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5文 / 林 承毅
文章一覽 / 專題特輯 / 城市修護 / 2022 年 / 都市。觀察筆記

【境.看萬華系列活動】透過「去污名化」—吹響城市復興再造的號角

文 / 林 承毅

林 事務所 林 承毅 / 服務設計顧問公司 執行長

文字大小:

【境.看萬華系列活動】透過「去污名化」—吹響城市復興再造的號角

2021年5月萬華深受疫情的影響,並成為了新聞媒體的眾矢之的,我們期盼以《境・看萬華》為名,從二月開始到五月結合三場系列講座與行動工作坊【註1】,針對不同的地方議題,開啟民眾的對話,重新找回地方光榮感,迎接屬於萬華的再出發。

一座位於臺北,最古老但也最具有人情味、同理心、生命力的城市,值得你我一起來理解與珍視,關於一切的一切,就讓我們從《境・看萬華》開始。

 

老城萬華,循著歷史軌跡持續前進  

我們常說「標籤化」這個行為,源自於人類在群體發展的過程中,企圖為一個特定類型或群體進行定義的模式化行為。老實說,這樣行為的出現,不完全出自於負面,透過這樣的行為能創造一個共識般的新共同語言,建構彼此之間的相互理解。每當這樣的行為出現時,可能會出現相當兩極的情況,尤其貼上的是負面標籤,甚至會引發更多的誤會及對立,如同去年在疫情之中,竟然有人無知的喊出「毒窟萬華」、「萬華病毒」、「疫情破口」等詞彙。

新聞臺政論節目下標題稱「萬華病毒」遭申訴。(source: Youtube翻攝/新台灣加油

萬華,舊名為艋舺。關於這個名稱的由來有好幾種說法,但沒有疑慮的是,這裡是北臺灣漢人最早開發之地,也因此,如今貴陽街還著有「臺北第一街」的美名,不遠處仍留下一處名為「番薯市街」的舊地名讓人追憶。

過了數百年,隨著行政區移轉,萬華隨之急速發展,從早期航運貿易到頂下郊拚歷史衝突等,相較於臺北其他區域,萬華一直有著其獨到的風格與個性,與其說是保留著一種質樸中的草根,不如說這裡的人重情又重義,就如同兩年前林 事務所某位從南部北上的研修生所說的,他覺得「萬華是一處,最具有包容性的地方」。

有「臺北第一街」之稱的貴陽街,因「萬華大鬧熱」熱鬧了起來。(source: flickr/yuanchen59

但我也要說,雖貴為「臺北最初」,這裡始終運氣不太好,當然某種程度與當地獨特社會結構、文化混雜融合及生活型態多元性有關,讓人很自然地為它貼上了評價不一的標籤,其中又以負面居多。萬華長期有苦難言般的悲情,又呈現在另一個場景。二十年前和平醫院因SARS而封院,二十年之後Covid-19意外蔓延紅燈區,面對這些突如其來,或說是非戰之罪,萬華人民即使傷痕纍纍但仍然甘之如飴。

龍山寺附近,聚集再一起圍觀他人玩刮刮樂的長輩們。(source: FB/林 承毅

我們相信,沒有一個地方需要為自己的不幸道歉,因為別人的評價低聲下氣。而實際行動的展開,會從深度了解在地,共感他人之苦開始,期盼能一步步鬆開污名的緊箍咒,讓那些莫名的束縛感、對家鄉的不認同,以及新舊間的矛盾衝突,都能迎刃而解。

這座臺北老城區,絕對會是處絕佳的地方品牌,期待萬華重拾光榮感,迎向燦爛未來。

 

屬於疫後的再起,以《境・看萬華》面向未來 

《境・看萬華》計畫【註1】,就是在這樣的起心動念下而展開,我們始終認為,萬華背負許多歷史原罪,因此將「去污名化」設定為行動的主軸,透過系列活動開展,營造更多對話共創之可能。

系列行動充滿層次性,首先以「研究」作為行動第一哩,在前期透過文獻梳理萬華,前世今生的種種狀態,並隨即展開在計畫中舉足輕重,為期數月的田野調查。

田野調查為兩階段的訪談研究,並將三種不同關係對象作為整個研究的建構核心。第一階段,隨機的街區訪談,我們設定了8個簡易問答題,分別在北(西門)、中(艋舺)、南(加蚋子)三個區段進行,一共訪談超過三十位出沒在當地的居民及關係人,透過以下四類問題,來理解其對於萬華的具體看法。

第一類:居住資訊、居住時間及其原因。

第二類:對萬華最喜愛之處及厭惡之處,發掘萬華的人口拉力及推力。

第三類:在疫情期間,生活是否有受到汙名化的影響。

第四類:針對「萬華三流」各個汙名標籤的想法。

緊接著第二階段,焦點團體訪談(Focus group),若說第一階段的訪談是大範圍的觀察居民視角,並試圖創造與地方的連結,第二階段則可以說是加深連結,讓受訪者打開對「城市汙名化」的討論,同時長出對地方的認同感。

我們將受訪者對象設定為:一、生活至少10年的在地人;二、近5年搬來的新居民;三、不住萬華但時常造訪的關係人口。訪談的內容以街訪的問題為基礎架構,請受訪者延伸思考從自身能做到的事開始,能為萬華做些什麼,最後將這些成果化作實體活動的素材。

 

聽見萬華人最真實的聲音,共感與反思

在第一階段的街區隨機訪談之中,我們發現幾乎九成的受訪者,都認為「疫情破口」這個標籤貼在萬華身上是冤枉的,並且感到憤慨不公。

A路人:「每個地方都有紅燈區,每個地方都有街友,每個地方都可能是疫情破口,所以我覺得這種標籤化別人的行為一點都不ok。」

B路人:「這不行唷,這是我們挺萬華的地方,這絕對不是萬華的問題,會講那些的人一定是常識不足,當然不是啊。」

C路人:「我覺得不是萬華是疫情破口,我覺得大家都大意了,好像台灣都沒事。不是因為萬華這個地區,是它很衰,剛好他來這裡喝茶,這個東西放到其他區,如果他們也都是這樣特殊產業的地方,也很難避免這件事情發生。」

從街訪的整理,我們發現除了一直以來被媒體、民眾放大檢視的貧窮議題,地方居民們在意的另一個現況是萬華這裡有「環境髒亂」的問題。

萬華的亂,到底從何而來?是中年男子的隨地便溺,讓水溝異味瀰漫?還是巷口附近居民堆積出的垃圾小山?或許是棲身在公園或街道一角,鋪著紙箱休息的無家者們?

姑且不論是硬體層面的環境髒亂,還是感官層面的雜亂,追根究柢依舊出自「人類行為」使然。焦點訪談之中,許多受訪者都提到類似的生活經驗,有一位從南港嫁來萬華17年,住在Z公園附近的小姐告訴我們:『 有一些阿公阿嬤會拎垃圾去Z公園的公共垃圾桶丟,或是丟在人家電線桿。我們家剛好有個電線桿,常被人家丟,後來我先生就去裝攝影機,然後列印他的照片,跟他說:「請你不要再丟了,我們有檢舉。」就沒有了,可是後來那個紙被雨淋濕糊掉,他又來丟。』

對一般偶爾往返萬華的關係人口來說,或許萬華的亂來自於聚集在龍山寺M公園的貧窮者與年長者,但對生活在此的居民而言,髒亂源自於生活上與鄰居的摩擦。

一位為了小孩的學區而在萬華買房子的媽媽告訴我們:「我可能8點多回家帶著女兒,我會看到男生會在路邊小便,我以前在其他地方從來沒有看過,我覺得這個比例滿高的。」,或許是公共空間的廁所缺乏,或是人的行為相互影響,萬華男性在街道上便溺的行為相對常見。這位媽媽還告訴我們她的生活觀察:「我有發現萬華的公車站都沒有垃圾桶,但是中正區就有。就是我覺得大家很喜歡在那邊(公共垃圾桶)丟家裡的垃圾,可是我有朋友住在美麗華旁邊,他說他媽媽也每天都把家裡的垃圾拿去美麗華丟,我覺得每一區都有(亂丟垃圾)。」

透過《境.看萬華》系列活動,我們希望能喚起人們對居住地環境的重視,不要將自身的便利視為理所當然,萬華是一處最具包容力之地,但絕不是一處不需改變的地方,去汙名化的道路漫長且痛苦,唯有居住於此的人們建立起認同與共識,才有機會照亮此地。

透過街訪所蒐集來的資訊,給了我們相當直接且清晰的理解,幫助我們建構對於萬華真實性的體會,並成為後續從02月19日起連續四個月舉辦之講座主題的內容策劃核心基盤。

我們衷心期待著,透過這四場講座,充滿各自不一但且充滿層次的設定,以及當場的分享及對話火花,能有效喚醒大家對於萬華的重視,並激發眾人的故鄉愛及地方主體意識,而當讓居民重拾自信心,並能找回逝去已久的光榮感,相信只要我們持續努力,就可提前抵達,我們所期待的那個美好情境,而這也是《境.看萬華》,一路向前的初心!

《近看萬華:看青年用行動點亮地方》02.19活動照。(source: 林 事務所

 


【註1】▒ 《境・看萬華》  |   系列活動

VOL01.《 近看萬華:看青年用行動點亮地方 》_02/19(六)

VOL02.《 鏡看萬華:透視日常中的不尋常,一起共好生活 》_03/12(六)

VOL03.《 境看萬華:談翻轉環境的百種創意行動 》_04/16(六)

VOL04.《 一個人努力,一群人無敵—萬華的幸福「進」行式 工作坊 》 

▎日       期:02/19(六)、03/12(六)、04/16(六)、05/14(六)

▎時       間:講座13:30~15:30/工作坊14:00~17:00

▎地       點:剝皮寮歷史街區 演藝廳/大可居青年旅館 大可樂 Duck Lab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KpQY2n  

 ■  指導單位:文化部

 ■  主辦單位:林 事務所

 ■  協辦單位:剝皮寮歷史街區 Bopiliao Historic Block

▒ 延伸閱讀《境・看萬華》  |   系列文章

【境.看萬華系列活動】青年如何在生活中旅行,找回對家鄉的歸屬感

【境.看萬華系列活動】一場關於家、工作與身而為人的灰色思考

【境.看萬華系列活動】從街友洗地與國際舞蹈節,看如何打造城市品牌

【境.看萬華系列活動】一個人,一對手,一群人,構築安居樂業的未來新萬華

source: 林 事務所

首圖來源:林 事務所