有自己弱的地方,需要練習流露出來。團隊偶爾也會在活動中發現看起來不這麼同溫的夥伴,進一步詢問才發現他們此時正在經歷人生的轉換點,在尋求出路思索下一階段的可能性,藉由參與一碼的活動走出自己的同溫層、練習放鬆示弱。正如團隊所期望的,希望在很多人的狀態還沒被貼上標籤、病症之前,大家可以透過自我察覺的過程中、找到自我修護的力量。

一碼是一個你必須親身抵達才能感受到他們是誰、他們在做什麼的地方。初次踏進這裡時,你會先聽到空間角落裡傳來輕鬆的爵士音樂(當然音響也是一碼村民修復之作【註3】),黃芳惠說:「這個空間需要音樂,音樂擁有可以凝聚大家情緒的能力、更容易達到同頻,也讓在這邊工作的村民們獲得音樂的陪伴。」回應「聽見臺北的聲音主題」一碼選了陳昇新寶島康樂隊《鼓聲若響》,因為這是一碼村民們在深夜酒吧活動時最常播放的一首歌,仿佛可以想像村民們邊聽著歌邊隨著搖擺的情景就像歌詞裡寫的那般

若聽到鼓聲 阮的心情就快活

拿出阮俐落的本領 演唱阮哀怨的歌聲

若有聽到鼓聲 阮的心情就快活

不要當做阮風度輕浮 全望你熱情的人客兄

歌聲真迷人 阮的心情是暗淡

日日夜夜在作夢 轉來去 我溫暖的故鄉

台北村落之聲2022年第一季「城市修護」子題,專題文章從建築外觀的整建維護更新、住居者的內部空間改造、城市歷史的外觀爬梳、到思索城市未來可能的腦內觀念更新實驗、與尋求材料環境共好的可能,最後以一碼的案例回到城市裡的人群關係與人心照料,帶領讀者們從外到內、行動到實驗、城市到個人,一起找回與城市一同修護、更新的力量,在想像城市未來時,聽見這一份大家的心聲。【註4】


【註1】2016至2020進駐於南萬華忠恕社區地下室,以地方社群工作、社會行動實驗、社區生活交流為主要活動的基地空間。

【註2】:詳細內容參考連結

【註3】:一碼這裡收藏了許多捐贈來的黑膠唱片,不過仍在等待緣分引領黑膠唱片機到來,期待下回再到一碼時可以聽到黑膠唱盤的音樂。

【註4】:「聽見台北的聲音」歌單連結 / youtube連結

首圖來源:劉耘桑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